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又至,孝敬长辈当少言多行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了,人们又一次谈论起孝老敬长的话题。 难能可贵的是,今年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了,人们又一次谈论起孝老敬长的话题。

难能可贵的是,今年的重阳节搭上了国庆节的尾巴,给了不少人孝敬长辈的机会。但对于工作远在外地的人来说,可能提早一天出发是必须的,尤其个别正在加班的人,更是鞭长莫及,纵有孝道之心亦无能为力。相应,那些没有后辈在身边的老者,在重阳佳节之际,难免会生出一些“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类似孤寂。

人年纪越大越喜欢热闹,恐惧孤单,这大概是重阳节设定的意义所在——慰藉老人对天伦之乐干渴的心田。从“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到“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再到“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足以窥见那些欢喧热闹的重阳场面,离不开客似云来、亲友拥簇的守护共度。这也从侧面告诫,重阳节里最好的礼物就是与长辈围炉夜话、三盏淡酒、开轩桑麻。

古人说,“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孝敬长辈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更是一个人应有的情感基调。然对于不少现代人来说,不知从何时起,静静与老人相处,面对面谈心相诉成了奢侈品,可能因为“忙”没有时间,可能因为条件不允许身不由己,可能为了生活远走他方。尽管怀揣一颗相思之心、一份孝道之情,也只能遥祝长辈平安,默然生出“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的神伤与无奈。

“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尊老敬长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老莱娱亲、子路负米……尽孝守道、服侍双亲从来就不是一口空话,不是单纯的思想浮动,而是不辞理由的孜孜笃行和排除困境的脚下之路。生活中,不乏少数人常以追逐成功而“衣锦还乡”作为终极目标,久久杳无音信,以致父母“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甚者有的以难得休息和放松为借口,哪怕坐在长者身边也是奉手机为宝,匆匆几句便打发,令老人喃喃自语、不知所措。

登高、赏菊、饮酒、吃糕点,是重阳节的传统习惯,皆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于老年人来说,重阳节里的一份良愿与祝福,一份安慰与期许,必然不能因缺席年轻人而成为“一个人的狂欢”。试问,“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形单影只与孤芳自怜,还能氤氲多少源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因而,恪守孝顺、尊老爱长势必得学会挤出时间、拿出诚意,尽最大力量真心相伴、与之共乐,“在身边是最大的孝道”远远比一切物质馈赠都有意义。

有道是,“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涵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悌情怀,方能筑牢爱国护家的基座理念,树立人生正确的价值标杆与方向定位,行走于康庄大道而昂扬挺立。要知道,肩负起家庭担当与责任,于实际行动中激荡尊老敬长的可贵品质,才能拥有家国使命感的情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