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洪良教授:长城会的发展是新与旧的碰撞

2019年10月10日—10月13日,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以下简称“长城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

2019年10月10日—10月13日,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以下简称“长城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再谱华章,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余与会者将汇聚一堂,共襄盛会。弹指间,长城会已走过了三十年峥嵘岁月,就是这段不平凡且光辉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心血管事业的蓬勃发展。

但“守业更比创业难”,长城会如何在未来除旧布新,将长城会这一品牌发扬光大呢?候任主席丛洪良教授在采访中给出了答案。

记者:三十年来,长城会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加强基层实践,在注重专业特色的同时又大力倡导学科交叉。您认为下一个阶段的长城会需要继承哪些传统、关注哪些新的趋势?

丛洪良教授:自长城会创立以来,创始主席胡大一教授一直倡导“重视临床,重视基本功,以临床为主”的理念,前任主席马长生教授、韩雅玲院士、张健教授都做得非常好,他们在重视临床基本功的同时,还做了很多开创性的研究,得出大量中国人群的数据,并在长城会上进行了发布。

另外,近年来,在历任主席的直接领导下,长城会与国外的合作也越来越多,比如与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等国际知名学会共同举办联合论坛,与国外多个高水平心脏病学期刊进行面对面交流等。让我们能够在向其学习的同时,推出一些国内中青年专家的科研报告,从而增进交流,改进欠缺的方面。之前的历任主席做出了很多的成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2019年,是长城会的“而立之年”,长城会需要继续发扬以前的优秀传统,更加突出临床科研。为此,今年长城会特设了一个评奖活动,获奖人为三十年来在心脏病学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医生。无论是发表过有影响力的文章,还是做过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他们都将会获得长城会的表彰。这个奖项既是对前30年心血管领域临床及科研工作的总结精炼,也为今后临床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对于下一阶段长城会的发展,我认为,除了丰富学术内容外,还应扩大参会医生规模,既要邀请一些掌握先进临床技术的医生,还应增加基层医生的培训。此外,在内容形式方面,长城会依旧会借助互联网最新科技,提供24小时实况转播,也有医生在线进行讲解,实况教学,方便全国任何地域的医生在线学习、交流,这是目前在做也是今后要继续加强的。

记者:目前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已成功跻身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之列,但我们的学术水平、影响力等还需继续向世界知名学术大会看齐。您认为未来我们应从哪些具体工作着手去做?

丛洪良教授:一个会议的学术水平,不但要看会议的讲者,还要看参会的医生,比如像ACC、ESC这类国际知名学术大会,参与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而且大部分都是知名的专家学者。目前,长城会的国外专家学者主要是来做讲座,未来我们期待能够吸引全世界的医生前来参会,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全球性、世界性的大会。

此外,在学术内容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在会议上公布一些世界性的指南、共识以及有影响力的国际合作的临床研究等,这是临床医生所期待的内容,也是今后长城会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记者:“守业更比创业难”,守业需要一代代人的呕心沥血、除旧布新。您认为如何才能守住长城会这一品牌,并将其发扬光大呢?

丛洪良教授:可以说,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发展的。长城会自胡大一教授创始以来已走过30个年头,历任主席们在老一代的院士、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下,没有不努力的理由,必须把长城会办得更好。

主席轮值制的实行,让更多全国各地的专家参与进来,为长城会注入了新的、建设性的想法,如此一来,可以让长城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我们一定会付出120%的努力将长城会做好,这样才能对得起老一代的专家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前任主席们所创下的成绩,才能顺利将接力棒交接给下一任主席。

记者:经过三十年的发展,长城会已经成为国内心血管界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每年参会人数不断上升。对于长城会未来的发展构想,请您谈谈自己的见解?

丛洪良教授:目前,我国有很多以“长城会”挂名的会议,会议太多,资源很分散。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以后能够将这些会议整合在一起举办。一来,临床医生如果在每年集中时间参加几场重要的学术会议,能够有更多时间回归临床或研究工作,相信对国内整体的学术和科研水平都会带来一个很大的提高。另外,其实每次参加会议都会花费很多的交通费、住宿费等费用,如果把这些费用应用到临床研究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意义。当然,这也需要得到全国各地专家的支持和老一代专家的鼓励。

记者:最后,值此长城会三十周年华诞,您对大会有哪些祝福?

丛洪良教授:我真诚地祝福长城会越办越好,能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品牌”,像长城一样,永远地屹立在山峰之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