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无缘“诺奖”并非全是坏事

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

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又译作奥尔嘉·朵卡萩),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之前呼声较高的中国作家余华、残雪,诗人杨炼等与“诺奖”擦肩而过。(10月10日《海外网》)

消息甫出,网上与微信朋友圈的情绪反应可谓千奇百怪,莫衷一时。有兴奋的,有遗憾的,有不屑一顾的,也有为中国作家打抱不平的。

应该说,这些反应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尽管“诺奖”文学奖评奖标准百多年来一直未变,颇遭一些正义人士诟病,但它毕竟是一项全球性大奖,就影响力和美誉度而言,并就目前情况来看,世界上包括中国各级设立的任何一项文学大奖恐怕都难望其项背。关键是“诺奖”的溢出效应远超过“诺奖”本身。

如中国作家莫言,自其2012年获“诺奖”后,不仅其自身身价倍增,还“搞活”了莫言家乡、出版社、博彩公司以及电商平台“经济”。如,莫言家乡成立了高密莫言文化传播公司,莫言作品在相关出版社一版再版,博彩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以及嵌有“莫言”字样的文化衫在电商平台销量大增等。当然,也有在参与“诺奖”竞猜活动结束后几家欢乐几家愁的。

因此,每当一年一度的“诺奖”文学奖即将揭晓之际,不免激起国人心中的阵阵涟漪。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

不过,凡事都有利就有弊。仍拿莫言获“诺奖”文学奖来说,自从其2012年获奖到2017年的五年间,他不仅新作寥寥无几,更要命的是,正常的生活节奏也几乎被完全打乱,大量的时间不是用来招架来自各路记者的“轮番轰炸”,就是用来应付来自多方的各类奇葩“请求”。甚至还有请莫言代言推销产品,为吸引眼球表示向莫言赠送北京豪宅的。另据莫言二哥管谟欣向媒体透露:“自从莫言获奖后,游人(到莫言家乡)基本没断过。清明节假期第一天就有七八百人参观。”持续的人流对莫言旧居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这边厢墙角的砖头被挖走一块,那边厢墙皮被抠掉一点。有游客居然还说什么,把土带回去撒在家里可以沾沾“文气”。搞得莫言烦不胜烦。以至于莫言每每在出席其勉为其难的文学交流活动时,不得不抛开“文学”,多次谈到幸福的烦恼,并大声向全社会疾呼让他安心写作。

且不说,时下的网络、微信朋友圈,时不时地冒出“莫言说”。仿佛一句话、一段言、一首诗,甚至一碗“心灵鸡汤”,只要标上“莫言”二字,就价值连城,就像十全大补丸,甚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仅亵渎了莫言,也误导了一些分辨力较差的青少年读者。

笔者无意否定“诺奖”文学奖的意义与价值,也不是出于酸葡萄心理,更不是在寻求一种自我安慰。而是从过往的中国作家莫言获“诺奖”后社会呈现的种种“丑态”来看,似乎可以断定,中国作家与“诺奖”无缘并非全是坏事。何况,剔除“夜郎自大”心理,我们不仅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还有“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史记》《离骚》等等,难不成还在乎一个评价标准并非完美的文学“诺奖”吗?更何况,衡量一个作家是否真正属一流作家乃至有全球影响力的作家,主要看的是看其写出的作品是否具备十足的“成色”,而不是看其得个什么文学大奖之类的。

总之,中国作家能获“诺奖”当然好,否则,大家不妨淡然处之。而对“诺奖”心向往之的作家、诗人来说,建议该读书的读书,该写作的写作,该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的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该享受人生的享受人生,说不定哪一天“蓦然回首”,“诺奖'”就在“灯火阑珊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