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十年审美变迁:从《建国大业》到《我和我的祖国》

​​这是氛围最火热的国庆档。鏖战四日,大盘势头依旧高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献礼电影,分别垄占45.5%、34.7%、17.0%的综合票房。

这是票房最激昂的国庆档。截至10月4日15时,2019年国庆档总票房超26.55亿,超越2017年国庆档8天票房,创造国庆档总票房新纪录。

这是观众最热情的国庆档。虽然近几日观影人次稍降,但以笔者亲身经历来说,今年国庆档的影票有些难买,尤其是一线城市中的《我和我的祖国》,更算得上一票难求。

欢呼之外,亦应思考。在庆贺当前票房“稳增长”的同时,或更应着力于观察彼时与今日的不同。成功的创作之道是今日经验,观众之审美变迁为今日路引。从2009年的《建国大业》,到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国庆档十年逐渐变化的观众审美,值得我们冷静审视。

商业主旋律电影在变,而观众一直喜欢

对观众来说,今年的国庆档无疑有些特殊。纵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已然揽获30亿+票房,但献礼“三大件”繁荣的同时,也意味着其他类型电影的缺失。

从票房来看,能在三部献礼电影的夹缝中苦苦挣扎的,只剩下占据题材红利的动画电影《雪人奇缘》。其他院线电影拢共收割的票房,大抵不会超过1000万。

《雪人奇缘》

过去十年中,这一现象从未出现。即便2009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被9月中旬上映的《建国大业》摘取,但国庆档的票房冠军桂冠,却要归属到同月底上映的《风声》头上。

虽然有《建国大业》上映过早的原因,但必须承认,对于上一个“十年庆”的2009年来说,彼时的观众依旧不曾将主旋律电影看作是国庆档的唯一消遣。

今年献礼“三大件”的鼎沸票房,或将再度掀起国庆档上映主旋律电影的热潮。尤其是口碑一般的《攀登者》《中国机长》两部电影,只因定档国庆就能取得远胜平时的10亿、20亿票房,这对行业、对观众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便未来国庆档不会都如今年般,被献礼大片占据位置,至少在五年“小庆”、十年“大庆”里,献礼电影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根据猫眼预测,献礼片三大件的总票房约70亿。这样的盛况自然与国庆档的“天时”密切相关,但观众热爱商业主旋律电影的趋势一早有之。2009年4.16亿票房的《建国大业》,2010年6.09亿票房的《唐山大地震》,都是当年票房榜单上的佼佼者。

《建国大业》

当然,十年前的主旋律电影,和今年的“献礼电影”相比,又有几分不同。从宏大叙事到个人叙事的角度切换毋须多言,主旋律影片商业化与商业电影主旋律化的区别也不用多讲,在笔者看来,更为重要的差异则是观影群体的整体性变化。

“为《我和我的祖国》与《建国大业》贡献票房的观众,是同一批人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从猫眼电影的用户画像来看,《我和我的祖国》的观影人群60%集中在29岁以下。

《我和我的祖国》观影群体年龄占比

这又引申出另一个现象,虽然电影的主流观众永远是年轻群体,但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娱乐方式,也让不同时期的观众对“献礼电影”有着不同的要求。

熟稔行业的创作者,或许都知道电影是拍给年轻观众看的,但《攀登者》票房敌不过《我和我的祖国》的主要原因,大概在于监制黄建新和7位导演更懂得年轻观众想看何种商业主旋律电影。

“很多电影在当年很轰动,现在重看会觉得节奏慢。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是过去的多少倍。信息量很多,脑子的选择性也特别强。在这样的情形下,电影的拍摄方式就得有所改变。叙事方式也就是语境,要和年轻人对得上话。”黄建新接受采访时曾说。

悬疑与喜剧电影的缺席和“永恒”

近十年的国庆档,撞不破悬疑、动作和喜剧电影的类型壁垒。

前五年是悬疑、动作电影的天下,2009年的《风声》、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2012年的《太极1:从零开始》以及2013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尽数是当年国庆档的票房领头羊。

后五年则多以喜剧电影为主,从宁浩的《心花路放》到徐峥的《港囧》,再到开心麻花接连推出的《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李茶的姑妈》,国庆档正式步入单片10亿+的时代。

以类型题材而分,近十年国庆档的分隔节点是2014年。

往前数,是“徐克流”悬疑电影的天下,两部“大IP+多明星”的《狄仁杰》,将商业套路耍得风生水起;往后看,开心麻花横空出世,逆袭而上的《夏洛特烦恼》除捧红沈腾、马丽等一众主演之外,也将开心麻花的厂牌擦得锃光瓦亮。

2014年,由宁浩执导的《心花路放》登陆院线。这是继《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之后,又一部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喜剧片。《心花路放》不仅以6.49亿票房成为国庆档的票房魁首,更是凭藉11.69亿的总票房,拿下当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这在某种程度上,催生着国庆档电影由悬疑向喜剧类型的转变。

当然,国庆档类型电影的题材发生偏移,也意味着观众的审美随之变动。但不论兴趣如何变动,观众的选择从未改变、甚至越来越强烈:他们更愿意为口碑之作买单。去年悬疑电影《无双》和喜剧电影《李茶的姑妈》的票房对比,明显在验证着这一观点。

今年悬疑、喜剧电影的缺席,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面,2019年恰逢祖国70华诞,情绪驱动型的“献礼电影”与国庆档属性适配,契合着特定时期不断澎湃的爱国热情,在市场表现和话题性上无疑有更高的潜力。

另一方面,悬疑与喜剧电影成功的标配在于好剧本,而好的剧本往往需要长期的修改、打磨,否则即便仓促之间“赶马上车”,剧本缺陷必将导致口碑与票房的双重失利。

当然,忽略今年的特殊性,悬疑与喜剧电影在国庆档依旧具有“永恒”性。通常来讲,中国电影市场的黄金档期大抵有三: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其中国庆档由于缺乏延续性声量最小。

但也正是由于“战线过短”的可控性,中小成本的类型电影更容易产生票房奇迹。从类型电影的角度来说,悬疑、喜剧题材具有吸引观众的先天优势。在国庆档票房破10亿的6部电影中,有《心花路放》《夏洛特烦恼》《港囧》《羞羞的铁拳》《无双》5部与二者相关。

另外,开心麻花值得一谈。这家拥有舞台剧基因的影视公司,如今正经历着商业与口碑的双重压力。去年《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接连两部作品的口碑失利,使其逐渐跌下神坛。

其实,这反映着当前观众对于喜剧的审美诉求——“好看”。《李茶的姑妈》为何“扑街”?即便这个剧本在小剧场上演过几百次,即便每一次戏票都能一售而空,但这部由话剧改编而成的电影,最大问题就是不好看。这也是开心麻花未来的喜剧电影需要思考之处,毕竟,坐在剧场和坐在影院的观众,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千差万别。

创作者的更新迭代

观众的审美变迁,不只与电影类型的票房变化有关,更体现在历年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的变化之中。说到底,电影艺术是商业艺术,创作者要对作品的市场表现负责,观众对电影作品的态度,往往也会投射到创作者身上。

近十年国庆档热门电影的创作者们,大抵展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出现次数最多的人是编剧张家鲁,他不仅为徐克的两部《狄仁杰》电影撰写剧本,更操刀着《风声》和《太极1:从零开始》的剧本创作。从票房来说,前几年的悬疑大片几乎与他息息相关。

除了徐克,近十年国庆档热门电影的创作者中,也不乏“第五代导演”的面孔。田壮壮2009年执导《狼灾记》,张艺谋2018年执导《影》,黄建新自2009年执导《建国大业》之后,于今年再度参与《决胜时刻》的导演工作;陈凯歌除担任《我和我的祖国》的总导演之外,更亲自操刀《白昼流星》章节的拍摄工作。

必须承认,曾经满载荣誉的“第五代导演”,似乎越来越难触动年轻观众的心扉。在“你觉得陈凯歌的《白昼流星》拍得如何?”的知乎提问下,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或许这也是当年田壮壮导演在《狼灾记》票房失利之后,很少执导商业电影的缘故——近些年他更多以演员身份参与文艺片的拍摄。

不能说陈凯歌拍得不好,只能说他和现在的观众比较“隔”。但《我和我的祖国》整部影片在定调、协调、统筹之上,都和担任总导演的陈凯歌密不可分。另一位“第五代导演”旗手张艺谋虽然没有参与献礼片的创作,但是他担任了国庆联欢活动的总导演,做到了“让14亿甲方满意”。“老成谋国”,这可能才是老导演在这场华诞中真正发挥的作用吧。

一代导演的老去,也意味着一代导演的“新生”。

过去的二十年中,国产电影经历过两个商业扩张节点,其一是《英雄》《无极》《十面埋伏》等商业大片的壮举突围,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商业转型;《人在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等电影单片票房破10亿,象征着电影市场“狂飙”时代的到来。

当然,国庆档的观众审美变迁,或许不能趋导整个电影市场,但以点带面,仍多启示。

【文/冯壹、铁皮小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