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努尔哈赤到晚清政坛,浅析清朝统治者与汉族士绅的关系演变过程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之较高文明所征服。

这句话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取得统治地位后,所做或者说不得不做的一些治国方略来,再合适也不过。

从明朝的覆灭到清朝的建立,其实并不是一次简简单单的改朝换代而已,与历史上相似的朝代相比。

满清统治集团与被统治集团之间的割裂、猜忌、防备之严重,在历朝历代绝无仅有。

满清自辽东起兵之后,深深地忧虑便伴随着统治者,“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思想”终究挥之不去,我认为究其原因是由于满清的实力,本来没资格获取江山。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能够建立,说到底是靠三种方法:文明的碾压,绝对的实力和道义的优势

  • 满族文化说实在就是一种部落文明,与中华上下5000年的思想文明相比,碾压自然是不够格的。

  • 道义的优势。尽管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不停地把自己美化成“拯救者”的形象,但是他在道义上是没有优势可言的。

  • 以绝对的实力而言,满清的实力足以割据辽东和华北,但是完全不足以问鼎天下。

毕竟算上老弱病残,总人口才30余万,与辽东的几百万汉人相比,差距已经极其悬殊,就更不能与整个中国相比了。

而与北魏辽金的统治者建立政权之后的主动汉化相比,满洲八旗则是一个以血缘和宗亲为纽带的封闭团体,这种宗族团体的封闭性与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就产生了清朝历代统治者对汉民族独特的治国方略。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清朝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汉族士绅的关系演变过程。

一、对士绅阶层的屠戮-努尔哈赤时期

自明朝万历44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建立了后金政权,攻城拔寨取得军事胜利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汉民族人民的处置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努尔哈赤的一贯态度就是“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也就是只要反抗后金统治的一概杀之,就算顺从的也没有好下场,他们的命运就是赐给贵族和将士为奴。

而汉族士绅,不仅不会幸免于难,还成为主要的捕杀对象。

查出明绅衿,尽行处死,谓种种罪恶,皆在此辈,遂悉诛之。

也就是说,在努尔哈赤看来,人世间的种种罪恶,都是地主阶层和知识分子干的,只要查出这一类人,直接处死。

二、招抚重用-皇太极时期

皇太极和努尔哈赤相比,要论军事打仗方面可能有所不如,但是治国方面要比他老爹强的多,在努尔哈赤大肆屠杀汉人带来严重的后果之后,皇太极就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在公众场合一再强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满汉一体”论调。

具体措施为:大量招抚明王朝的官僚和武将体系,使敌对的力量为其所用,通过此举不断瓦解明王朝的力量,壮大自身。

为了用汉人治理汉人,解决当时人才奇缺的问题,皇太极通过科举荐举的方法,大量选拔人才,许以名和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大汉奸-范文程。

这种优待政策对于投降后金的官员和士绅来说,可谓是狗遇上了屎,这群降清士绅纷纷上书皇太极表示:“虽肝脑涂地,不能仰答于上恩万一”。端的是无耻之极。

但对于皇太极来说,利用汉族知识分子的丰富统治经验,为他巩固统治,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从重用到疏远-顺康时期

崇祯17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后金政权在李自成的起义军把崇祯拉下马之后,利用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一举入主中原。

从此开始,满清在对待汉民族的政策上做了重大调整,竭尽全力的伪装成仁义的面孔,告别了曾经的强盗行径,不过,伪装就是伪装。

顺治时期,当清王朝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和统治经验,有了一定的底气之后,狐狸的尾巴又露了出来,虽然也任用汉民族知识分子为官,参与朝政,但是也充满了“重满轻汉”的味道。

清朝法纪混淆,重满轻汉,虽一放马厮养,鞭棰府县正官,无敢不忍受者。

府尊和县令放在当就是市长和县长,但是满族一个放马养马的小厮,不仅可以随意鞭打汉族官员,而且被打之人还不得不笑脸迎之。

不仅如此满族官员和汉族官员职位相同时,品级却相差悬殊之极,以大学士之职为例,满族人当大学士为正一品,而汉人则为正五品。而康熙皇帝还一再声称:“满汉皆朕之臣子”,对于汉民族的尊重,这些统治者可能也只是说说罢了,骨子里怎么想的?从所作所为就可以看的出来!

四、怀柔和高压-雍乾时期

康熙后期,众位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闹得不可开交,雍正上台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树立自己的合法性,大兴文字狱,严厉打击知识分子,控制思想舆论,连坐制度使被牵连的知识分子数量更广。

乾隆和他爹雍正相比,对于文化统治的手腕运用的更是娴熟,一手是怀柔,一手是高压,不仅继承了文字狱,还主持编撰《贰臣传》,给朝廷官员打标签儿,称他们为“腼颜降附”之辈,更为加大了对汉知识分子与人民的打击力度。

五、防范与重用-晚清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洋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清王朝在认识到了八旗子弟的无能之后,虽然不想,但不得不重用汉官,来给清朝吊命。

内优外患之中,新兴的一些汉族地主士绅阶层借此机会崛起,比如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

为此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提到:“咸丰以前,将相要职,汉人无从居之者”。

不过,重用归重用,清朝几百年满族与汉族的猜忌与间隙,不是短时间可以打破的,晚清统治者对于崛起的汉族高官也有着深深的防范。

以曾国藩为例,湘军投入对太平天国的战争后,取得相当大的战果,有满族官员便向咸丰帝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里中一呼,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闻后“黯然变色者久之”,可以看出满满的猜忌。

防汉甚于防外,内耗大于外战,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清王朝,似乎认为这种政策能巩固自己的统治,以防生变,不过清王朝又何尝不是因为这种思想覆灭的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