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李戡、孙杨

90后 编者按 201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90后”度过了他们的18岁生日,开始步入人生的另一

90后

编者按

201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90后”度过了他们的18岁生日,开始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非主流”“叛逆”,自出生以来“90后”似乎就被贴上了标签。事实上,他们中很多人都已经脱颖而出,有的代表国家站在了世界最高的领奖台上;有的成为了企业的中坚力量;有的已开始引领新一代的文化潮流。已全部成年的“90后”一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

不做第二个“李敖”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在儿子心中,年轻时候的父亲是个强悍的人,虽然话语锋利而刻薄,却是句句在理,充满正义感。当然,他也不愿意成为“第二个李敖”,现在的他更愿意探讨自己的学术研究。

在镜头下,李戡是个木纳、老实的少年。

不过,“李敖之子”“少年出书”“北大毕业”“痛批台湾教育”这些标签,又让他看起来不那么平凡。

李戡是李敖与王小屯之子,2010年以优异成绩被北大经济学院录取,因放弃台湾大学而选择北京大学,成为公众人物。同年7月,出版处女作《李戡戡乱记》,痛批台湾历史教科书。

这名“90后”少年,在父亲李敖去世之后,光环仍在。

斗士之子

身为斗士之子,李戡从小眼见父亲踏足政界,露面荧屏,受着父亲的言传身教。李敖给儿子带来的不仅是盛名,更是他前行的动力。

不同于大多数男孩的逆父情节,李戡很听父亲的话,正如他在电视访谈中所言,他很崇拜自己的父亲。

2005年,李敖的神州之行,受到高规格的待遇,相继在北大、清华、复旦演讲,并且场场爆满。

李戡一路上看见父亲演讲完之后,众多热情粉丝和读者围住父亲坐的车子并且热切拍打着车窗玻璃的景象。父亲在人群中受人欢迎、尊重的画面,在当年年仅12岁的李戡心里,深受震动。

之后的几年,他写出了《李戡戡乱记》这样的题目,有网友认为:这个题目,一看就有其父之风。李戡的批判精神、思想见解、用句遣词,处处可见李敖的影子。

对于台湾的缺点,李戡毫不包容,文词犀利呛辣。

李戡也坦言,自己阅读的课外书,全是父亲的作品,间或阅读一些父亲推荐的世界文学名著。

“他教导我教科书应付一下就可以了,多读文学作品,例如,读他的著作或是一些世界文学名著,不要把眼光放在台湾这边。比方说俄国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在历史方面也受他影响,他思考批判的模式,我多少都受到一些影响。”李戡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思想、世界观、批判性,基本上是受到父亲的启蒙而建立起来的。

与号称台湾“狠角色”的父亲李敖相比,李戡的拳脚丝毫不输父亲。

李戡自称为“台湾政治化教育的受害者”,为了一出高中三年所受的窝囊之气,他数次出入编译馆遍寻资料,将台湾六十余年来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仔细比较、透彻研究,将相同史实因政治力量变化而进行的改写、内容的增删等集录成书,让世人了解台湾的教科书变化有多大,有多混乱。

李戡认为:“我探讨的是很严肃的事情,是做对社会有帮助的事情。综观各种乱象,如让考生头疼的联考制度,咬紧牙关熬过去就算了,但教科书的内容可完全不同,因为它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判断、处事能力,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教科书内容的扭曲,是祸害最深的。”

少年的批判

2010年对17岁的李戡来说是特别的一年。

那一年,被台湾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时录取的李戡选择赴内地就读经济系,也成为了北大首批因新政策录取的台湾学生之一。

当媒体问到毕业之后的计划时,他说:“毕业之后应该会就读研究所,但是最后会留在内地,因为这是我的国家。”

一个月后,通过三联书店出版的《李戡戡乱记》更是引发热烈评议。

李敖为能让儿子的书顺利出版奔走各地,亲自附上长达两万字的序。

“17岁的李戡超越了17岁的我,希望他继续超越,逐年超越。”当谈起李戡时,李敖总难掩语气中的骄傲。《李戡戡乱记》发布时,李敖曾陪儿子上节目推销新书。在对话中,他介绍自己称:现在,我是李戡的父亲,李敖。

在写作上,李戡继承了父亲李敖的犀利。而对于外界评价自己叛逆,李戡表示抗议:“假设这本书今天不是我写的,换一位教授写,那人们就不会说他叛逆,可能只是因为我年纪比较小。”

他不喜欢别人用“反叛”或者“叛逆”这样的词来描述他,给他定位,他认为自己更多是出于一种正义感,是在“维护‘正统’‘法理’”。

这份犀利,也体现在他的北大校园生活中。

在北大期间,李戡创办北京大学文武学社。这个文化传播社团,旨在“通过全新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理念则是文化(Culture)、创新(Innovation)和传播(Spread)。李戡是这个社团的社长。

同时,李戡也很关注两岸的热点事件,观点仍是犀利、不包容。

他曾刊文表明两岸关系大幅改善是有利百姓的喜事。除了热点事件之外,高考、雾霾、亚冠联赛这些话题也在李戡的微博中频频出现。

不憎恶标签

对于“李敖之子”这个标签,李戡并不反感,相反,他认为这是大家对父亲的肯定。

他认为,很多人会批评“拼爹”现象,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其实每个人都在“拼爹”,从小到大都在依靠父母的帮助去成长,只是有人拼不过别人,所以就嘲笑人家“拼爹”。

“我不觉得从父亲那里得到帮助有什么可耻,父亲的光环对我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严格要求自己。”李戡说。

“我心态特别好,我认为这本来就是避免不掉的。很多人也是等到四五十岁功成名就之后才会真正地摆脱掉标签,有些人甚至一辈子也摆脱不掉,我不会大惊小怪,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李戡看来,父亲留给自己的最大的财富,就是关于知识和理想的传承,唯有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才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2018年3月,李敖去世。谈到父亲离世的遗憾,李戡表示,父亲的著作没有完成,他希望我将来把它完成,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们俩各自的事情就是彼此的事情。

体会过焦虑,也对精神世界勇敢追求,面对当下年轻人所承担的各种生存压力,李戡自认是幸运的。

目前,李戡在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系攻读博士学位,常在手边的书,也多与论文专业相关。在接触过经济学、国际关系学之后,李戡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也更接近父亲李敖的专攻领域。

在去年的香港书展上,李戡和父亲生前的好友、前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一起做了一场追忆李敖的讲座,回忆了父亲最后时光里的点滴轶事。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李戡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多数人了解李敖在政治上的贡献,写过的时政文章,词作不计其数,但李戡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小说,《北京法源寺》是父亲写过为数不多的小说,也是李戡最爱看的一本。

然而带给李戡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特有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对批评实事求是的态度。“我到现在都觉得爸爸的分析和批评对我是很受用的。”李戡说。

在儿子心中,年轻时候的父亲向来是个强悍的人,虽然话语锋利而刻薄,却是句句在理,充满正义感,父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他都看在眼里。

当然,他也不愿意成为“第二个李敖”,现在的他更愿意探讨自己的学术研究。

正如豆瓣一位网友所言:李戡适合做学问,当一位学者,这是绰绰有余的。

中国飞鱼在世界“杨”眉吐气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孙杨成为世界上首位在男子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中长距离自由泳上夺取过全部世锦赛金牌的选手——大满贯成就达成。

2019年7月21日,光州国际泳联世锦赛上,孙杨以3分42秒44 获得了男子400米自游泳的金牌。赛后,拿到亚军的澳大利亚选手霍顿却拒绝领奖。对于此举,霍顿声称是为了抵制“暴力抗检”的孙杨。

有媒体报道,2018年9月,孙杨在家中接受兴奋剂赛外检测时,不配合检测,与检测人员发生冲突并砸坏了血样。

根据国际泳联对这一事件进行的调查,孙杨在队医赶来现场后,拒绝没有资质的检察官带走血样。于是,在双方的争执下,孙杨最终打开了血样的保管箱,拿到了自己的血样。随后,孙杨表示可以原地等待有资质的检察官再来检查。

按照规定,在3名检查人员中有两人没有证件的情况下是不允许采集尿样的。但是所有的外国媒体都避开了这一点,反而把重点放在了孙杨是如何暴力对抗兴奋剂检查的,这也造成了世锦赛期间的领奖风波。

行十倍努力者,受于功成

作为中国游泳项目最成功的运动员之一,孙杨在自由泳项目上拥有着当今泳坛无可撼动的地位,职业生涯已经获得了11枚世锦赛金牌,仅次于“飞鱼”菲尔普斯,名列历史第二位。

孙杨的荣誉与努力密不可分,他曾在采访时表示,高强度的训练能累到痛哭,整个胳膊都游到抬不起来了。而这样的训练,孙杨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1991年12月1日,孙杨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父亲孙全洪曾是安徽省体工队男子排球队运动员;母亲杨明曾是浙江女排主力。

1997年,孙杨的启蒙教练朱颖到孙杨所在的幼儿园挑选人才,身高突出的孙杨被挑中,跟随朱颖教练学习游泳,后中途放弃。1999年,孙杨父母带着孙杨再次参加了暑期游泳培训班,从此开始了游泳之路。

从7岁开始学习游泳,到15岁正式进入国家队,每天接受14公里到20公里的游泳训练。哪怕过春节,孙杨也还在训练;无论多么冷的天气,他都要四点半起床训练,中途无数次想过要放弃,但这个念头始终没有对游泳的热爱来得强烈,日复一日,才有了今天的世界冠军孙杨。

达成大满贯成就

2011年,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在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7分38秒57的成绩获得个人第一块世锦赛金牌,这也是孙杨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在上海锦标赛最后一日进行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以14分34秒14的成绩夺冠,这个成绩也打破了尘封十年且在快速泳衣时代唯一没有被打破的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男子游泳在世锦赛上的第一个双冠王。

仅一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40秒14的成绩打破该项目奥运会纪录获得冠军,并改写中国男子游泳项目无金牌的历史,成为中国第一个男子游泳奥运冠军。

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以14分31秒02的成绩摘得金牌,并再次打破世界纪录,将由自己保持的原世界纪录提高3秒之多。

此后,孙杨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段低谷。但历经劫难的孙杨,于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中再次重攀高峰。

2015年,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成功卫冕男子400米自由泳及800米自由泳,成为第一位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三连冠获得者。

随后一年的里约奥运会,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4秒65的成绩成功夺冠,成为亚洲第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奥运冠军。

2017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以3分41秒38的赛季最好成绩夺得冠军,实现三连冠,追平了澳洲名将索普的纪录。随后,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1分44秒39的成绩刷新由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获得冠军。

至此,孙杨成为世界上首位在男子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中长距离自由泳上夺取过全部世锦赛金牌的选手——大满贯成就达成。

爱国、公益“杨杨”都行

2018年8月19日,孙杨在雅加达亚运会摘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但在颁奖仪式上,当奏响国歌,五星红旗即将升到旗杆顶部的时候,悬挂国旗的横杆突然断裂,五星红旗随即掉下。

针对这样的情况,孙杨马上找到了赛事的组委会成员进行交涉和协调,表示如果旗杆无法被修复,那么希望可以手动进行升旗,让中国的国歌再次奏响在场馆内。

官方组委会最终接受了孙杨的建议,五星红旗重新在赛场内飘扬。

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运动员,孙杨也积极投身慈善和公益事业。2013年4月20日,当四川雅安发生7级地震后,孙杨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捐款20万元人民币转给青基会援助雅安,并寄语鼓励和祝福灾区同胞。

2013年9月26日,孙杨来到位于吉林省德惠市的朝阳山太平洋保险希望小学,参加“责任照亮未来”支教活动。他特意给高年级的孩子们上了游泳课,并将身上仅有的3000元现金作为助学金捐出。

2015年12月,孙杨联系上了“彩虹计划”的负责人,认领了120个孩子,捐赠衣物和学习用品。在孙杨的带动下,“双十二”这天,在杭州市吴山广场,杭州市民竞相与贫困学子结对,最终2296名贫困学子完成结对,爱心人士们共为贫困学子募集善款302万元,创下“彩虹计划”举办7年以来的新高。

一步一个脚印,正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孙杨成熟了。曾有记者问到孙杨对女朋友的要求。“要求很简单:两个人要投缘,第一孝顺父母,第二做人诚实。从家里来说,我代表的是个人,从大的层面来讲,我代表了中国。披着国家队的战衣,我的另一半需要和我一起,有一个好的担当来面对公众,面对社会。”孙杨说。

策编划 | 《法治周末》“70年70人”策划组

执编行 | 《法治周末》“70年70人”采编组

监编制 | 真东 宋学鹏 孙继斌

总策划 | 台建林

总监制 | 李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