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科研 勇攀高峰

本报记者 李文瑶在吉林农业大学有一位海归博士后,她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环境,回到吉林,执着钻研,为家乡建设奉献才华。她就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春凤教授。王春凤研究的方向是动物微生态制剂创制与应用,通俗点说就是研制动物免疫制剂,预防常见畜禽和鱼类传染病。

本报记者 李文瑶

在吉林农业大学有一位海归博士后,她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环境,回到吉林,执着钻研,为家乡建设奉献才华。她就是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王春凤教授。

王春凤研究的方向是动物微生态制剂创制与应用,通俗点说就是研制动物免疫制剂,预防常见畜禽和鱼类传染病。她是中国动物微生态领域的第一位“长江学者”,是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省首批“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我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教授”、我省教学名师。从事研究25载,她一直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在吉林农大上学时,王春凤学习很拼,近乎苛刻地要求自己各科成绩必须优秀。她的学士毕业论文《鸡肠道双歧杆菌最佳生长条件及存活时间的研究》引起学院答辩委员会高度重视,院长评价她“本科生做出了研究生水平的高质量成果”。

由于出色的专业表现,王春凤顺利考取了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其后,她又以学科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中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博士毕业后,她谢绝了多方邀请,第一时间赶回母校,将自己在动物微生态领域的研究理论应用到实验中,28岁就主持吉林农业大学第一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事业蒸蒸日上,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但她并未满足。她在翻阅国内外文献、研读欧美专业著作和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课题:益生菌的分子免疫机制是什么。这是世界重大科研难题,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给出了研究方向,王春凤果断选择赴美学习。

2011年,已是博士后的王春凤取得出色的科研成果,她婉拒邀请,再次回到母校,助力学校动物微生态制剂和黏膜免疫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同年,她领衔的中国高校首个动物微生态领域科研平台——吉林省动物微生态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挂牌。如今,该中心已成为媲美美国哈佛医学院实验中心的国际先进科研平台。

硬件设施齐备,人才软实力也必须跟上。王春凤说:“自己强不是真的强,大家强,学科发展才有希望!”她把招收的硕士、博士和本科生梯队搭配,悉心指导,以“求实、探索、创新”为发展理念,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课题、子课题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级课题7项,她带领团队取得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创新性成果:率先构建“食品级”非抗生素抗性乳酸菌载体表达系统,利用该技术平台研制多功能益生菌,证实了免疫增强型乳酸菌能特异性增强肠系膜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的抗原递呈功能而发挥抗病作用,并获发明专利。

作为中国动物微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王春凤首次将动物微生态制剂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容,引领我国动物微生态领域的迅速发展。她获得专利50项,发表文章283篇,其中SCI收录52篇,出版著作1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我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我省青年科技奖和特别奖各1项。

这一份份科研成果,倾注着王春凤的心血和汗水,她为百姓饮食安全执着钻研25年,眼见科研成果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她既骄傲又兴奋,同时也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为守护中国人的健康,守住中国养殖业的底线,实现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将执着科研,勇攀高峰!”

来源:吉林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