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铁锤企业家”的中国梦

“我的中国梦依旧是创立一个真正的世界名牌。我希望,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地区,人家都会说,这个产品我们信得

“我的中国梦依旧是创立一个真正的世界名牌。我希望,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地区,人家都会说,这个产品我们信得过,它是中国造的。

——张瑞敏

掌舵海尔35年来,张瑞敏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已经几度提炼“领航”模式:从救活劣质品制造厂到全球化战略,再到“人单合一”及“链群合约”,理论与实践的磨砺下,海尔已经从当初资不抵债的小厂房,重生为如今全球显赫的家电产业王者。

张瑞敏说“一件事从头到尾抓出一个模式来。然后再去‘克隆’它,成功率非常高,这恐怕也是一种中国特色吧。”有意思的是,海尔这种“中国特色”正在走向世界,为中国管理模式的海外输出按下快进键。

你以为他老派、保守,他却带着团队创新,在企业一帆风顺时改革;你以为他冥顽不化,他却举起一把大锤,锤开了一条家电大道。

1985年,当铁锤砸向那76台问题冰箱时,这个和新中国同龄的人,就注定要在家电行业的名人堂里,留下自己的名字。

所有的传奇都会有个过程,张瑞敏和海尔也一样。

70年风雨,当年普普通通的山东大汉,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1949年,张瑞敏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工人家庭,自小,骨子里就有山东人的那股傲劲。

对年轻人来说,20岁之前,大多没有经历过什么生活的磨难,在迷惘中浪费时间的人,比比皆是,但张瑞敏不是。

张瑞敏17岁时,正好赶上经济建设的开始,想看书却无书可看。

有一次,学校图书馆的窗户被砸破,他们钻进去,捡了一些书出来,为了阅读的时候不被发现并且方便传阅,还给这些书包上了书皮。

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图书馆作为“思想的富矿”,往往被封存起来,只有少数人,才能进入“矿区”。他还记得当时的一些书目——巴金和茅盾的小说,以及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

很早,他就显现出了强大的定力,就是不管外界风向如何,总是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坚持独立思考。

他当时读的最多的书,主要是文学类和历史类,这两类书恰恰最容易激发人的想象与思考。正是有了年轻时期磨练出来的定力,才为后来他缔造出海尔帝国打下了基础。

那时候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子承父业,张瑞敏和父亲一样,也做了一名工人,历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家电公司副总经理。

人生的第一个35年,似乎并没有多少起伏,只有边看书,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汗水。

直到1985年,36岁时,人生迎来了第一次转折。

在中国经济刚刚开始破冰的1984年12月,制造业发展如火如荼。35岁的张瑞敏受命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厂长,他是这一年更换的第四任厂长。

等他上任的时候发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幅烂摊子:工厂负债147万元,600多名职工有近一半想走。

走进臭气熏天的车间,张瑞敏的心情很沉重,此前一直担任青岛市家电公司副经理的他,对这个破败亏损的街道小厂并不陌生:过去曾经生产过很多产品,比如洗衣机,电动葫芦等,都因为质量问题被迫停产了。

刚上任不久,某天,有朋友想要买一台冰箱,挑来挑去,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了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感觉心里很不自在,好好的厂子,为什么变成了劣质品制造厂?

朋友离开以后,他把库房里的冰箱挨个检查了一遍,76台冰箱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都叫到车间商量这事该怎么办,有人说,也没啥大毛病,便宜一点处理给内部人员算了。那时候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元,等于一个普通职工两三年的工资。

“我要是允许了,明天后天还能有700台,7000台造出来,砸!谁造的谁砸!全部砸!”一声令下,挥舞着大锤,砸碎了一个又一个冰箱。

面对着全厂职工,张瑞敏说:“过去大家都没有质量意识,所以出了这次质量事故,这是我的责任,我的工资全部扣掉,后面谁再出问题,就扣谁的工资”。

“质量”这个词最后被牢牢钉进了每个职工的心里。“大锤企业家”的名声也就此传开。

三年之后的1988年2月,海尔拿下第一枚国内质量金奖,成为冰箱品牌的领头羊。当很多人都以为海尔成功了的时候,但张瑞敏已经敏锐地看到,以质量而非产量取胜,将是大势所趋。

他引进了德国利勃海尔生产线,同时引进了1942条德国PIN标准以及ISO国际标准。一个不起眼的小厂,逐渐成为质量和标准的排头兵。

“要么就不干,要干就世界第一。”这是海尔持续近30年的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与张瑞敏一次“备受刺激”的人生经历有关。

上世纪80年代,张瑞敏第一次出国,与德国商人洽商引进设备,但在砍价时惹恼了德国人。德国人一下子把本子摔到桌子上,非常生气地说:“德国设备就这个质量、这个价格,你们可以不买。请记住,只有我们,才会有奔驰、宝马这样的好品牌。”

此后,“中国制造”和“德国标准”,一直盘绕张瑞敏心里。直到今天,张瑞敏的日记本里还保留着第一次出国的登机卡。

若干年后,这位德国企业家到海尔工业园参观。张瑞敏代表海尔说:“要感谢您,你们的技术是我们的老师。”对方说:“你们做得比我们好,因为你们始终有一个梦,而我们没有。”

当时,德国企业的销量仍然停留在一百多万,而海尔已经一千多万,是他的十倍之多。

2002年上映了一部电影《首席执行官》,电影以张瑞敏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这段中德企业家之间的故事,讲述了一批刚刚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惊叹于西方制造之精良,激发了深厚的民族情怀与自强不息的精神。

“只有迎头赶上时代潮流,才有发展出路。与我同龄的、年纪比我大的人,很多非常优秀,但是他们没有赶上这个时代。我赶上了,就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1992年,因为看到了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机遇,张瑞敏立刻筹建工业园,力争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家电工业园。

面对改革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张瑞敏还是选择了坚持与执着。

1995年,中国加入WTO时,大家都感到“狼来了”,因为入世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内的企业需要进行不断地调整,来把握国家为国内企业争取到的机会。

有人劝张瑞敏,把发展重点转到乡镇、农村等二线市场,避免和进口家电直接竞争。但没想到,他不仅没有退,反而在美国开了海尔的工厂。

海尔刚到美国建厂的时候,做好了赔钱的准备。诸多因素表明,在海外建厂短期内不会盈利。当时,美国一个工人的工资是海尔工人工资的19倍。“到了今天,两地工资差距不到4倍,我们也逐步打开了海外市场。很多时候企业确实非常困难,能坚持下来,是因为我们坚信方向正确。”

2012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631亿元,此后的互联网爆发时代,张瑞敏不断地跟着国家的发展脉络布局海尔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国家在强大,不断富强的同时,张瑞敏也随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断地调整着海尔这条大船的尾舵。

张瑞敏说,海尔价值观是四个字:“自以为非”——天天挑战自己、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易经》上说变易、简易、不易,周边条件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张瑞敏很自然地引经据典,他在工作之余,时间主要用于看书,保持着平均一个星期两本书的速度,一年可以看上100多本。最近,他正在研读与互联网时代相关的《当下的冲击》,以及今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希勒写的《动物精神》。

“不易则是不变的东西。对一个企业来讲,那就是价值观。”张瑞敏说。

他的中国梦依旧是创立一个真正的世界名牌。“我希望,不管走到世界哪个地区,人家都会说,这个产品我们信得过,它是中国造的。”

……

张瑞敏的故事,早已传遍千家万户,最近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国外专家还在以“张瑞敏现象”的语句来称赞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

转眼,新中国走过了整整70个年头,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张瑞敏也迎来70岁的生日。很早的时候,在张瑞敏的心里就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用“中国制造”让世界看见中国的工匠精神。

他,已经做到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