郑三俊在商丘

郑三俊在商丘

郑素明

【摘要】商丘,古称归德,即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是殷商文化的发源地。1610年初,郑三俊被任命为河南归德知府,直至1613年3月卸任,期间复建了唐朝张巡、许远英烈祠,竖立了殷微子墓碑,重建了范文正公书院,创办了雪园书社,选拔优秀学子并亲自授课,先后有六十多人登科入仕,为汉明王朝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最为著名的有侯恂、侯恪。

据清顺治年间纂修的《归德府志》记载“郑三俊,字玄岳,池州府建德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来守于宋,五年之中百废俱举,清廉特著,刑不滥及而人畏之若神明。创宋范文正公书院,择九邑之俊髦者,养而课之,共六十余人,皆以科第显其后,为清流宗。三十九年(1611年)冬,郡中火发,拜火返风,祈雨即雨,祈晴即晴,境无旱干水溢焉。后为大冢宰,年九十卒于家”。

河南商丘人为表彰郑三俊的功德,将他与晏殊、范仲淹、欧阳修齐名,列入名宦祠竖牌纪念。

2017年6月22日《商丘日报》报道,商丘市又将郑三俊列为中华圣人文化传承者。

一、重祭祀,崇先贤,教化于人,礼治社会

据江恒撰写的《太宰郑公传》记载,1611年郑三俊亲自选择了一处高大宽敞的地方,重建了唐朝张、许二公祠,并撰写《忠烈全录》,同时配以南、雷、姚、贾,额为“六忠”,纪念757年发生在“安史之乱”中殉难的张巡、许远等英烈。唐肃宗曾下诏赐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并在睢阳立庙,每年祭祀。在宋大观年间(1107—1110),皇帝追封张巡为忠烈侯,许远为忠义侯,南霁云为忠壮侯,雷万春为忠勇侯,霁贲为忠济侯,后来又增加姚誾为忠保侯,合称六忠,祭祀他们的祠堂被称为六忠祠。

1612年,郑三俊为微子祠亲笔题写了“殷微子之墓”置于碑亭之中,以示祭祀之礼,至此商丘人文蔚然,礼仪风行,教化渐盛。

正如《归德府志》记载那样“郑三俊,字玄岳,池州府建德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来守于宋,五年之中百废俱举,清廉特著,刑不滥及而人畏之若神明。”

二、建书院,创学社,躬课示之,奋为时栋

据侯方域《重修书院碑记》(代宋太保作)记载,顺治八年,燕山王公来守归德,首下教博士弟子,问以郡之政所宜先者,博士弟子对曰:“归有范文正公书院,先太守郑公,尝沿其意而创大之,从储归之材,居有号舍,赡有田,课试有约。行之既久,归之名公钜卿,接踵其间,出为当世用不绝,而士风因群感动淬厉,烝烝以变。今虽废,而人之讴吟思慕郑公之泽者,数十年不衰。窃以为佐朝廷兴道育贤,郡国之政,宜莫此为大。”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凡书院之为舍者几楹?其侵而居之者几何家?资饩之田几区?其官守因而入其租税者几何年?今坐何所?其试士之期月几日?条约之议,详而要者几何?具趣所司,各以闻,以付郡博士收而掌焉。”盖自郑公去,而书院之费垂四十年,公一朝复之。呜乎,伟矣!

博士弟子曰:“是不可以无记。”谨按:书院之设,始于范文正公。公为诸生,即以天下为己任,其后参大政不久,未竟厥施,然所措置,率弘以远,即如在归,而归有书院,其随地收拾人才之意,是何可一日废也?范公往,而继之来守者,不能识其意,亦浸以湮灭矣。历宋而元而明,至万历间,始克有郑公再举行之。当时之人,亲被郑公之泽;至于今,其遗老有能言郑公时事者,犹过书院,仰首唏嘘,不忍辄去,岂人情固习近而遗远耶?抑所以继范公之遗绪,于兵火丧乱之余,久而不坠者,实郑公力也。然则郑公之遗绪,又岂不待后之人哉!夫天下法制,代有更变,惟学校弦诵之事,建国者卒无以易也。书院之设,与学校相表里,王化之本,而菁莪棫朴之盛,所由自出,是诚不可一日废。乃自范文正公以来,上下千百余年,而其间之创而建,建而兴者,仅公继郑公而三,然则政之举废存亡,岂不视乎其人欤!倘无以垂永久,则何以告于后之人,俾克守之!

公曰:“博士弟子言是,其勒石为碑。”而嘱余为之记。呜乎!余之望于守是邦者久矣,其何敢辞!(郑公既归德知府郑三俊)

据江恒撰写的《太宰郑公传》记载,1610年初,郑三俊刚一到任归德知府,重建范文正公书院,成立雪园书社,选拔优秀学子并亲自授课,先后有侯恂、侯恪、叶廷桂、丁魁楚、丁启睿、范志完、许世荩、瞿源之、瞿泌之、余城、王抒等六十多人登科入仕,为汉明王朝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侯恂、侯恪。

据郑三俊撰写的《明故朝议大夫资治少尹南京国子监祭酒侯公暨元配沈恭人合葬墓志铭》记载,崇祯七年七月十二日,朝议大夫、资治少尹、南京国子监祭酒商丘侯君卒。秋浦郑三俊曰:“噫!吾年家子,又门弟子也。方吾守雪园时,创建范文正公讲院,集诸士,月旦其中,君兄弟迭为冠军者数年,及后举进士,立朝嶙峋,辅我以直节。”

那个时候的郑三俊已经官至归德知府,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一把手领导,却亲自登台授课,自此商丘文风蔚然,名士崛起,侯恂、侯恪两兄弟是其同科进士侯执蒲的儿子,又是他的学生,一生执弟子礼,辅佐郑三俊。

三、兴水利,正庄田,与民祈福,为国谋利

据江恒撰写的《太宰郑公传》记载,1610年初郑三俊出守归德,值河决,岁大饥,灾民死徙且尽,公躬自拊循,辟荒芜,兴水利,广积贮,摧豪屏螣,正庄田之侵占,禁游宗之蚕食,纠税珰之横抽,至河工及它赋役,俱官为任之,不使一民役于官。

又据《归德府志》记载,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冬,郡中火发,郑三俊率领官员民众拜火返风,祈雨即雨,祈晴即晴,境无旱干水溢焉。

1611年,吏部文选司郎中(选拔考核文官的部门领导)董应举在写给郑三俊的《答郑玄岳》信中写道,前遇贵邑令君来见弟,谓令曰:“郑兄清正,其家倘有所请?幸勿听。”令曰:“归德谆谆此事,然其家自朴茂,有诸生数人,不请事也。”弟乃知兄之教行于家,抵都下见洛人问兄政绩,皆曰:“清而才”。来书又以才力所限为歉,何也?获上治民,昔人为一,今人为二,盖有上获而民不治者矣!心乎上即不必以民获也,心乎民即不必为上治也,惟不获而见我之为心者益微,惟不遽获而知民之怙生者益笃矣。承示苏令,清峻有骨,幸勉图其终。

又曰:“凡有真正好官,不妨详示吾辈,总之为国而已。”由此可见,郑三俊具有强烈的爱国爱民的思想。

晚年的郑三俊曾作《感秋诗》回顾了这段人生旅程,“在昔慷慨争此场,中原今日独茫茫。北邙纷见余肝脑,南国空怜旧裹裳。莫谓惊秋天意改,还悲委运我徒伤。达生犹忆渊明语,且为衔杯尽一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