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独家丨这款美国胃药检测出致癌物:吃过的人会患癌症吗

此账号为大风号风铃计划加盟成员,文章为凤凰网独家版权所有。

撰文/一节生姜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

2019年9月13日,医药界发生了一个“9.13”事件:美国FDA发布了一则声明,温馨提示大家要特别注意使用抗胃酸药物雷尼替丁,因为有的样品里检测出了致癌物NDMA。

上述声明发表之后的两个星期之内,FDA又宣布召回市面上正在销售的有问题的雷尼替丁,所涉及的产品包括 Sandoz公司十四个批次的处方药以及Apotex公司的非处方药。后者贴有一些美国连锁药店的标签,之前可以在美国的药房和超市任性购买。

美国CVS连锁药店里,雷尼替丁已被下架,最上层的商品柜是原来放置雷尼替丁的位置,如今空空如也。药店也贴出了通知,提醒顾客使用替代的药品。

这个事情到底有多严重?之前吃过雷尼替丁的人,会不会得癌?

雷尼替丁是个什么药?

雷尼替丁(ranitidine)是一个抗胃酸药物的普通药名,这个药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品牌,叫Zantac,国内翻译成“善胃得”。从功能上看,雷尼替丁是一种H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组胺和H2受体结合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在临床上,这种药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其他引起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

胃酸本来是为了消化食物的,但如果过剩,则会对胃黏膜甚至食管粘膜造成损伤,导致胃病,甚至增加得癌症的风险。

食物、饮料都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如果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合理,都会造成胃酸过剩。现代人的生活太没有规律,很多人为了工作有时废寝忘食,有时又暴饮暴食,所以现代人的胃其实很不开心,胃病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常见病。

感觉胃病可以用来做奋斗的指标,人生有多奋斗,胃病就几多愁。

雷尼替丁在上个世纪80年代获得批准上市,早已过了药物的专利期。随着仿制药的大量出现,其价格非常亲民,每个片剂的价格在美国也就几美分。同时,经过市场的长期考验,雷尼替丁也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安全的药物。

物美价廉,安全性又好,这些特点让雷尼替丁深受广大“胃酸过多”的民众们喜爱。该药物也列入了世界卫生组织“必需药品”的名单。

“胃酸过多谁负责?大家都用善胃得!”

但是,事情现在出现了反转。雷尼替丁中出现了致癌物,抗胃酸用过它的患者,心里都会在嘀咕:会不会因此得癌症呢?

雷尼替丁里的致癌物NDMA,到底有多少?

NDMA(N-nitrosodimethylamine,N-亚硝基二甲胺)属于亚硝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致癌物分类标准,NDMA属于2A类致癌物,即“很有可能致癌”。这类物质的致癌性有充分的动物实验证据。

但是,NDMA并不是雷尼替丁的活性成分,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带入的微量杂质。

既然是微量杂质,比例就不会太高。但是,网络上一些文章说,NDMA超标2万6千倍!FDA允许的每日安全剂量是96纳克(约0.1微克),按照这个比例推算,一片150毫克的雷尼替丁,所含的NDMA就大约有2.5毫克 (6)。

这听上去非常恐怖,但是可信度非常低!

为什么呢?如果150毫克的药物里含有2.5毫克杂质,杂质比例就超过了1.6%,这绝对不可能通过现代制药的标准,成为正式的药物,甚至连原料药的标准都达不到。如果美国出现这样的药物,那是属于严重的伪劣产品, 相关药企都要倒闭了。

需要指出的是,提到“超标2万6千倍”的文章,大多与对雷尼替丁生产商提出的集体诉讼有关,所以有片面解读检查结果、使劲夸大危害的嫌疑(7)。

FDA说雷尼替丁里有NDMA,那肯定就有这杂质,但是杂质比例有多少,尚未提供官方数据,但应该不会是1.6%。10月2日,在一份对雷尼替丁事件的调查情况进展的通告里,FDA 公布了检查雷尼替丁中NDMA含量的正确方法:LC-HRMS (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8)。在此公告里,FDA提到此前第三方检测机构使用了一个有高温过程的检测方法,结果导致雷尼替丁降级产生NDMA,因此虚高的结果并不可靠!

所以,可以断定那所谓的“超标2万6千倍”,来自于一个错误的检测方法,药物里本来没有那么多NDMA,但是因为操作不当,就检查出那么一个不可思议的超标结果。

虽然没有超标那么多,但是肯定还是超标了,具体数据,相信FDA随后应该会公布。

雷尼替丁并不是第一个发现有NDMA的药物

其实在2018年,FDA就通报过一些降压药里NDMA超标的问题。此后,各国药监机构纷纷发布公告,召回有问题的药物。

所召回的药物涉及缬沙坦、洛沙坦和厄贝沙坦,它们都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有数据显示,我国成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3%,患病人数为2.45亿,其中有大约40%的人在进行治疗[1]。而且一旦使用降压药,就需要长期使用。因此,降压药中出现致癌物NDMA,这问题比抗酸药更严重。

当然,降压药中的NDMA也同样是杂质。

按照FDA的标准,NDMA每天的最大摄入限量为0.096 μg。 如果达到这个剂量,每10万人中就会有一人因此患癌。这是十万分之一的概率。

在查出问题的降压药批次中,NDMA的最高含量为每片20微克。如果每天吃一片这种降压药,NDMA摄入就是安全剂量上限的200倍。根据推算,如果有8000个患者连续四年服用这批有问题的降压药,那有一人会因此得癌 (9)。

所以,因为服用了这些有问题的药物而患癌,还属于小概率事件,概率大约是八千分之一。对这事的正确理解,是这些致癌物增加了患癌的风险,至于增加多少,要看 NDMA到底超标多少,服用的时间有多长。

所以,降压药、胃药中出现致癌物,确实是个事,需要解决,但是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因曾经服用过就惴惴不安,感觉揣上了一颗“定时炸弹”,担心随时可能会“暴雷”。

致癌物不只存在于药物的杂质里

在降压药里,除了NDMA,也发现有另外一种亚硝胺致癌物NDEA(N-亚硝基二乙胺)。同样是杂质,也同样是微量存在。

国内生产降压药原料药的华海药业,是第一家发现这个问题的企业。作为原料药厂家,华海只是提供产品给下游的药企,以制备正式的药品。在收到客户关于NDMA超标的反馈之后,华海药业进行了核查,并主动向FDA通报了这个问题。

根据华海的解释,NDMA应该来自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步骤。

但是NDMA不只存在于化学合成药物的生产过程中。

如果你周围的人在吸烟,那空气中就有NDMA。有研究发现,在一个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里,如果有人在吸烟,那空气中的NDMA含量可达0.07纳克/升[2]。这听上去不多,但是一个人平均每天要呼吸1.1万升空气,如果生活环境中都是二手烟,那每天吸进去的NDMA就快达到安全剂量的上限了。

在饮用水中,也有微量的NDMA。用于消毒的次氯酸,在杀死细菌之后,就会产生NDMA[3],所以即便是没有被污染的水源,也会有0.001~0.01微克/升。如果水源被工业废水或杀虫剂污染,NDMA含量就会飙升。在2008至2010年之间,美国明尼苏达州对饮用水进行了检查,发现NDMA含量为0.08微克/升。每天喝两升这样的水,NDMA就已经超标了。

在食物中,也会有NDMA。NDMA容易超标的食物和饮料,包括啤酒、咸鱼、腌制的肉类食品。

有一个研究检查了514份德国啤酒样品,其中212份样品检出NDMA,比例达41%[4]。这些啤酒,每天只要喝半斤,NDMA就会超标。

一份对中国的咸鱼样品的调查发现,所有检测的样品,都能查出NDMA,含量为4~2050 微克/公斤[5]。这样的咸鱼,每天吃半两就能让NDMA超标。

在以前没有冰箱的时代,为了保存食物、减缓微生物所导致的食物变质,传统上会使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蛋白质进行化学反应,就会产生NDMA等亚硝胺。如今亚硝酸盐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但是在加工肉类(如火腿,培根,香肠和热狗等)食品中还是会出现。

所以,像NDMA这样的致癌物,其实很难完全避免的,污染物也很容易出现。但并不能因为无法完全避免,就自暴自弃,干脆不再避免。

如何应对环境和食物中的NDMA?

FDA对有污染的药品进行召回,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不能因为药品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对药品产生恐惧,该吃降压药不敢吃,该吃胃药也不敢吃,死扛。

正如不能因为用来消毒的次氯酸会产生NDMA,就停止对自来水消毒。那样等于因噎废食,让人类倒退回几百年前卫生条件不好的年代。如果这样做了,癌症发病率倒是有可能减少,但是会将平均寿命大大降低,导致很多人根本坚持不到癌症高发的年龄。

所以,该吃药还是要吃。不过,因为类似的药物比较多,可以有选择地吃。比如说雷尼替丁下架了,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其他的抗酸剂。

当然,吃药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理想办法,即便没有这些或者其他的致癌物污染,药物多少都会有一些副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出现需要使用药物的局面,防病于未然。比如注意有规律地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这样可以减少胃酸过多的发生。同时,控制饮食、注重锻炼,也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要预防疾病的发生,选择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关键。一个人如果每天吸烟、吃咸鱼,罹患癌症的风险就会比较高,如果自己不做出改变,FDA再怎么严查污染NDMA污染物,患癌风险也降不下来。

为健康保驾护航,不能只靠FDA努力,自己也得奋斗。

(作者:张洪涛,笔名“一节生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领域:癌症的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著有科普读物:《吃什么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

参考文献:

1. Wang, Z., 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Circulation, 2018. 137(22): p. 2344-2356.

2. Stehlik, G., O. Richter, and H. Altmann, Concentration of dimethylnitrosamine in the air of smoke-filled rooms. Ecotoxicol Environ Saf, 1982. 6(6): p. 495-500.

3. Richardson, S.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and other emerging contaminants in drinking water.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3. 22(10): p. 666-684.

4. Frommberger, R., N-nitrosodimethylamine in German beer.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1989. 27(1): p. 27-29.

5. Zou, X.N., S.H. Lu, and B. Liu, Volatile N-nitrosamines and their precursors in chinese salted fish—a possible etological factor for NPC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1994. 59(2): p. 155-158.

6.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national-class-action-lawsuit-accuses-sanofi-of-concealing-zantac-cancer-risk/

7. https://www.hbsslaw.com/cases/zantac-ranitidine-antacid-drug

8.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fda-updates-and-press-announcements-ndma-zantac-ranitidine

9.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laboratory-analysis-valsartan-products

版权声明:本文仅发布于凤凰网大风号,禁止转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