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整蛊软件,更应该透过保护意识的滤光片

9月27日,一款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流氓软件在网络上传播,导致大量用户“沦陷”。媒体的记者发现,

9月27日,一款名为“送给最好的TA”的流氓软件在网络上传播,导致大量用户“沦陷”。媒体的记者发现,该款App点击打开后会以最高音量播放一段不雅音频,且App在开启后无法减小音量,解决方式只有从后台划掉、卸载或关闭手机。(9月28《新京报》)

此事在学生微信群、qq空间中广泛传播,被冠名以“9.27事件”,登上27日的知乎晚报。事实上,这种类似病毒的“恶作剧”并非首次。去年10月31日的“目力”安装包,也是以几乎相同的方式在高校学生的手机上炸响。为什么事件会重演?

很多人归因于“技术作恶”。知乎晚报上这样说:“希望这起事件能成为技术作恶的‘疫苗’,让更多力量来推动世界的前行,而不是失明。”“疫苗”固然是个好比喻,但笔者认为,更应该警醒的不是“恶的源头”,而是网络上“恶趣味”的传播者。

该软件没有某些病毒主动群发的功能,传播全靠人为操作。笔者的同学就曾从一位不是太熟的朋友那儿收到过这个软件的分享,那位“损友”还鼓励他点开看看。传播者也许本着开玩笑的心态,想给同学朋友造成一点小麻烦,为日常生活增添乐趣。但是这种玩笑,未免太过了。

幸运的是,经解码分析,软件里并没有窃取个人信息和上传网络的代码。可倘若没有那么侥幸呢?

“9.27事件”给出了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网络病毒的传播机制与玩笑心理、猎奇心理相结合,让受害者甚至旁观者心甘情愿、兴高采烈地主动传播。狰狞的脸隐藏在滑稽喜剧背后,这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出了事,应该怪谁?这里涉及一个责任界定的问题。软件始作俑者,不嫌事大到处传播的人,还是被好奇心打败的自己?接收者缺乏网络安全意识、面对一道又一道的风险提示一意孤行,抑或不认真听课偷偷玩手机,这些固然都可以批判。但是更应该批判的是那些传播过程中的节点,它们本可以阻断病毒扩散,却因为玩笑或恶意,把传播面进一步扩大。

要“三思而后行”,甚至“悬崖勒马”的,不仅是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更是把这样的整蛊软件分享给别人的时候。看待网络上的玩笑,我们更应该透过保护意识的滤光片。保护意识,对自己,也对他人。

好在,微信群里,发了软件的人很多都选择了撤回消息。应好奇者要求而分享的他们怕不知情者点开,就以撤回的形式,完全避免了这一“灾难性”的可能。这是“9.27事件”中让人感到安慰的地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