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世界之窗”

新中国建立之初,举国上下百废待兴,许多有开创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落地生成,并且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逐渐成为建设国家发展的城市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从中选择了一些建筑,透过它们自身的发展,折射出新中国七十周年来的变迁。

位于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始建于1958年,是“

新中国成立

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1963年由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并正式开放,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的艺术宝库之一,其本身也经历了一次次发展。正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此前所言,美术馆如同一扇窗,“从窗内往外望,可以看到一个族群、一个地域的视觉创造及其品质特征、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从窗外向内望,可以看到维系这种创造和展示、传播的文化机制,社会意识及盘错其中的文化、经济、社会关联。”

1965年的中国美术馆

东黄城根、五四大街到阜成门这条弯弯曲曲的路一直被奉为北京这座古城的“文脉”,而中国美术馆就坐落于这条“文脉”的东端。

中国美术馆由建筑大师戴念慈主持设计,他十分注重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挖掘,其作品细腻、儒雅、富于古典意韵。为了设计出符合中国美术馆作为“艺术宝库”的内涵的建筑,戴念慈从中国古代艺术宝库莫高窟的九层飞檐中汲取传统造型语言,在建筑外观主体上采用古典三段式构图,展现出明显的民族风格。站在美术馆面前,这座古典楼宇塔尖高耸,琉璃屋顶金光闪闪,飞檐在近乎竖直的立面上层层跌落,宛如一串逐渐奏响的音符,带来强而有力的韵律感。周恩来曾说,美术馆作为城市建筑,应有城市园林的特点,于是他建议加上长廊,并种植竹林。鸟瞰下去,美术馆与北京的故宫、景山、天安门、北海公园等城市景点相融合,烘托出北京城的历史氛围。

1963年由毛泽东题写“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始建于1958年,1963年由毛泽东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并正式开放。除了“飞檐”的标志性建筑特色之外,美术馆在细部上进行了精心雕琢,中间突出的四层部分采用了中国古典楼阁式的屋顶,与正门廊和侧面门廊上采用的几个中国式卷棚屋顶相呼应,增强了民族风格,剩余其他部分和回廊则做成平顶,解决了展厅的顶部采光问题。金色琉璃瓦屋顶色彩鲜艳,兼具高贵华丽的审美特征与经久耐用的实用价值。加之屋顶下墙面配以琉璃花饰,梁柱上绿色陶饰的间隔出现,使各种建筑元素与周围景观构成相辅相成的格局。这些细节的处理或典雅高贵,或纯朴坦荡,或含蓄奇妙,共同传达着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这种将文化、绘画、历史、光影相结合的建筑作品已经不仅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化场所,更是一件艺术品。

中国美术馆夜景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的艺术宝库,其本身也经历了一次次发展。1990年,中国美术馆主楼进行了首次大修,主要是为了抗震加固。中国美术馆建成后,一直没有藏品库。1995年,藏品库及配套用房动工兴建,1998年底竣工,藏品库位于主楼后面。2002年,中国美术馆修葺工程开工,2003年第一期工程竣工,2003年7月23日展览大厅对外开放,此时恰逢该馆建馆四十周年。2005年,中国美术馆开始了二期扩建工程,投资近6亿元的二期工程获国务院批准立项,二期扩建工程向西征地1.8 公顷 ,再扩建造40000平方米左右、面积相当于老馆1.5倍的新馆。2012年,“中国美术馆”被列为北京市东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中国美术馆中间突出的四层部分采用了中国古典楼阁式的屋顶

如今,中国美术馆收藏着11万余件美术作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时期的作品为主,兼收中华民国初期、清朝和明末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藏品中有对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画家的作品,包括齐白石、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徐悲鸿、颜文梁、朱士杰、李可染、司徒乔、罗工柳、艾中信、吴作人、吴冠中、胡善余等人的作品,此外还有许多中国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及重大美术展览的获奖作品。另有大量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皮影、彩塑、玩具等等。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包括绘画、雕塑、民间美术、陶艺等几十个品类。

一位观众正在欣赏馆内的经典展品

除收藏、保管、陈列、研究中国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外,中国美术馆还担负着主办各种类型的中外美术作品展览,进行国内外美术学术交流。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一系列国内外展览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参观,早已成为北京重要的城市地标。1965年1月,中国美术馆的第一个陈列展“中国美术馆建国以来部分美术作品藏品陈列”在二楼展厅开幕。1983年6月15日,为纪念张大千逝世,“张大千画展”开幕,15天的展期内参观者达6万人次。1989年2月5日至19日,“中国现代艺术展”举办,标志着前卫艺术在中国大陆“登堂入室”。1993年2月15日,“法国罗丹艺术大展”开幕,1个月的展期内参观者达十余万。

中国美术馆展览现场

2019年9月27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总计展出作品480余件,绘画主题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所取得的成就。参展艺术家包括傅抱石、关山月、李可染、齐白石、刘开渠 、董希文、罗中立、靳尚谊等。澎湃新闻获悉,由于展品众多,规模巨大,中国美术馆首次调用全部展示空间,特别把户外空间打造成展览的雕塑展区,并通过展览设计形成内外相呼应的展览格局。

“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曾表示,中国美术馆是国家的美术殿堂,同时也是大众美育平台,还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窗口,需要向大众普及。“它既面对中国观众,也应该要将优秀中国文化(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推向世界。”与此同时,中国美术馆和世界上很多美术馆签订了长期、互惠的协议,在体制上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如何运用各种媒介去传播艺术也至关重要。“我希望通过各种媒体把中国的声音传给世界。现在,每一个手机都是一个发射台,一个接收台,也可以是一个美术展览馆。我们中国美术馆愿意将藏品的图片信息向媒体开放,借助媒体的力量向更多人普及美术。”吴为山说道。

2008年,中国美术馆建馆五十周年之际,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撰文称,美术馆如同一扇窗,“从窗内往外望,可以看到一个族群、一个地域的视觉创造及其品质特征、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从窗外向内望,可以看到维系这种创造和展示、传播的文化机制,社会意识及盘错其中的文化、经济、社会关联,”许江写道,“中国美术馆正是这样一扇世界级的大窗。”如他所言,半个多世纪以来,透过中国美术馆的诸多“大大事件”,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从时代主旋律的歌颂到实验艺术的“第一枪”,从民族艺术的传承到世界优秀文化的传播,中国美术馆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美术的象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