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指南:如何构建你的基金理财计划?

“手里有闲钱30多万,没理过财,怎么理财?”

首先,我们要理解理财的本质,其本质就是对“现金流”做规划。现金流=收入-支出。这里的收入不局限于工资。

徒步君以年入20~30万的中产人群做参考,简单划做了个理财目标模型:

第一阶段目标:实现量入为出,不做月光族。第二阶段目标:有被动收入,且带动现金流越来越多。第三阶段目标,被动收入>家庭日常开支,实现基本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钱生钱,主要是投资理财带来的收入,主动收入,主要是拿体力换钱、脑力换钱、肉体换钱……

假设,到某一个时点,你的被动收入能够满足今后的所有支出,恭喜你,你可以退休不工作了。

其次,几个投资理财常识,你必须知道:

长期来说,股票投资回报最好品种,时间越久越明显。投资理财最大的风险是投资者自己,知行不一,知道做不到。市场遵循“七亏二平一赢”的法则,投资股票和基金都适用。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单边下注很危险,针对不同的可能性进行配置则是可行的。通过组合投资、集中持仓的方式,获取长期稳定的回报是可行的。股市中可以做的三件事——研究市场、研究公司、研究自己,做好后两者赚大钱的概率更高。

如何DIY自己的理财投资规划?其实也不复杂,主要分为下面这几步:

一、给自己家底儿做体检

能带来现金的东西就是资产,会带走现金的东西都是负债。你需要,通过记账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现金收支,方便之后做规划。

如果你之前有记账,那就很简单了,如果没有那就现在做起来。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APP,比如随手记、挖财都能帮我们做记录。

一方面,流水账能帮我们了解自己把钱花在什么地方了,一方面,资产账能盘点过往积累的资产、负责做全面盘查。

二、估算自己的现金流,确定目标。

拿一张纸,把你的人生现金流估算下,前半生攒钱后半生花钱,若不丁克,给子女的那部分花销也要计算上。够花的话,后文不用看了。根据72法则,如果年化收益率是18%,本金4年可翻倍;如果年化收益率是8%,9年才能本金翻倍。

如果需要特别长的时间,说明你没法提前退休,如果你现金流不是很多,立马开源节流。先不考虑提高收益率的事,先考虑如何提高收入或缩减支出。如何做?

首先,加强储蓄,合理消费。

(1)储蓄角度看,即使现在钱不多也没关系,但你要留心储蓄,一般拿出月收入的30%左右进行储蓄也是可以的。

月收入分三种:薪资收入、写作收入和理财收入。薪资收入,一般有35%-40%直接划转到储蓄投资账户;写作收入,一般会拿出15%~20%奖励自己或与家人朋友吃吃喝喝,剩下的全部划转到储蓄投资账户或家庭公共账户;理财收入,基本是烂在股票账户、基金账户中,只在随手记上记录波动。

(2)消费角度看,合理消费的前提是合理的给自己做负债。能带来现金流就是资产,能给你节约时间的东西也是资产。

具体到技巧,可以:制定消费预算、合理利用积分卡打折券、善用信用卡免息期、善用闲鱼等二手市场、计算机购物与花费的机会成本。

其次,投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投资,多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专业技能和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具体可以参考:《帮助查理·芒格成功的20条大道理,句句实用(建议转发收藏)》。

三、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

长期来说股票是收益率最高的品种,但波动比较大,基本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承受不了那样的波动。

指数基金是目前较好的投资品种,能分散市场风险、个股风险和基金经理的人工风险。是不错的投资品种,具体选哪几个,可以参考七仙女基金组合,详见:《基金投资指南:三议七类指数基金投资逻辑》

此外,想稳健投资,就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合理的投资组合,在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也能获取稳健的收益。

美国人Lorie 和 Fisher(1970)研究发现,投资组合的规模为八种时,随着组合规模的继续扩大,组合风险几乎不再下降。最多持仓8只基金/股票基本就够了。

四、构建投资理财计划

首先,准备买基金最便宜方便的渠道。

然后,确立不同的资金账户。投资理财的钱,最好是闲钱,短期内不会用到的。另外,至少先准备好一些应急的钱,放在货币基金。这笔钱至少能支撑3~6个月的日常花销。

其次,确定投资周期和日期。一般,工薪阶层建议一个月一次or两周一次。如果做生意,现金流不固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资金周转的情况下安排。发车时间,可以参考每周七仙女估值表格。

再次,确定金额。每个月的收入30%用户基金理财是适合的,当然多多益善。

最后,确定投资策略。每周观察指数估值情况,定期检查自己的基金、了解市场走势。

低估值时候买入,正常估值时候持有,高估值时候分批卖出;低估值时期,大跌时候多买,大涨时候不买,其余时间正常买;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