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2008年得主勒·克莱齐奥来蓉,畅谈四大名著与杜甫李白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在人群中认出勒·克莱齐奥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10月13日上午,他出现在成都杜甫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在人群中认出勒·克莱齐奥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10月13日上午,他出现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黑色外套灰色长裤,一米九的身高让他备受侧目。

这是在路人眼中。作为2008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位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在六十载的写作生涯中,一共出版了三十余部名誉世界的作品。瑞典学院在那年颁奖词中,用“新的断裂、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来形容勒克莱齐奥的文学历险及其作品的诗学特征。

勒·克莱齐奥与中国文学学界交流密切。他曾表示,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文学。2013年起,勒克莱奇奥开始长期在南京大学工作。他在法语系担任博士生导师,并任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杰出驻院学者。

他同时也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唐诗充满兴趣。他向随行人员坦言:“我对中国从小就感兴趣,也许很难相信,但在小时候我就曾收到法文版的《西游记》。在二十多岁创作时,我阅读了法译版的《红楼梦》,并从中开始领悟中国散文和诗歌的魅力。”

随后,勒·克莱齐奥表示,自己一直会阅读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的诗歌。其中,他坦言尤其喜欢杜甫,因为他身上有人文,人本主义关怀“杜甫不但为自己发声,还为没有机会表达的人表达”。“去年我有机会来成都一个大学做讲座,但没有时间去杜甫草堂。今早的参观满足了我的这个愿望。”

在参观中,勒·克莱齐奥专门站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碑前,长驻观看。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诗歌作品。“我甚至觉得自己能听到当时茅屋、树木在风中摇晃的声音。杜甫的伟大正在于,自己的房屋遭到破坏,他却还能想到别人的处境,这样的情怀,我在别人身上感受不到。”

讲到深情处,勒·克莱齐奥还用法语诵读了自己喜欢的杜甫诗歌作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