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戴森种瓜得豆

戴森宣布终止电动车计划,这和苹果公司有点类似,发宏愿,砸大钱,为攒出精英团队疯狂挖人,为此得罪了一圈车企,却偏偏种瓜得豆。不过,收获些豆子,也比种瓜赔得底朝天好得多。

文/《汽车人》黄耀鹏

10月10日,英国前首富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以内部信的方式,宣布终止电动车计划。他没有用“暂停”、“搁置”等常规词汇,延续了他直言不讳的风格。他解释原因称,“再也看不到使它具有商业可行性的方法”,同样是不留余地的表达方式。

避坑达人

据说,该项目已经花费这家著名家用电器商25亿英镑,占据总筹资额的一半。去年,戴森老板为该项目将企业总部迁至新加坡。不过,首批量产车仍会在英国诞生。现在,一切都不复存在,戴森将新加坡和英国的研发机构关闭,遣散所有相关研发人员,尽管老板承诺想离开的人会获得“应有的尊重”。

2017年公布证实项目存在的时候,戴森老板没有喊出“all in”的口号,但他实际上是这么做的。戴森2018年营收44亿英镑,同比增长28%,净利润11亿英镑,同比增长33%。他付出了两年多的企业净利润,并亲手干掉了自己全力以赴的发展方向,心痛和肉痛,哪个更痛很难讲。

宣布终止的时候,距离他聘请前英菲尼迪高管罗兰•克鲁格过了9个月,距离他购买新加坡的豪宅过了不到3个月。这说明至少到今年早期,他仍打算大举投入。这么短的时间里,电动车就从公司的头号项目变成“缺乏商业前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戴森本人强调并非技术原因,而是商业原因,简单说就是不赚钱,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赚钱。这一点,在其他公司的实践中得到证实。做电动车的创业公司,还没有哪家实现可持续性盈利,包括特斯拉。

戴森也表示,做出来的样车非常好,非常符合公司理念,即戴森此前宣扬的“截然不同”的电动车。在高端家用电器市场上,戴森的确做到这一点。尽管有分析师和普通用户认为,戴森产品的创新,只是“设计创新”,即用精巧的、不同于别人的外形和新潮体验吸引受众,不是“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他也没有改变任何电器产品的本来面目。但戴森的财务数据表明,即便只是“设计创新”,也具有可观的商业价值。

戴森的电动车同样如此,他曾经透露首批车价格为10万英镑。这个价位意味着不会瞄准大众市场。投资的一半用于开发电池,而另一半除了用于电控、电机以外,还用于开发一大票新技术。

电池的大坑

由此可见,戴森把宝基本押在电池上。从2015年花费1.01亿美元收购密歇根一家固态电池公司Sakiti3以后,就确立了戴森电动车的固态电池方案。该方案也的确不同于市场上的所有现有产品。

问题很可能出在固态电池上。

固态电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烧,也不挥发和腐蚀。初代产品自燃频发,让创业公司公关部门不断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窘境。

同时,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发热更低,复杂的冷却系统将得到简化。不需要壳体,能实现轻量化,从而使更长续航变得更容易。

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大家不用?丰田曾在2010年开发出续航1000公里、“接近商用化”的固态锂电池,然后就没有下文了。这就说明了一些关键问题。

和它的优点同样突出的是其缺陷。

固态电池的电导率太低,电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阻抗大,效率欠佳。同时,陶瓷电解质机械性能差,较脆易碎,装在车上需要额外采取减震保护措施。

更糟糕的是,聚合物电解质劣化太快,电池循环寿命远少于三元锂电池,比磷酸铁锂更是相差太多。寿命问题被认为是制约固态电池实际应用的主要瓶颈。

谁愿意使用几个月就要更换整车电池包呢?在电池成本占据整车1/3的情况下,首批入坑客户的口碑可能崩坏。如果这个障碍无法克服,戴森可能押错了宝。如果认栽回到三元锂电方案,又无法做到与众不同。何况戴森先有电池,后有整车方案。浪费了宝贵的4年,现在想回头也来不及了。及时撤退止损,看上去很明智。

回头是岸

当然,庞大的团队和同样庞大的投入,戴森老板没有进行融资,完全是用自己的钱在玩。因此终止项目毫无负罪感,也不亏欠任何投资人。不过,戴森在宣布终止前的最后时刻,仍试图将方案卖掉。虽然这是一个完整度相当高的方案,可直接用于生产,但仍没人接盘。戴森只好关掉所有相关研发部门了事。

按照戴森老板的说法,目前已经开发出来的感应技术、视觉系统、机器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还包括被质疑的固态电池,正在成为“公司的资产”。戴森公司从整车制造商转向专项技术供应商,期待保留未来进入汽车产业链的机会。这些技术其实是整车技术的有机成分,整车不在了,剩下些边角料。不如琢磨一下,用在新潮电器上比较有趣。

至于专项技术进入产业链的前景,并不乐观,至少不会受到现有整车厂商的青睐。在项目成立之初,戴森公司就摒弃了在市面上“找”最好技术,然后拼装出一辆整车的常规路线,大多数关键技术都亲自开发,因此其定于2021年开始量产。而大多整车厂商,也有路径依赖,除非戴森公司的技术独特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眼下并没有。

现在撤退的时机,是剩下时间里最好的。戴森老板也许应该感谢自己“不将就”的脾性。因为一旦走到电池生产线、整车生产线都落地的时候,再想回头就很难了。重资产落地在此之前必须大笔融资,而那时撂挑子,投资人会手撕了戴森老板。

这和苹果公司有点类似,发宏愿,砸大钱,为攒出精英团队疯狂挖人,为此得罪了一圈车企,却偏偏种瓜得豆。不过,收获些豆子,也比种瓜赔得底朝天好得多。(文/《汽车人》黄耀鹏,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