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将复建天津普通中学堂

天津普通中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天津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中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

天津普通中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是天津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中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廿四日(1903年2月21日),为顺应维新变法兴建新学 潮流,天津普通中学堂移交天津知府衙门,改为官办,更名为官立中学堂。新中国成立前该校作为天津重要的现代中学,历经天津府中学堂、省立天津中学堂、直隶省立第一中学校、河北省立第一中学校,河北省立天津中学校等多次校名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三中学,1960年迁址到红桥区丁字沽一号路办学,旧址校舍创办天津市铃铛阁中学至2013年。

天津普通中学堂旧址现存主楼一座,为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风格为风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装饰艺术风格,立面简洁大方,内设教室12间及一座可容纳千人的二层礼堂,是天津教育历史建筑遗存的瑰宝。红桥区委、区政府计划以天津普通中学堂旧址为保护核心,增加学校建设用地60亩,高标准新建一所优质完中校。建成后的学校将可达到48个教学班,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

本着“尊重历史,拥抱未来”的设计理念,红桥区对天津普通中学堂复建方案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期望运用围廊、借景等建筑设计手法,为新校园营造贯穿古今的特色空间。现有保护建筑位于新规划校区用地东侧,将以景观公园的形式植入新建校园空间之中,形成新老建筑的空间对话。保护建筑北侧设计一座半下沉式向心型广场,与其形成对景关系,向心的阶梯式造型塑造了新的空间属性,是师生交流、课间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由下沉广场延展出风雨连廊连通教学区与办公区,使校园整体从古建筑的“根”中萌发而出,在新建筑群中开枝散叶,桃李芬芳。学校新建综合楼以端庄典雅的姿态塑造新校园主入口,既融合保护建筑的设计风格,又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向公众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新综合楼主体虽高耸,但却以谦卑的姿态矗立在保护建筑平行面之后,以示对历史的尊重。学校主入口东侧设置了景观塔,引导视线,在入口空间与保护建筑之间形成良好的视觉对景关系。新建校舍在立面风格上将注重与保护建筑的融合,采用与保护建筑相协调的红砖立面风格,通过对保护建筑的元素提取和运用,传承历史文脉。同时,外檐装饰砌块结合玻璃和金属材料的使用,使之在呼应保护建筑的同时不失其时代感。新校园计划在芥园道设置主出入口,通过校前广场与东侧景观塔组织人行流线,将主要人流引向西侧风雨连廊,继而到达各教学楼。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都能通过连廊从新建筑群行至保护建筑园中,在规划路径引导上,巧妙地完成古今穿梭。在校园设计中,将实物“铃铛”引入校园,景观塔内悬挂复制的古风铃,微风吹来铃声袅袅,引人遐思百年前铃铛阁铃音如浪,数里远闻的盛景。

“天津卫三宗宝”之一的铃铛阁是天津人民集体记忆中无法忘怀的瑰宝,天津普通中学堂旧址是这一瑰宝尚存于世可供追忆的仅有建筑,更是天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见证,复建天津普通中学堂是对天津历史文化精髓的追寻。复建工作离不开学校校友和关心天津教育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与帮助。红桥区委、区政府决定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对天津普通中学堂复建方案的意见与建议,您可以书面或来电等形式,提出您宝贵的建议。同时也欢迎您提供与复建工作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及实物,我们将充分汲取您的宝贵建议,全力做好复建工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