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透过电影看中国,70年的足迹都在这里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在电影频道大型专题片《足迹》里又听到这首《我的祖国》;甜细的女嗓、熟悉的旋律立刻勾起童年回忆。

小时候是听妈妈总在唱,当时却并不知道歌声背后的故事,也不明白“风吹稻花”和“我的祖国”有什么关系。

原来在最早,它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诞生在遥远的1956年,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当片子里相貌秀丽的女卫生员悠悠唱出此曲,满地的伤兵瞬间就安静下来,一个长镜头缓缓推过去,扎着各式绷带的小伙子们都不约而同地浮现出神往的表情。不仅是沉醉在歌声中,更是沉醉在歌词里描绘的祖国,让身在异国他乡抗战的他们更燃起思归之情。

《足迹》找到了这部电影的幕后制作者,访问得知《我的祖国》是词作家乔羽被导演沙蒙催着写出来的。“一条大河”、“稻花香”就是乔羽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场景。而把“长江”换成“大河”是为了那些不在长江边的人听了也产生代入感,我们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大河边世世代代生长起来。

美丽的曲子更衬托出战争的残酷。更难得的是节目组竟然不辞辛苦找到了电影里那个女卫生员的原型王清珍,亲口讲述当年上甘岭的故事。原来,为了缓解受伤战士们的痛苦,她真的会哼小曲儿;但更多时候是遇到危急的情形,她曾用嘴给战士喂过药,也帮着腹部受伤的战士把尿给吸出来……真实的事件总是比电影震撼千百倍。

《足迹》里提到的电影,要么是记录新中国重大历史时刻的经典佳片,要么是反映人民精神风貌的正能量故事,也许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那些片子技术落后,画面简陋,但《足迹》是以崭新的当代视角、新老影人介绍访谈、影片外景地故事发生地重访的形式,像手术刀一般全方位解剖当年创作过程的前前后后,给人的感觉就像看了一部新片!

比如介绍《开国大典》、《天安门》那集,提到大典之前一个月天安门还是一片狼藉,垃圾遍地,是无数劳动人民日夜赶工才有了这明亮大气的崭新广场。这也意味着从前象征着腐朽封建皇权的天安门如今旧貌换新颜,人民当家作主。

再比如《霓虹灯下的哨兵》,尽管这部电影非常有名,可当时看过也没有留下很深印象,只记得是上海南京路几个哨兵的故事;但是听了《足迹》里影片的幕后主创介绍,我才知道剧组是在南京路实地取景,和现在民国剧里搭的外景竟然很像,不禁有种奇妙的穿越感,那是60年代的上海,某种程度上还存留着旧中国的遗风。

女主角陶玉玲担任讲述者,走在现代的南京路,尽管她容颜不再,可上海却面目一新,只是偶然间走到某个橱窗,里面霓虹灯牌写着“袜中之王”几个字,还和几十年前一样,但已经全然没有电影里那种妖气横生的味道了。

因为这部电影让人们知道了“南京路上好八连”,《足迹》也非常有心地采访到真正的“好八连”——经多次改革已成新型特种作战力量,但艰苦朴素、服务百姓的作风一直没变。

突然想到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节目里采访到的电影工作者大都步入暮年,可谈起当时拍摄的经历仍然津津有味的,饱满的精神更胜姑娘小伙;大概他们也很感动,几十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多人会因为一部片子,一个角色记得他们。

感谢《足迹》栏目,让我见识到电影的力量,也让我知道了关于祖国的更多细节——如地面上的足迹一般不易发现的,却又实实在在的——站在今天看过去,体会和感受都空前丰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