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老读者逛四川70年成就展:所见让人鼓舞且倍感亲切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眼看着国庆假期的“余额”已不足,不少成都市民不再选择远游,而多计划到市内或近郊享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眼看着国庆假期的“余额”已不足,不少成都市民不再选择远游,而多计划到市内或近郊享受最后的休闲时光。10月6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1号馆内,与前几日相比,来往的人数又有所增加。

当天,“壮丽七十年·阔步新时代”四川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周年大型成就展继续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出。观展人流中,有的是全家一起出动,而有的则是老辈领着孙子,讲讲这70年的风云变幻,回忆那些年的奋斗之路。

此次成就展分为省级综合馆、市州组合馆、时光情景厅3部分,在超过两万平米的展厅里,生动记录了四川70年来的波澜壮阔和硕果累累。此次大型成就展将持续到11月底,成都市民或游客可持身份证件免费观展。

亲切

亲历交通发展“从无到有”

前来参观展览的人群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的老朋友,成都市金堂中学退休教师童华池。“我也算四川七十年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了。”这位现年已74岁的老人不禁感叹。

“感到亲切”是整个成就展给童华池最大的印象。“在时光情景厅内,看到了许多以前都自己用过的老物件,煤油灯、鸡公车……好像一下子被拉回了那些年代,温暖又熟悉。”他表示,这些老物件在唤醒尘封记忆的同时,也在佐证着这七十年巨大变化。

展厅里一辆破旧的鸡公车让童华池不禁想起了1954年的国庆节。当时不到十岁的童华池由爷爷第一次到成都。“没有高铁、公交甚至自行车,爷爷就拉着鸡公车载着我,花了三、四个小时才从老家郫县(郫都区)走到成都。”

数据显示,在这70年间,四川省交通运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难到畅”的跨越式发展。其中70年来,全省铁路营业里程从零增加到5095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1140公里。“不仅如此,蜀道不再难,不仅省内交通通达,想出省出国也更加容易。我们这一代是这70年发展变化实实在在收益的一群人。”童华池说道。

除了这些承载记忆的老物件外,成就展内关于70年传媒发展变化的版块也让童华池深有感触。“虽然现在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我们通过网络就能浏览获取到海量的信息,但作为华西都市报的老读者,我对报纸仍颇有感情。”童华池告诉记者,从华西都市报创刊开始,每一年自己都坚持订阅。“现场展出的华西都市报创刊号我也有收藏,是家里最珍贵的记忆。”

宏大

展现四川历史发展画卷

“国庆节前就听同事说西博城有这个四川70年成就展,就计划着出游结束后过来瞅一眼。”6日在西博城,一位姓秦的成都市民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就喜欢逛展,如今这样大型且内容涵盖丰富的展览一定不能错过。

据秦先生介绍,自己主要参观了省级综合馆,对这70年四川在经济、科技、文教等方面的发展作了更全面的了解。“我也算是这70年四川巨变的亲历者,但今天似乎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了解整个过程,其中一些具体的数字和文字表述更形象地展示了这一幅历史发展长卷。”

70年间,四川从一穷二白到经济大省再到经济强省的跨越。“先不说已经突破4万亿的国民生产总值,就拿我们的收入来讲,2018年,城镇居民收入已是1978年的98倍,而农民收入则是1978年的104倍。”秦先生顺口背出了刚获知的数据。

同时他也表示,展览中所展示的变化也是自己不曾“想象过”的。“比如70年前,四川197个市县中,仅有30个市县通达长途电话。而如今,不仅家家配备电话了,智能手机几乎都是人手一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