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圣女的号召力有多强?

来源:地球知识局 作者:深眸 伴随着2017年年底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覆灭,持续多年的叙利亚内战最

来源:地球知识局

作者:深眸

伴随着2017年年底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覆灭,持续多年的叙利亚内战最血腥的时期结束了。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基本得到了延续,这也是巴沙尔政府最重要的的盟友俄罗斯、伊朗期待看到的结果。

叙利亚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为了在反抗军和“伊斯兰国”的连番挑战中保住巴沙尔政权,盟国伊朗还亲自上阵,派遣了革命卫队提供军事援助,还从世界各地征调了大量什叶派武装力量参与战争。这其中有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成员、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也能看到来自巴基斯坦的武装分子,和叙利亚政府军一起构成了第一线的作战力量。

全球范围来看,什叶派相比逊尼派确实是少数

不过规模仍然是很大的,而且有伊朗硬顶▼

但复盘过去几年的战争史,我们会发现这些外籍战士并非完全为了巴沙尔政权而战。在招募和动员这些人员前往叙利亚的过程中,伊朗搬出了保卫一座圣墓的口号,才让他们甘愿不惧生死、不远万里的前往叙利亚战场。

是什么样的圣墓,竟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什叶派被压迫的历史记忆

从2011年至今,伊朗动员他国武装力量参战常用的口号是“前往叙利亚保卫宰纳布圣墓”。

位于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宰纳布圣殿(Zaynab)

(图片来自wikipedia@Argooya at English Wikipedia)▼

这座圣墓对外人来说没什么知名度,但对于什叶派穆斯林来说却具有异常崇高的号召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历史争端,就和这座墓大有关系。

公元661年,公认的最后一任“纯洁哈里发”阿里(也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和堂弟),在返回库法清真寺的路上被人用带毒的军刀刺死。其儿子哈桑暂任哈里发,但在半年后他又在倭马亚王朝开创者叶齐德一世的威逼利诱下交出权柄,隐居圣地麦地那。

在库法大清真寺祈祷时,阿里遭到了致命攻击

在两天后离世

(图片来自wikipedia@Tinelot Wittermans)▼

然而不久之后,哈桑也离奇死亡,族长大位就这样交到了弟弟侯赛因手中。深深怀疑父兄之死与叶齐德一世有关的侯赛因始终拒绝承认倭马亚王朝的合法性。但苦于手中无兵无将,侯赛因也只能带着家人迁居麦加,以待东山再起。

麦加虽不是帝国的首都,也缺乏人力和资源

但巨大的宗教圣地加成,给这里的主人一种可以制衡哈里发的力量

(图片来自wikipedia@NASA)▼

没过多久,伊拉克南部古城库法就发生针对叶齐德的武装反抗,并邀请侯赛因前去领导大局。侯赛因的政治野心由此重新燃起,立即带领两百余名拥护者前往库法,竖起“纯洁哈里发”的大旗,反击叶齐德一世。

直接和大马士革对着干,这也行为也是非常冒险了

(图像来自google map)▼

意识到大事不好的叶齐德立刻派4千骑兵追击,很快将侯赛因一行包围在库法附近的卡尔巴拉。拒绝投降的侯赛因家人和随从不断试图突围都没有成功,最终侯赛因本人也冲上战场,最终被20倍于已的军队杀死在卡尔巴拉,连头颅都被砍下送到了大马士革叶齐德的宫廷。

关于卡尔巴拉战役的绘画,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wikipedia@Brooklyn Museum)▼

那些侯赛因的同情者,就此和倭马亚王朝决裂,自成一派。他们就是在伊斯兰世界占少数,但势力也很强大的什叶派。纪念殉难者侯赛因的仪式最终发展成为“阿舒拉节”,是什叶派世界最重要的宗教节日,人们会在当天用利刃拍打自己的身体,模拟侯赛因受难时全身伤痛的惨状。

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的侯赛因清真寺

(图片来自wikipedia@SFC Larry E. Johns, USA)▼

而今天故事的主角宰纳布,正是阿里的女儿,哈桑和侯赛因的妹妹。

在二哥被杀后,无力反抗的宰纳布被俘虏至大马士革囚禁。叶齐德曾多次尝试招降宰纳布,但她一直拒绝臣服叶齐德,甚至号召举行各种纪念侯赛因的活动。恼羞成怒的叶齐德于是下令将宰纳布关入监狱,直到病死。

宰纳布是阿里的女儿,哈桑和侯赛因的妹妹

图中可以找到阿里、哈桑、侯赛因

就是在宰纳布和侯赛因这一代

什叶派和逊尼派开始分道扬镳▼

这位什叶派圣女后来葬于大马士革南郊15公里处,成为什叶派被压迫的历史记忆。

历史和宗教的教育,让很多什叶派人士认为自己对宰纳布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一提到宰纳布和侯赛因就会满脸悲愤,痛哭不已,并怨恨自己的祖先畏惧倭马亚王朝而没有前去帮助他们。而他们这些后人能做的补偿,就是坚决捍卫圣墓的安全,不能再允许两位圣人的遗骸受惊。

这成为了一种什叶派独有的精神号召。

一呼百应的力量

(图片来自wikipedia@Payam Moein)▼

逊尼派摧毁圣墓的强烈愿望

由于中东穆斯林主要信奉逊尼派,作为少数派的什叶派,始终处于被压迫的权力边缘,随时有被控制的风险,宰纳布和侯赛因的反抗故事受到他们的欢迎也不足为奇。

但这种反权威、仇视逊尼派的传统,却使得历届哈里发政府非常忌惮他们。宰纳布圣墓所散发的反抗精神,一直是逊尼派统治者严防死守的对象。位于大马士革附近的宰纳布圣墓,长期以来都只被允许作为什叶派观光朝圣的对象,不允许什叶派集会、定居。

在宰纳布观看卡尔巴拉战役

(图片来自wikipedia@Saff V.)▼

然而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逃往叙利亚。由于地皮紧张,这些难民打破了禁忌,被安排到了宰纳布陵墓附近。而随着70年代伊拉克什叶派难民也来到这里,宰纳布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城市,代表着宗教和难民的鱼龙混杂之地。

叙利亚本就是一个教派繁多的国家

大马士革以及宰纳布还很靠近边境

这里是各种族群交汇的地方,也容易爆发群体冲突▼

当1970年哈菲兹·阿萨德在叙利亚上台之后,其政权所属的阿拉维派因为特殊的信仰,比如不建清真寺,允许喝酒,甚至进行偶像崇拜,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国内逊尼派和部分什叶派的认可。

于是,阿萨德向主流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即伊朗什叶派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得到宗教上的支持。而同样缺少盟友的霍梅尼也抓住了时机,宣布承认阿拉维派为穆斯林,让伊朗什叶派与叙利亚政权形成宗教联盟。

这个时候的霍梅尼还在外流亡

承认阿拉维派为穆斯林

对于他来说是一件简单又好处多多的事

(在土耳其的霍梅尼,图片来自wikipedia)▼

这让宰纳布地区的命运再一次发生巨变。

新朋友伊朗迅速将什叶派文化传播到了这一地区,不仅大力翻新和修建圣墓,还带来大量游客,把圣墓周围变成了波斯化程度最高的叙利亚城市。

以圣地为中心,宰纳布已经是一座不小的卫星城了

(图像来自google map)▼

伊朗还在叙利亚通过什叶派宗教学者大力传教,使得什叶派人口迅速增长,甚至使部分逊尼派都转为了什叶派。这极大地改变了叙利亚的教派结构,让靠拢什叶派的政权根基更为稳定。

什叶派在叙利亚并不占多数

所以更需要什叶派老大哥的大力支持

(棕色为什叶派)▼

但由此而来的副作用,是逊尼派的极度不满。在一些极端逊尼派看来,宰纳布地区就是伊朗在叙利亚的“国中国”,也是什叶派异端的聚集之地。而这一观念在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之后迅速变为具体行动,沙特等逊尼派大国大力渲染伊朗威胁,认为宰纳布地区是伊朗的殖民地,叙利亚的逊尼派应该解放该地,消除伊朗的影响,保卫叙利亚国家。

所以当叙利亚陷入可怕的内战后

即使首都大马士革周围也被反对派持续威胁

即使在ISIS被消灭后,反对派的威胁仍持续不断▼

极端逊尼派力量“伊斯兰国”、“努斯拉阵线”等更是想占领并摧毁该地,以彻底消灭什叶派异端所依赖的精神力量。

在最混乱的时期,去宰纳布地区朝圣的外国人经常被逊尼派绑架,引发了不少外交争端,也把圣墓周边推向了两大宗派矛盾的风口浪尖上。

要干预叙利亚局势,这无疑是很好的动员号召。

保卫宰纳布和金钱诱惑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巴沙尔政权日益面临被推翻的风险。而伊朗考虑到与叙利亚唇亡齿寒的传统关系,以及向过从甚密的黎巴嫩真主党输送武器的叙利亚过境通道,决定派出军事力量支援巴沙尔政权。

但沙特和美国对其军事力量监视很严,大规模输送正规军难度过大。于是,伊朗便搬出保卫宰纳布的宗教口号,声称“先知的遗产和什叶派的精神祖先,在叙利亚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保卫宰纳布圣墓是宗教责任”。

护她平安?

(图片来自occidentblog.wordpress.com)▼

以伊朗在什叶派世界的老大哥地位,此口号一出,立刻唤醒了什叶派被压迫的历史记忆。伊拉克什叶派民兵、巴基斯坦什叶派武装、阿富汗哈扎拉人,都被动员起来,大约7万多人,在伊朗培训几周后,就立刻被送上了叙利亚战场。

当然,除了宗教动员,还有大量的金钱诱惑。

以在伊朗生活的阿富汗移民为例,他们社会地位低下,无公民身份,无居住证,找工作困难,生活贫困。而一旦加入政府军,立刻给予公民身份,每月还有津贴可以领,就算在叙利亚战死也有对其家人的抚恤金,不失为一条生路。

伊朗能够如此深入的参与叙利亚内战

和他强大的国际动员能力分不开

没有伊朗的倾力相助,叙利亚政府军未必扛得住▼

到了2014年叙内战激烈之时,甚至监狱里的什叶派罪犯也被招募了进来,既能减免罪责,又能满足宗教情感,还能得到金钱回报,战斗力极为强悍。

就这样,怀着宗教热情的外国什叶派战士就进入了叙利亚,而他们的军队名称也被赋予了什叶派的色彩,比如有些叫“宰纳布旅”,有些叫“侯赛因旅”,意为保卫宰纳布和侯赛因的军队。

圣地要靠子弹来保护?

(图片来自occidentblog.wordpress.com)▼

通过这种形式,这些武装力量就获得了宗教方面的参战合理性,隐藏了背后现实利益,让保护巴沙尔政权显得更为合法。同样的,伊朗国内民众也因为这样的宣传,理解了政府参与别国战争的动机,一举两得。

一名什叶派民兵战士站在横幅前

上面有巴沙尔·阿萨德和他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的照片

(图片来自occidentblog.wordpress.com)▼

而当士兵在叙利亚牺牲后,伊朗政府会立刻将其定位为烈士,是保卫国家的爱国公民,士兵家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显著提高。

就这样,这些有着强烈的宗教情感、怀着利益回报心态的什叶派战士,毫无后顾之忧地踏上了他乡的土地,实现了伊朗和叙利亚政府军保卫巴沙尔政权的战略目标。

战死沙场的战士归国

(图片来自wikipedia@Tasnim News Agency.-Farzad Menati)▼

公元632年,最后一个信仰琐罗亚斯德教的波斯王朝萨珊王朝受到了纯洁哈里发统治下阿拉伯帝国的攻击,并在抵抗30余年后灭国。此后古伊朗迅速伊斯兰化,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当年因抵抗阿拉伯人入侵而战死的波斯士兵绝想不到,千年后他们的后人,已经如此擅长利用纯洁哈里发时代的历史,为现代的地缘利益创造合理性了。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