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的“中国往事”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邓颖):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是该国第一位华裔大使,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三次常驻中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邓颖):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是该国第一位华裔大使,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曾三次常驻中国,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见证新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近日,记者在在墨西哥城对李子文进行了专访。

李子文在墨西哥城的家装扮得很有中国味道。客厅放着两把太师椅,背后的条案上摆着大大小小的青花瓷盘,墙上还挂着中国民俗画。他一边津津有味地向记者介绍这些中国的“小玩意儿”,一边回忆起自己的中国往事。李子文说:“我在三个不同的年代都在中国生活过。第一阶段是1984到1989年,第二阶段是1993到1995年,第三阶段是2001到2007年。我总跟人说,好像我是去了三个不同的国家。因为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的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李子文的认识里,2001年他任驻华大使时,中国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生产总值正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是那一年发生的事情。一次同北京好友的聚会时的一席谈话,让李子文对中国老百姓生活当中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加深了印象。李子文说:“这是我一辈子珍藏的难忘回忆。朋友对我说:‘80年代认识你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20年后我能住上自己的房、开着自己的车,请你到餐厅吃饭。’ ”

这时,李子文才真正相信,中国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他看到北京城里汽车已经取代了自行车的地位,曾经宽阔的马路显得不够用;看到大型购物中心开始落户北京,商业地产的概念渐渐成型。这是2000年代的中国。

回忆起自己在1993年任墨西哥驻上海总领事时候的中国,李子文感慨万千。当时,他从外滩向黄浦江的对岸望去,只能看到一些临江的破败小商铺,商铺后面是大片的农田。同一年,浦东新区挂牌成立,开始大力发展。李子文作为外交官员,曾受邀参观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上海发展规划布局。在上海市的微缩模型前,讲解员依次点亮不同片区的彩灯,告诉李子文今年发展目标是哪一片,明年、后年又发展哪一片。李子文说:“坦白说,当时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时间太短、任务太重。可后来我看到(黄浦)江对岸越来越多起重机,才感叹道:天呐,他们是认真的。”

两年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在浦东陆家嘴落成开放;上海地铁一号线全线通车。李子文在规划馆听到的一切都已经如期成为现实,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新中国。他离开上海后回想起来,浦东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很多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政府惊人的决策力和执行力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子文发现,新中国发展带来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些表面现象上,还刻进了人们的思想和心态里——人们对改革开放、对中国道路的信心越来越坚定。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成就之一就是它自始至终都目标明确,并且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时期的需要,从实质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李子文的父亲1911年只身从广东省中山市移民墨西哥,和当地人结婚生子,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家乡。1984年,李子文被墨西哥外交部派往中国任文化专员,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于是,常驻中国的第一个春节,既不说中文也不懂粤语的李子文想方设法计划了一次故乡行:他首先坐飞机到香港,和一位懂西班牙语的叔父汇合,两人乘船从香港抵达澳门,再步行进入了珠海。李子文说:“当时可没有(港珠澳)大桥。我们得带着行李(从澳门)步行入关。幸运的是中山的亲戚开面包车来珠海接我们了。可那是春节前一天,是除夕啊。从珠海到中山45公里路,我们开了6个小时。一路上全是扛着大包小包、走路回家探亲的人。”

如今,李子文是墨西哥外贸投资和科技企业理事会的副主席,主管亚太区业务。由于工作关系,他经常需要来中国,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穿梭,他甚至对几个大城市间的高铁班次了如指掌。李子文说,再想回中山就太方便了,南下可以乘高铁,如果从港澳北上还能体验港珠澳大桥。不论从哪个方向回乡,时间都大大地缩短了。

坐在中国品牌的电脑前,李子文说,他对未来的中国非常有信心,他要常回中国看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