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河南日报专版报道玉乡镇平

又是一年仲秋季,玉乡大地满目葱茏,生机盎然,收获满满。 信马镇平县91个贫困村,宽阔的通村道路、整齐

又是一年仲秋季,玉乡大地满目葱茏,生机盎然,收获满满。

信马镇平县91个贫困村,宽阔的通村道路、整齐排列的太阳能路灯,休闲的文化广场使每个村庄旧貌换新颜,幸福写满了群众的笑脸;贫困户家家挣钱有门路,脱贫脚步越走越扎实;脱贫攻坚与各项事业互促共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拿出绣花功夫,聚焦短板、查找差距、瞄准重点、苦干实干,全面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向着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稳步前行。”这是日前召开的镇平县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该县发出的铿锵有力号召。

搬迁新村美如画

提升攻坚创新力执行力

“截至目前,镇平县已召开千人规模的脱贫攻坚推进会19次。其他各类扶贫培训、会议更多。这些会议大都是晚上召开,白天工作。虽然很辛苦,干部累点,少休息点,没啥。只要干好工作,百姓满意就行,我们就是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镇平县委书记李显庆告诉记者。

三年多来,镇平县各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无论是严寒冬日、还是盛夏酷暑,他们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和贫困群众拉家常、谋发展,共商脱贫计。

2017年年底,一场大雪突如而至,分包二龙乡枣子营村的县文化馆全体干部为了不耽误扶贫工作,不顾山路崎岖、道路湿滑坚持奔走在一线,车子打滑上不去,装上防滑链,还上不去大家推上去。给贫困群众送去蔬菜、送去粮食,不能因大雪影响他们的生活。寒风冻红了帮扶人员的双手,冻僵了他们的双脚。贫困群众衣食无忧,温暖过冬,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2018年盛夏,为了进一步摸清贫困底子,解决实际问题,该县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全县数千名干部听令而动,带上行李,不顾蚊虫叮咬,自带炊具、吃住在村。头顶烈日,逐户走访,了解民情、了解民意,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个解决。全县410个行政村到处留下大走访干部的身影。先后出现了牺牲在扶贫路上的县城管局原局长薛国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好支书吴伟等先进典型,群众们由衷赞叹“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老庄镇凉水泉村脱贫群众自发拉起横幅

攻坚破难题,当用非常之策。镇平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级级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全县划分六大战区,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县处级领导齐上阵。组建产业、就业、金融等22个工作专班,各司其职,专事专做。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改造提升24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啃下硬骨头,必尽非常之责。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正职各联系1个重点贫困乡镇、分包1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一般贫困村,其他县处级领导分别联系1个乡镇、分包1个贫困村,61个县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包联系贫困户50户以上的村1个。同时,从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中择优选拔188名第一书记、1132名驻村工作队员,组织6300名公职人员结对帮扶,实现户户有帮扶责任人、村村有驻村工作队。

攻坚无捷径,须下非常之力。镇平县深入开展比实干看作风、比实招看能力、比实绩看排名“三比三看”活动,坚持周例会、月观摩、月考评制度,共召开19次脱贫攻坚千人大会,先进者现金奖励、挂红旗,落后者表态发言、挂黑旗,抓两头促中间,逼出了激情干劲,比出了担当作为。帮扶的实际行动、脱贫的实际成效,锤炼了党性,拉练了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汇聚了强大正能量。

牵住稳定脱贫“牛鼻子”

贾宋镇桥南村的小苗合作社里,上千亩的香辣818辣椒迎来了丰收季节。来自周边村子的80多名贫困群众在这里采摘辣椒。李普吾村61岁的贫困群众李明六是村里的保洁员,一个月保洁员收入800元。每天一大早他把自己分包的清洁区打扫干净后,骑自行车来合作社采摘辣椒,赶到中午11时多能摘30多斤。1斤给手工费1元钱,一个月下来又有千把元的收入,稳定的收入使他顺利脱了贫。如今,贾宋镇盛茂蔬菜种植合作社、辛虎香菇酱、桥南制衣、下辛营童车等十几家扶贫产业,带动该镇的360余名当地群众和贫困人员就业。

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

产业扶贫挑大梁,就业扶贫断穷根。抓住产业和就业,就抓住了群众稳定脱贫的“牛鼻子”。镇平县围绕“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能就业”,重点构建“1+1+1+N”产业格局。形成了县有扶贫产业园、乡有返乡创业园、村有扶贫车间(扶贫基地)的“龙型”产业布局。第一个“1”是光伏扶贫,共建成113兆瓦光伏项目。第二个“1”是金融扶贫,参与的贫困户年均收益不低于3000元。第三个“1”是到户增收,户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N”是按照“一村一品”,力推“专业合作社+扶贫基地+贫困户+金融+党支部”的“五+”模式,大力培育莲藕、金鱼、艾草等特色产业;各类扶贫车间(基地)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387人,带动贫困户6759户,被确定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全面开发保安、保绿、保洁、护林、护河、护路和学校门卫、炊事员等“八大员”岗位,安排6673名贫困群众就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镇平抓住被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机遇,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运用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成立同富小康大数据公司,统一收集贫困户农特产品,面向机关、学校、企业、个体消费者等提供配送,推行“以购代捐”“以买代帮”,首届扶贫年货节短短4小时销量破千万,获评“全国电商消贫十佳县”。侯集镇向寨村立足金鱼养殖优势,去年4月份引进电商以来,销售额达2169万元,群众实现了“水里淘金”到“网上冲浪”的转变,成为全国第一个“活物淘宝村”。如今,曲屯镇兴国寺村的汽车附件、晁陂镇杨芳春村的玉雕等十几个淘宝村应运而生。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搬出土坯房,住进两层楼,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在村小学担任炊事员的老庄镇凉水泉村易地搬迁户杨华玲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

凉水泉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有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实现了有社区服务中心、有义务教育学校、有幼儿园、有卫生室、有文化广场的“5个有”配套全覆盖,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质的提升。

送医下乡

民生关乎民心,保障是重中之重。住房、教育、医疗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仅是脱贫攻坚的硬标准,更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民生内容。镇平县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障,将医疗、教育、住房、助残等基本保障和水利、交通、电力、文化等公共服务一体推进,让所有群众共享脱贫攻坚成果。

住房保安全。全县完成959户3805人易地搬迁,实现了产业扶贫“五个一”、配套设施“五个有”目标,并按照“应改尽改、不漏一户”标准,投入1.4亿元完成8621户危房改造。此外,该县还建设35所幸福家园,入住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孤儿等557人。

教育人为本。该县优化学校布局,改造薄弱学校136所,建设11所标准化住宿制学校,正在建设1所15年一贯制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累计补进教师2074人,高丘镇黑虎庙村小学校长张玉滚被表彰为“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成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五一前夕他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严格落实资助政策,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就学保障政策全员全学段全覆盖。开展“万名教师大走访”活动和“控辍保学”专项行动,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全部入校就读。

医保全覆盖。在全市先行先试,制订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住院和门诊救助办法》《建档立卡贫困户慢性病居家用药保障办法》。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开展慢性病鉴定清零行动,19种慢性病限额内全兜底,县域内住院治疗合规医疗费用报销达93%,构建起了健康教育-慢性病救助-大病保障“三位一体”全链条。积极探索社会兜底保障模式,实行集中供养、亲情赡养、社会托养、居村联养、邻里助养、自强自养“三集中三分散”的“六养模式”,基本解决了特困人员的脱贫和养老难题。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镇平县越来越多的村庄通上了柏油路,群众坐上了城乡公交,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4G网,拥有了新广场,就学就医就业更加快捷便利。

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挂牌,授奖,喜领脱贫光荣证……近日,王岗乡马岗村26名五好自强户、卫生家庭户、勤劳致富户、道德模范、好婆媳、时代乡贤以及脱贫户披红挂彩,满面春风,自豪地接受全村百姓的掌声。

人无志不立,贫无智难脱。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镇平县扎实开展“志智双扶”工作,让贫困群众想脱贫、要脱贫、能脱贫,树立积极阳光的脱贫心态,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之星受到表彰

该县实行县有宣讲团、电视专栏,乡有大篷车、宣传队,村有讲习所、村规民约,户有明白人、明白纸等4个“两有”,开展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能、乡贤讲道德、脱贫户讲党恩“四讲”活动,加强对群众的宣讲培训。建立95个“同心超市”,常态化考评,积分制管理,调动群众改善户容户貌、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组织贫困群众参与清垃圾、覆路肩等活动,既解决了贫困户不劳而获问题,又解决了非贫困户盲目攀比问题。对县外务工半年以上的贫困户,按照务工收入总额给予1000元、1500元的奖励补助,调动外出务工积极性。开展“五好示范村”“五好自强户”“最美脱贫群众”等评选表彰活动,精心编创《我的良心我的娘》《赵河弯弯》《追梦吧老栓》等文艺作品,引导贫困群众提振精气神。

新的序幕已然拉开,新的征程正待启航。脱贫摘帽只是起点,实现乡村振兴才是最终目标。通过三年多的努力,100万玉乡儿女众志成城、克难攻坚,打赢了脱贫摘帽的战役。全县党员干部辛苦的付出换来了贫困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宏伟的小康梦在这片土地上正逐步变为现实。新的征程上,镇平县委、县政府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县人民奋力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