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温方伊、陈昂、王嫣芸

我一辈子不会离开文学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郑超 温方伊说,文学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食粮与血肉,它影响着我

我一辈子不会离开文学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郑超

温方伊说,文学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食粮与血肉,它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这个世界的文明与走向。

“90后”编剧、“80后”演员,成本不足5万元,校园话剧《蒋公的面子》自2012年问世以来在全国及海外巡演数百场,场场爆满,一度成为热门文化事件。

创作这部“神剧”的温方伊,在《蒋公的面子》走红之际,还是南京大学一名普通的大三女生。

年轻人创作的历史剧

2012年,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的大三学生温方伊由吕效平教授指导,写作“学年论文”。吕效平教授将《蒋公的面子》这个题目布置给温方伊,让她根据蒋介石出任南大校长时流传的一则轶事创作一个剧本。

“整件事很模糊,就剩下一句话:1943年,蒋介石当中央大学校长之前可能请3个中文系的教授吃过饭。根据这一句话,要我写这3个教授为要不要吃这顿饭吵一天的故事。”温方伊现在回想起来似乎还有点哭笑不得。

温方伊翻阅了诸如《联大教授》、朱自清的日记等很多史料,寻找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风貌。

在史料梳理中,温方伊找到了当时的历史气场。“抗战初期,知识分子都是群情激昂的。但是到1942年,美国参战,国际局势发生了变化。国民党更多地把力量转移到内部来,以前很红红火火的学生活动遭受限制,整个气氛都压抑,教授、学生找不到明确的方向,但还保有他们应有的精神”。

剧中一身西装打扮的时任道教授、长袍马褂的“吃货”夏小山教授和中山装打扮的卞从周教授各有特色,都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我这么写这个剧,不带有任何的批判色彩,也不真正站在某一个立场上,有偏向地去看待某一个人。”温方伊表示,她希望角色的苦都藏在心里,外表展现的是尴尬。知识分子总是想成为人类的精神领袖,却又缺少成为精神领袖的权力,这个矛盾是永恒存在的。

文学底蕴浓厚

2012年,由吕效平教授执导,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排演了温方伊编写的这部剧作,为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献礼。

2012年5月校园首演,反响强烈,校内连续演出30余场后,于2012年12月启动社会公演,2013年,开始全国巡演,之后又到美国巡演。

迄今,《蒋公的面子》已演出近400场,成为中国近年来最具影响的原创戏剧作品之一。

虽然创造了当代戏剧史上的一个小奇迹,但温方伊初创《蒋公的面子》时,不过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说自己也没有多想,“我对于《蒋公的面子》的成功,是没有任何预料的”。

温方伊似乎做到了一夜成名,不过能以独到的手法创作出《蒋公的面子》,与她从小接触的文学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1990年,温方伊出生于“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南京,出生在高知家庭的她从小就非常喜欢阅读,家中的书房有一面墙的书柜,她经常会打开翻一翻,最爱阅读历史和文学书籍。

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温方伊说,文学是我们精神世界的食粮与血肉,它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这个世界的文明与走向。哪怕将来从事着与文学完全无关的工作,文学也会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生活。

“90后”的标签变了

《蒋公的面子》之后,每个人都期待着温方伊的下一部作品。

2018年1月,《繁花》在上海美琪大剧院首演,温方伊携新作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从《蒋公的面子》到《繁花》,温方伊已经没有了6年前走红时的惶恐。经历过锻炼的她,有一种淡定从容的力量。

从期末作业到历史大作,从忐忑不安地递交初稿,到有理有据的分析人物,剖析故事线,温方伊在她的戏剧之路上勇敢地成长着。

在评价《繁花》时,她说:“我们看不到任何一个标签化的全体。”当说起“90后编剧”这个标签,她认为,所谓的“90后”“80后”还有“00后”,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特点和指向,只不过在强调这个人真年轻啊。

有人批评“90后”是自私的一代,有人抨击“90后”是不负责任的一代,而“90后”温方伊在用实际行动证明,“90后”也是靠谱的一代。

诗坛新人的成长与蜕变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刘之杨

如今的陈昂早已不是那个只在校际间小有名气的少年,而是蜕变成了一位诗坛翘楚及文化传承者。

2018年暮春,“春草派”代表诗人陈昂出版了他的新书《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2019年初夏,新一届高考来临之前,许多网站推出了“陈昂经典诗歌”系列文章,助力考生应对语文作文。一时间,这位“90后”诗人似乎成了网红。

陈昂其实早已是闻名于中国诗坛的一颗新星。2015年,一首现代诗《漫天飞雪的日子》走红网络,在大雪纷飞的隆冬腊月,带给读者意想不到的温暖与感动。鲜为人知的是,这首诗并非新作,2009年便刊发在中国诗歌网,作者正是陈昂。

令人欣慰的是,盛名之下,这位年轻的诗人并没有迷失方向,依然用敏感而细腻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用温情又富有哲思的诗句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童年启蒙:

家庭是良好教育的重要来源

早在2002年,年仅10岁的陈昂便在家乡滕州的报刊上崭露头角,并于次年出版了自己的首部诗集《天涯》。不可否认,年幼的陈昂是个早慧的孩子,人们不禁好奇:“陈昂的语文是谁教的?”

其实,陈昂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和创作基础正来自于家庭的熏陶。陈昂的父亲陈飚风自幼便酷爱文学、书画以及哲学。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随即考入山东大学,师从著名易学家刘大钧教授研习易学及中国传统哲学,后又进军书法及篆刻领域。

陈飚风是个“书痴”,几乎达到手不释卷的地步,多年来的潜心研习,使得陈飚风对国史掌故颇为熟悉,这不仅让他成为周围人中的“活字典”,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对小陈昂的教育。

可以说,父亲的陪伴与教诲如春风化雨,又如定海神针,为年幼的陈昂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也为成名甚早的陈昂立下了成为“大诗人”的坚定志向。

创作历程:

做生活的记录者

2008年,尚为一名高中生的陈昂应邀为“关爱震后孤儿慈善冬令营”活动创作主题诗歌。2009年,其在中国网悦读版块发布新作《洪荒》。同年,那首后来被“刷爆朋友圈”的《漫天飞雪的日子》发表在中国诗歌网。2013年,陈昂创作的抒情诗《孤儿在雪地里画妈妈》还被改编成舞台剧。

2016年至2017年,陈昂更是连续出版了三部诗集,有力地回应了此前网络上流传的质疑之声。2018年出版了诗集《哪有什么运气,不过是我们暗自努力》。

陈昂曾说:“我没有想过该怎样做一名诗人,我一直把自己定义为生活的记录者。”

陈昂回忆,他从5岁时便开始诗歌创作,但那时并不知道诗为何物,只是用文字记录生活,把那些触动自己的点点滴滴稍加整理。日久年长,这种方式渐渐地成了陈昂的创作之道。他的诗歌内容来源于生活,观察视角与普通人一样,所选取的意向也多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但他的联想却极为丰富,清新阳光又带有浪漫气息。由此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往往是于平实之中见真情,于不经意间被打动。

陈昂一直强调,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他才能创作出平凡人喜欢的诗歌。也正因如此,他的诗歌才能在青少年中广受喜爱,对大部分同龄读者或尚在学生阶段的读者来讲,陈昂不是高高在上的诗坛新锐,而是一位知其心声的“好朋友”,用富有才情的诗句书写着年轻人的苦乐悲欢。正如中国诗歌学会原会长雷抒雁的评价,“陈昂的诗歌具有‘人人心中有,各个笔下无’的特质。”

另一方面,陈昂对优秀的诗歌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如其所言:“真正的好诗,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这种境界最直接的显现,就是让所有看到这首诗的人都感觉舒服。”

诗坛之外:

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

从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诗算起,中国的新诗已经走过了百年光景。但就整体而论,中国诗歌仍面临两个尴尬:其一,能够在全社会产生影响力的诗作依然十分罕见;其二,在实用主义大行其道,金钱与效率被奉为圭臬的当下,人们仍然不解“读诗何用?”

陈昂很清楚,要想让中国诗歌良好发展,单单依靠“火种”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他在继续创作新诗的同时,也不断地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成名之后,陈昂有选择性地参加电视节目,继续推广中国诗歌。2016年,他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创作主题诗歌《诗与词的邂逅》,并担任嘉宾为观众解读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2017年,他担任央视《机智过人》节目的嘉宾,与人工智能比拼诗歌创作,展现出诗歌创作不可被机器替代的人性光辉。

陈昂也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其被改编为舞台剧的诗歌《孤儿在雪地里画妈妈》就是在其参与震后公益活动时创作的。2017年,陈昂参与“海南诗歌慈善夜”活动,为自闭症儿童募捐。2019年,陈昂又担任图书阅读推广大使,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举办的“寒冬因阅读而温暖”图书捐赠活动,向贫困山区的儿童募捐图书4000余册。

此外,陈昂还长期致力于阅读推广等文化事业。他多次参与家乡及全国其他地方所举办的文化活动,他认为全民阅读需要众人合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要做先行者,把我们的阅读体会传递出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陈昂曾自我总结出,“我的所有好运都是读书得来的”。因此,他经常鼓励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他还打算编写一本《国学雅颂》,尝试以音律启迪心智,在咿呀平仄之中,让更多青少年领悟到中国诗歌及传统文化的魅力。

“飞雪”10年,也是一颗诗坛新星冉冉升起的10年。如今的陈昂早已不是那个只在校际间小有名气的少年,而是蜕变成了一位诗坛翘楚及文化传承者。他的头衔很多,但依然痴迷于诗歌,依然在诗歌创作、理论研究与文化事业上不断探索,依然在用他的才情温暖着这个世界,依然在向这个世界追问:“能不能给我一首诗的时间?”

从成为苏紫紫到成为母亲

⬜法治周末记者 管依萌

经过了快速出名、两次婚姻以及怀孕生子等事情后,王嫣芸改变了。

早年的王嫣芸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苏紫紫”,她创造了多项“离经叛道”的行为艺术,颇受争议。

而若干年后,“苏紫紫”和她的微博名字“王嫣芸老朋友”一样,如老朋友般存在,她在微博中分享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也时常分享女儿的照片。

走红

一个贫穷而赤裸的女孩在这世上可能遭遇什么?这是2010年“苏紫紫”的故事。

裸模,在2010年是一个正在浮出水面却仍十分隐秘的行业。彼时,王嫣芸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还在念大二的她在校内举行了一场人体艺术展览,展出自己的人体照片。这一前卫举动不但引起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也将19岁的花季少女王嫣芸推至风口浪尖,就连母亲都认为她是个“神经病”。

王嫣芸的举动与其孩童经历密不可分。

1991年,王嫣芸在湖北宜昌长江边一栋阴暗的筒子楼出生。父母在她3岁时离婚,她在外婆的抚养下长大。在那个逼仄的家中,外公和舅舅都是赌徒,外婆兼具暴躁与慈爱。

王嫣芸曾是个叛逆的孩子,打架、吸毒,成绩倒数第一。初三时离家出走逃往北京,被抓回来后,又仅用半学年时间就考入省重点。之后一直凭借努力保持优异成绩,然而在以湖北省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人民大学视觉传达系后,她又因学费问题以“苏紫紫”之名做起了人体模特。

在举办人体艺术展览后,王嫣芸开始正式扮演“苏紫紫”,并和媒体及大众展开一系列对话。2011年1月6日,不满记者一直纠结于自己的“裸模”身份,她坐到记者对面要求裸体接受采访,再次引起轩然大波。2012年,在经历了和舆论的几轮撕扯后,王嫣芸主动选择从人大退学,也不再使用“苏紫紫”这个名字。

如此复杂的人生经历让王嫣芸长成了一个性情激烈的人,她处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却也极度渴望一种有安全感的生活。

婚姻

成长在破碎的家庭,王嫣芸总以为自己是渴望婚姻的。她记得自己第一次去逛宜家时在里面哭了,因为那种暖暖的色调很舒服,她想要坐下又不敢,怕坐下了就不想起来了。

20岁那年,王嫣芸遇到了第一任丈夫,很快就结婚了。

婚后的王嫣芸,每天早上和老公一起吃早餐,一起健身,晚上两人一起看书。

那时的王嫣芸很喜欢婚后的生活,“很简单的过日子,我之前想象的一切生活都实现了,有一个老公,柴米油盐,能看书,就很开心”。

生活稳定后,王嫣芸不喜欢别人叫她“苏紫紫”,但她又对“苏紫紫”的那段经历心存感激,“在成为‘苏紫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平衡的世界。这个对我来说很重要。”2014年,她写了一本20万字的小说《热狗》,讲自己作为社会消费品和家庭消费品的故事。

第一段婚姻维持了5年,因为比她大22岁的艺术家丈夫不支持她外出工作,王嫣芸最终选择了离婚。

“小意外”

离婚后不久,25岁的王嫣芸就发现自己怀孕了,那时的她住在崔各庄,在那里认识了邻居老邹,一个留长发、胸脯宽阔的男人。老邹在俄罗斯牧场长大,爱好做皮划艇,过着简朴的嬉皮士生活。

王嫣芸和他在一起的恋爱状态是更自由的,以前剃寸头的时候第一任丈夫会很生气,但第二任丈夫甚至亲手帮她剃光头。

尽管有了新恋情,王嫣芸还是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她想证明她可以把孩子养好。随后,她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在孕期挣100万元。她在整个孕期接了3个项目,有电视导演,也有影视编剧。在片场,同事们会看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冲过去了”。在机房通宵的时候,她睡在地板的充气床上,没有被子,穿个羽绒服,“帽子一盖就那样睡”。

孩子出生后,王嫣芸给孩子起名“小意外”,意思是“意外之喜”。

以前,她对于孩子一直处于排斥状态,她觉得突然来了一个“心肝宝贝”占据自己的生命是要警惕的。但突然有一天,她意识到,“母亲是一个主动选择去成为的过程,并不是说因为是女性就是母亲了。而是选择了舍弃自己的一部分去爱一个从你身体出来的小生命,并且和她一起共同成长,那一刻你才成为母亲了”。

像许多产妇那样,当生活的重心转向孩子,王嫣芸觉得第二任丈夫看她的眼光有时候会有疏离感,双方也不时爆发一些矛盾。

2018年1月2日上午,她和第二任丈夫老邹去了民政局,门一开就领了离婚证。

如今在北京,王嫣芸租的房子里,客厅和走廊上都挂满了画。最大的一幅是一个女孩抱着一只鳄鱼,很果决的样子,她希望自己和女儿都是这样的人,“不要软弱”。

“小意外”也正在显露出这样的气质。她不愿意被喂饭,如果不给她碗和勺子她宁愿不吃。带她去早教中心攀岩,姥姥想扶她,她回头发出慢悠悠又坚定的声音:“再见。”这是她仅有的会表达拒绝的词汇。家里有一盆兰草,容易划手。但她坚持要去抓兰草的叶子,王嫣芸把她抱远,她又自己走过来抓。“越不让做什么,她就越要做什么。”王嫣芸哈哈大笑,“我妈说,完了,和我一个德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