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创造新纪录,主旋律影片成为新趋势

伴随着七天小长假结束,国内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票房记录,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16时,今年国庆档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创造了国庆档新纪录。并且整个国庆档,也就是9月30日至10月7日,内地票房累积已经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162%。今年的国庆档与以往不一样,主要以《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三部作为主旋律影片,在票房取得新高的同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主旋律大片,也收获众多好评,唤起了观众的爱国之情。十一国庆档影片的概念形成与献礼其实并无任何关系,而是起源于成龙自2004年起,在这一国庆时间段推出新片并收获高票房后,这样的特别时间段才被挖掘,在2006年开始持续推出国庆档。今年的国庆档与以往不同的是,影片不再是各式各样的,在充满激情的爱国氛围下,影片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叙述来引起观众的共鸣,以此形成良好的口鼻。

作为主旋律的三部影片在获得高票房后,其背后的出品方也是收获满满。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这三部影片背后参与出品的高达100家,整个影视行业几乎都参与其中,比如万达电影、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截至10月7日19时,《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影片分别累计票房为21.99亿元、19.46亿元、8.1亿元,豆瓣评分分别为8.0分、7.0分、6.7分。在这三部影片中,毫无悬念的由《我和我的祖国》领先。这是一部制作规模巨大的影片,其中包括七个导演、七个篇章、多名优秀演员,五十一家出品方等。该片在影片上映前五天的预售票房就已破亿。其想观众展现了在祖国事件背后的个人经历,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表现时代的变革,影片中开国大典前夜试制电动旗杆的工程师、为了看女排修天线与朋友错失离别的冬冬等都引起观众的热议。影评人刘海波表示:“尽管都是一些小角色,但几乎每个看似普通的人物,都与新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代入感,人们的共同记忆被点亮起来,这是电影的神奇之处。”

在一定意义上,今年这三部影片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得益于大环境。国家愈发强大,观众也愈发热爱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爱国影片,这也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大众的接受度也愈发的高。回望新中国的七十年,每个时代都具备属于自身的特色的主旋律电影。而近年来,主旋律电影也开始新的探索,其尝试与商业类型片进行结合,《我和我的祖国》亦是主要代表作品。中国主旋律影片聚焦于小人物大情怀的主题,不再是强硬的抒情,而是用新的表达方式叙述故事,更加容易产生情感输出。在今年的这三部影片中,除了《我和我的祖国》,其余两部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中国机长》由2018年5月川航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攀登者》是以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从10月5日起,《中国机长》的日票房开始赶超《我的我的祖国》,成为当日的票房冠军。与前两部相比,《攀登者》的票房就显得并不是很乐观。其在今年也是尤为受到争议,毕竟因为强大的演员阵容受到了观众的极大期待,结果却未达到观众的内心。

无论是从类型还是内容,《攀登者》其实并不差。业界人士认为导致票房走低的原因还是在于前期的宣发,毕竟一部影片的宣发是否成功对其极为重要。目标人群的飘忽不定,再加之今年的激烈竞争,《攀登者》才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影片的成功也直接关系到背后的出品方,据资料显示,《我和我的祖国》由华夏电影、博纳影业、阿里影业主要出品,《中国机长》由博纳影业、阿里影业、华夏电影、中植企业等主要出品,而《攀登者》的主出品方只有一家上海电影。不仅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上海电影在9月30日当天跌停。这其中还未上市的博纳影业却是屡次成为人生赢家,比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

国庆档的电影院,充满着爱国情怀。这种情怀不仅在国内,还温暖了海外华侨的内心,其中《我和我的祖国》德国柏林、美国旧金山等城市上映。可以体会到在这样的时刻,能够获得口碑一定是符合祖国献礼的主题,能让国人感到自豪的影片。随着观众对影片质量要求的增高,口碑对票房的影响也愈发强烈。随着国庆档的结束,三部影片的排片将依旧持续到10月底。由此可见,今年的国庆档影片真的是大赢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