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时期谋刺重臣是大罪,清廷缘何对刺客进行宽大处理?

吴玉章《辛亥革命》等书均记载,在1909年同盟会进入一个最困难时期,国内多次武装起义均遭失败,《民报》已被查封,章太炎、陶成章等人又在同盟会内部掀起一个“倒孙”运动,诬蔑孙中山贪污经费,并以恢复“光复会”名义进行活动,广大同盟会员也情绪不振,态度消沉。此时,汪兆铭提出“杀一虏酋”,“借炸弹之力,以为激动之方”,想用暗杀活动激励人心。于是不辞而别,由新加坡潜回香港后,经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人多方劝阻,汪兆铭答应暂不行动。

孙中山遂命他去日本恢复《民报》,于是汪又到了日本。陈璧君得知消息后,为了追求他,也以留学为名,到了日本。陈璧君到日本后,和秋瑾、曾醒(同盟会员,黄花岗烈士方声洞之四嫂,人称曾三姑,大革命时期曾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方君瑛(同盟会员,方声洞之七姐,人称方七姑,后从事教育工作)等人住在一起。她慷慨解囊,把家中带来的钱物交给同盟会,作为活动经费,博得了大家的赞赏。

面对革命党人遭到的屡次挫折,汪兆铭甚感焦虑。汪决定“与虏酋拼死”,“谋击一清廷重臣,以事实表现党人之决心。”北上前,他留书与孙中山作别,内称:“欲维持团体,要在努力于事实之进行,则灰心者复归于热,怀疑者复归于信。”孙中山曾极力劝阻,汪的密友胡汉民也声泪俱下地劝他不要做这样无益之举,汪都不肯听。且作书告别南洋革命党人,内有:“……今者将赴北京,此行无论事之成否皆必无生还之望和,故预为此书托友人汉民代存,事发后即为代寄。……弟不敏,先诸同志而死,不获共尝将来之艰难,诚所愧恧。弟虽流血于菜市街头,犹张目以望革命军之入都门。”欲以其牺牲创惊人之举,大有视死如归的气概。在精密计划之后,汪一伙做了2个类似保温桶的炸弹,埋伏在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敌酋必经之地。由于撞针发潮未响,行刺未成功,汪想去把炸弹挖出来再用,结果被捕。革命党人随即在北京城内大发无头帖,言,清廷如果胆敢杀汪兆铭(精卫),革命党人将继续战斗,决不让清廷有任何安宁。当时,汪由于在《民报》担任主笔,跟胡汉民、汪东、黄侃等人群战梁启超而名声大噪,故各界爱国人士纷纷打点营救。清廷此时也考虑的国内外影响,没杀汪兆铭。

汪在狱中豪兴大发,写下被当时广为传诵的《被逮口占》:

啣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燐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其中“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成为名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