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追思全巧民

追思全巧民

乾州蕞娃

今天早晨起床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看看朋友圈,却发现很多人在转发同一条消息,“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全巧民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公元2019年10月11日晚22点08分与世长辞,享年82岁”。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有些唏嘘,前两天和崔岳、杨彦和屈军生等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们还提到了全巧民。谁知道今天就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还真的是人老了不敢念叨、不经念叨。

那次,因为我和崔岳老师谈到《乾县新志》(范紫东1941年编撰,县志办2011年校注)和《乾县志》中(袁富民主编2011版)关于乾县姜村镇神坊绅士黄金秀(文轩)创办务本高等小学的时间有出入时,崔岳老师为了给我说清楚这个问题,搬出了自己关于范紫东研究的全套资料。最后,我们证实这所学校应该是创办于1914年而不是1917年。

在这些范紫东研究的资料中夹了一本《罗浑厚纪念册》。罗浑厚是范紫东的外曾孙,不幸因病英年早逝。罗浑厚生前曾全身心投入到范紫东研究中去,是乾县范紫东研究会的骨干成员,对于《范紫东研究》的运营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为此,范紫东研究会、礼泉作家协会和乾州文化研究会三家联合印刷的一个小集子,刊载了罗浑厚的部分文章和照片以及部分纪念罗浑厚的文章。

杨彦看到这本书后,立即拿了过去,看到了全巧民这张照片后惊喜的喊道“全巧民”。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拿过来一看,可不,在这本书的彩页中有一张罗浑厚采访全巧民的照片。照片应该是在全老师家的客厅拍的,两个人坐在茶几后的沙发上,罗浑厚穿着白衬衫、蓝裤子,一脸的凝重。全老师穿着蓝色的短袖,白色的裤子,满头银发,虽然年逾花甲,但精神矍铄,一身儒雅之气令人顿生敬意。照片中,全老师正戴着眼镜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用镜框装帧的照片。

好在幼年时期,因为受父母的影响,自己偶尔听过一些秦腔唱段(大多数是听收音机),知道了一些经典剧目,如《三滴血》《三娘教子》《周仁回府》《拾黄金》《教学》《窦娥冤》《辕门斩子》《虎口缘》《柜中缘》等,也记住了任哲中、全巧民、肖若兰、刘茹慧、李小锋以及陕西著名的丑角乔慷慨等这样一些名字。

对全巧民的名字我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广大的青年读者来说,就不一定了解全巧民先生了。所以为了表示纪念,也为了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全巧民,现摘录360百科对于全巧民的简介于此。全巧民,女,秦腔花旦。祖籍河南,生于陕西西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传承人,中国表演艺术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49年进入西安易俗社学戏,是易俗社第14期学员,蒙师田少易,先后受教于王天民、凌光民、宋尚华、贺孝民、刘建中等先生。

全巧民天资聪颖,学艺过程中,善于把前辈艺人的独创之处融会贯通到自己的舞台实践中。她勤奋好学,读阅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因而善于捕捉人物内心情感,所塑造的角色都十分得细腻传神。唱做具佳,表演富有灵性,朴实可爱,唱腔甜美,含蓄动听。其表演具有鲜明的个性,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她善于用恰当的行腔、吐字细腻深刻的倾吐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娴熟的技巧表达出来,从而显露出自己所特具的风格。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够有如此优雅清秀的身心,这是全巧民老师多年修为的结果。“菩提本无树,何处惹尘埃”,因为同先生没有人的交集,所以我不想人云亦云追思先生如何谦逊如何的伟大,只是说“相由心生”,古人诚不欺我。最后,随口乱诌,写了几句不成韵的文字,以示对先生的追思。斯人已逝,音容宛在。余音绕梁,久久不绝。是以为记,旨在追思。晋京演出,雏凤初鸣。莲香一角,备受欢迎。非遗传承,青蓝相续。网络教学,网红巧妈。易俗情怀,薪火相传。斯人已逝,天地同悲。

原创不易,转载分享请标明出处,敬请合作。

“行走在乾县”是一家以个人原创为主的文学公众平台,以推广乾县乡土风俗文化为主,间或涉及教育、文学随笔、影评、图文故事等。

作者简介:刘立军,笔名乾州蕞娃,又名终南鲁人,初中语文教师,性木讷,爱文学。俯仰天地间 ,自知无所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