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县:“四链模式”推进产业脱贫

鲁山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围绕“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作文章,以党建促产业,以产业带民富,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

组织建在产业链,挺起脱贫主心骨。在行政村,把从事相同、相近产业或有同类产业意向的党员,编为一个党小组。在乡镇,根据扩大规模、连片发展的需要,把各村产业党小组组建为产业党支部。对于从事同类产业党员人数多、产业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成立产业党总支。目前,全县共成立3个产业党总支、69个产业党支部、1500多个产业党小组。在产业党组织的引领下,以党员为主体,吸纳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和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由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向规模化发展,由零星的产业点汇聚成了产业带,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董周乡成立林果产业党支部,带动林果业从最初的65亩示范基地,发展为绵延15公里、3.5万亩的特色经济林长廊,年产值1.7亿元。

党员聚在产业链,当好扶贫主力军。在村级组织换届中,把奉献意识强、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产业大户、党员致富能手推选为产业党组织书记,或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产业党组织书记,配齐配强产业“领头羊”。辛集乡三西村党员致富能手郭富运被推选为种植产业党小组组长,带动12户贫困户利用葡萄废枝做菌棒,种植有色蘑菇大棚33个,户均增收两万元以上。在产业党组织引领下,全县万余名农村党员主动认领政策宣讲、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产业发展示范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当好脱贫攻坚主力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同时,该县还开展了“一名党员和一名致富能手联系帮带一户贫困户”的“2+1”帮扶活动,建立帮扶对子,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建立党群致富联合体。

人才育在产业链,培育脱贫主人翁。把农技专家、乡土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才等组织起来,组建县农业科技服务团和25个乡镇分团,分包联系产业项目,手把手教技术、带项目。服务团还利用“掌上红鹰”APP视频功能,对于群众在生产过程中的疑难虫害病症在线会诊、“对症下药”。目前,科技服务团开展产业技术帮扶5800多次,培训群众4.6万余人次。县科技服务团成员、辛集乡葡萄产业党总支书记张平洋定期通过党建信息化视频会议系统,远程为种植户讲解葡萄种植技术,“面对面”解答疑难杂症。同时,还依托县、乡、村视频会议系统和无线广播服务系统,根据农时农事,适时开展学习培训,把群众培养成致富能手,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农民富在产业链,决胜脱贫主战场。采取“产业党组织+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培育了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产业项目,打造了“六大支柱扶贫产业、七条扶贫产业带、‘六金’增收模式”的“676”产业扶贫体系,形成了辛集乡葡萄、董周乡酥梨、熊背乡血桃、库区乡蓝莓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局面,增强了脱贫攻坚“造血”功能,将群众个体经营的“小舞台”推向共同致富的“大天地”,带动两万余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该县辛集乡成立葡萄产业党总支,下辖3个产业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8名,示范引领26个行政村、3200多户农户种植葡萄1.5万亩,年产值1.5亿元,带动853户贫困户增收致富。(鲁山县委宣传部师红军供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