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时光掠影 看甘肃巨变

原标题:波澜壮阔七十载 共同奋斗新时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本报评论员

(一)201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70周年华诞。

7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70年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历史巨变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天翻地覆慨而慷。今日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实现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自信满怀,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意气风发。

从神州陆沉中奋起,于一穷二白中奋进。中国人民用双手创造的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抑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置身于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陇原儿女也用自己的拼搏奋斗,彻底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汇聚起共和国奔腾向前的历史潮流。

(二)70年来,伴随新中国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陇原大地,同样迎来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的胜利号角吹响,这是解放大西北进程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战。同年12月15日,甘肃全境宣告解放。

翻开历史的相册,从百业萧条到生机勃勃,从贫穷落后到富民兴陇,我们清晰地看到,陇原儿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和毅力,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经过“一五”和“三线”建设两个时期的发展,甘肃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质变,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积极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负重自强、顽强拼搏,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山河依旧在,陇原换新颜。甘肃,从未像现在这样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自信。

(三)70年来,从解决温饱到脱贫致富,甘肃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书写下反贫困斗争的壮丽篇章。

曾经的甘肃,“苦瘠甲于天下”。今天,苦涩的历史早已结束。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村如其名,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度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最偏僻贫困的村。

今天的布楞沟,水引来了,路修通了,当年的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得以明显改变。曾经被贫穷捆住手脚的乡亲们,正轻装上阵、奔跑在致富路上。

布楞沟,是甘肃反贫困斗争的一个缩影。70年来,甘肃人民顽强奋斗、积极探索,在广袤陇原大地上演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脱贫故事。同时,中国扶贫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三个第一”的典型经验,也诞生于甘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省情实际,全省上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截至2018年底,甘肃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692万人降到11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3.2%降到5.6%,75个贫困县中有36个实现脱贫摘帽,7262个贫困村中3476个退出贫困序列。数字背后,是贫困面貌的巨大改观:一座座“扶贫车间”如雨后春笋从山沟里拔地而起;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彻底斩断了群众的“穷根”;昔日的“穷山恶水”正在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不到两年时间。而且,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必须付出更多汗水与努力。全省上下满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与信心,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不断用心血和汗水铸就脱贫攻坚的胜利之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如今的陇原大地,万众同心决战脱贫攻坚,离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越来越近。

(四)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开启了甘肃经济社会变革的伟大征程。

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端掉“大锅饭”,到国有企业改革打碎“铁饭碗”,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到追求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多年来,陇原大地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热浪,兴起了一波又一波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大潮。

改革开放激荡起奋楫争先的源源动力,开创了陇原繁荣发展新局面,精彩故事接续上演。从农村到城市,改革活力竞相迸发,“联产承包”“‘三权’分置”“乡村振兴”,“下海”“炒股”“商品房”……一个个不断变化的“热词”,见证着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1986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约16.35万户、私营企业1034户,如今,个体工商户达到108.69万户,私营企业近35万户。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践行者,民营经济筑就了甘肃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甘肃坚持深化改革增活力,全力推动党中央各项改革部署在陇原大地落地生根,加快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化。同时,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甘肃正在努力抢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致力做好“南向”“西进”“北拓”三篇文章,构建起陆路海路贯通联动、文化经贸相互促进的开放新格局。

发展走过千山万水,改革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开放的新征程,呼唤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就能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五)70年来,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好家园,陇原儿女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

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甘肃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9年3月29日,中宣部授予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将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坚持不懈治沙造林的感人故事带入全国人民的视野。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一干就是38年,使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林海,书写了一部令人动容的艰苦创业史、接续奋斗史。

一腔豪情愚公志,百战风沙绿河山。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故事,正是陇原大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诠释。70年来陇原人民不畏艰苦,愈挫愈勇,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令人赞叹的生态治理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美丽甘肃建设大步迈上新的台阶。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祁连山等生态破坏问题,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大气、水、土壤得到有效保护;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100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900个,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美好的环境……伴随着更广范围、更深层面、更大力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在陇原大地徐徐铺展开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内在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实处,让老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干净的水、吃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让陇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我们责无旁贷,唯有奋发有为,方能不负人民,无愧时代。

(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从城市到农村,“衣食住行”不断升级,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提起现在的生活,75岁的高台县农民张生道连连说了几个“想都不敢想”。结婚那时,他骑着毛驴迎娶新娘,如今他家里已有了两辆轿车。

今天,行走在陇原大地,无论是千里河西走廊还是陇东黄土高原,无论是革命老区还是民族地区,看到的都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繁荣、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便捷、各族群众享受新生活的惬意。

从1957年到2018年,我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57倍、159倍。曾经一个村、一个乡都没有电话,如今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私家轿车,而今每百户家庭拥有量超过33辆。从前人们蜗居在配套不全的狭小住房,今天全省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3.8平方米和31.4平方米……70年来,甘肃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

70年里,陇原人民收获的,不仅有生活的精彩,更有人生的灿烂。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省只有7299所小学,在校生45.22万人;66所普通中学,在校生1.5万人,80%的群众不识字。从广泛开设扫盲班、识字班,到推广速成识字法;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70年来,甘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5%。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多人拥有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下功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必然凝聚起最大的共识,激发最强的力量,共同创造新辉煌,缔造新奇迹。

(七)甘肃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这片承载着深情厚爱的土地,铭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1964年,得知酒钢下马停建的消息后,毛泽东心情很不平静,当即在一份报告上批示,“酒钢建设不起来,我睡不好觉!”

1973年,当听到定西连续22个月大旱,群众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时,周恩来难过得流了泪,并当即派人奔赴甘肃帮助救灾。次年又指示有关部门再一次到甘肃调查灾区群众生活安排落实情况。

1981年,邓小平又一次来到甘肃,得知敦煌文物维修保护经费不足,他说:“敦煌的保护是件事,还是件大事。”在邓小平的关怀下,国家财政当年拨出300万元专项经费,使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步入了新的里程。

1995年,甘肃遭受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12月21日至26日,江泽民来到甘肃,慰问受灾群众和困难企业职工。

2007年春节,胡锦涛来到甘肃,他走乡村、进企业,看望各族干部群众,慰问节日值班的干部职工,同大家一起过年。

……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甘肃人民和甘肃发展。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到西部地区调研的第一站放在甘肃,作出了“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亲临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指示我们“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特别对我省脱贫攻坚提出5个方面的明确要求;2019年8月19日至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甘肃,从敦煌一路向东,实地调研指导工作,亲切看望干部群众,再度为甘肃发展把脉指向。

在甘肃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甘肃,面对面给予指导和教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特殊关怀,充分体现了对全省各族人民的深情牵挂和关心厚爱。陇原儿女深受鼓舞和激励、倍感振奋和温暖、倍增信心和决心,极大提振了全省上下砥砺前行、干事创业的斗志和干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是引领甘肃发展的总方略、推进甘肃工作的总纲领。全省上下正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滚石上山的意志、敢死拼命的精神、滴水穿石的韧劲,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这是中国人民历经沧桑得出的根本共识。

70年来,伟大祖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70年后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我们由衷地为祖国的繁荣进步而自豪,为民族的自立自强而骄傲。我们坚信,只要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康庄大道坚定前行,只要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嘱托和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就一定能够把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蓝图变成现实。

奋斗创造奇迹,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出的干事热情切实体现到推动事业发展上,始终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做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执笔:万吉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