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触及宗教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樽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这样的诗句,居然出自是一位AI机器人。

未来的确有很多职业是可能会被AI替代的,例如服务员、打字员、财务人员这样体力职业或逻辑算法强的职业。但目前普遍会认为有两种职业并不容易取代:一种是创意型的工作,另一种是情感型的工作,其中情感型的工作中,最无法替代的就是集神性、人性、信仰这样的宗教工作。

但事实上,目前这个认知正在打破,AI已经开始触及宗教了。

AI目前是如何走入宗教的?

一.代替信徒的祭祀仪式;

印度的阿尔蒂(Aarti)宗教仪式,是普通信徒跟随祭司一起颂经的一种仪式。其意来源于梵语,意思为删除黑暗、引向光明,而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为神献火。

但在2年前,Patil公司研发的机器人手臂,开始替代人的作用,用复杂而标准的手势为象头神奉献火光。此举一出,立马引来非议一片。核心看法都是,机器人无法代替人类祭祀,因为宗教仪式的核心是人与“神”产生精神联系,用机器人显然还不够虔诚。

二.代替牧师的仪式;

在基督教中,牧师对信徒祝福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牧师做这个仪式的本意是代表“神”给人赐福,是作为一个链接“神”与“人”的桥梁。

但这个桥梁,最近也被换了。德国一个新教教会为了庆祝基督教改革500年,居然用一个机器人对信徒祝福,而且有超过一万名信徒接受了这个机器人的祝福。

三. 担当品宣大使;

早在2016年,龙泉寺就有了贤二机器僧,这个机器小僧人有着大量的佛教知识储备,甚至能解答信徒的一些疑惑。

例如:

有人问:「你父母是谁?」

贤二说:「好搞笑,机器人怎有爸妈。」

有人问:「我不开心」

贤二说:「你自己不开心,别人有什么办法。」

有人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贤二说:「我师父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帮助更多的人究竟离苦得乐。」

看起来,贤二的回答可能SIRI也答得出来,但贤二在更多的层面则是实现了宣传布道的功能,让“宗教”与年轻人的触点,随着新的技术而产生更多话题和内容,让更多年轻人也了解宗教。

四,目前最高阶的宗教结合AI:“神”的机器化身;

如果前面这些看起来还比较小儿科,接下来这个最近的新闻可能会让你大开眼界。

在日本,有一座超过400年历史的寺庙——都恒大寺(Kodaiji temple),最近引进了一个造价约1亿日元的机器人来布道,这座机器观音身高195厘米,重60公斤,名为Mindar。他不仅在形体上代替了以往的观音雕塑,而且拥有一套非常智能的AI系统。

在外观上,Mindar主要由铝制成,尽管它的手、脸和肩膀都覆盖着硅胶,但看起来和人类皮肤很像。它的左眼装有相机, 能根据实况移动躯干、手臂和头部,以丰富的人性动作解读佛教的经典《心经》。

而这件事也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非议,有人说这是亵渎神灵,但也有僧人表示,菩萨可以化作万事万物,无论是一块废金属还是一棵树来代表,外形并不重要。

从这些案例中能看到,AI走入宗教的主要争论在于:人性和“神性”的关联,是否可以被机器来打破做承接,这样做“信徒”是否还虔诚,机器人代表的“神”到底算不算“神的化身”。

AI的第三阶段是灾难?

无论是工人还是菩萨,AI在未来能取代的职业,会随着人工智能的三个阶段而会越来越多。

所谓的人工智能三个阶段,是指:

第一阶段:是指“狭义人工智能”或称“弱人工智能”阶段。其特点是,我们赋予了人工智能一定的或某些方面的人类能力,赋予它们特定的技能,以便完成特定的任务。

第二个阶段:是指“广义人工智能”或称“强人工智能”。它可以得到全面的人类能力,除了有自我学习、自我改进的能力,还能够确定目标,甚至有繁殖的能力——它可以制造很多后代,改进了的、比自己更强的后代。

电影《机器管家》中机器人的宣言

第三个阶段,是指“超级人工智能”,AI的能力将强大得无法比拟,拥有感情,比人类的学习能力更强、更加智慧,它们很快就可以控制这个世界或者控制人类,所以极其危险。

AI目前正在迈入第二阶段初期,越来越频繁的走入人类社会,包括经济生活中。例如在时趣,同样也是以AI技术为创意工作者提供处理复杂数据的帮助,能够集监测、统计、计算、推荐、追踪等功能为一身的强大创意辅助系统,成为创意人员加快工作效率的强大工具。

随着AI越来越高速的发展,直至已经开始走入宗教这种敏感领域,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你认为有一天AI会不会打败人类,还是始终为人类所用?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公开网络图片截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