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X:XX】奔跑的猜想

1999年——2:05:42

2003年——2:04:55

2008年——2:03:59

2014年——2:02:57

2018年——2:01:39

近20年间

平均约每隔5年

人类便向“破2”靠近1分

马拉松到底能不能“破2”?

带着这样的悬念

10月12日

基普乔格参加了“159挑战”

最终以1:59:40冲过终点

虽然这不是马拉松比赛

也不能算马拉松世界纪录

仅仅是人类对于极限的挑战

却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惑

能!

另一方面

“破2”到底难在哪里?

通过分析近半个世纪

10000场马拉松赛顶级成绩数据

我们得出9个

决定马拉松成绩“破2”概率的因素

跑出世界级的成绩

需要完美比赛与完美跑者

相互结合

一、完美的比赛

从2003年至今,连续7次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都诞生于柏林马拉松;全部36次2小时5分以内的成绩,都集中在柏林、迪拜、鹿特丹、法兰克福、芝加哥及伦敦这6场赛事中。

这些“快速马拉松”具有某些共性:

1、冷天容易出成绩

精英跑者在任何比赛中都能跑得很快,但根据对自1950年以来200个最好成绩的研究发现:从70年代起,跑者们就把气温较低的春秋两季,作为刷新最优成绩的最佳时段。

自2000年来,每年排名前200的最优成绩中,一半都是在4月或10月取得的。但因为精英跑者在运动中会产生更多热量,所以如果气温再低一点,可能对他们更有利。

法国国家运动学院在研究了200万马拉松完赛者后,发现男子职业跑者的最佳参赛气温是40华氏度(4.4摄氏度)。根据目前4月和10月举办的马拉松比赛的观察,得出一个猜想:“破2”赛事的举办时间,或许会是3月或11月。

奥地利时间10月12日08:15,基普乔格开启“159挑战”。维也纳该日上午时段的温度约为10摄氏度左右,天气良好,气温适宜。

知识点:马拉松跑者的最佳温度

法国研究人员对10年间180万名跑者的完成时间进行分析后,发现当比赛日气温为43.2华氏度(6.2摄氏度)时,会出现总体上的最好成绩。

排名前1%的跑者(绿线)在38.9华氏度(3.8摄氏度)时成绩最好;中游人群在44-45华氏度(7摄氏度)时成绩最好。跑得越快,产热越多。因此环境越凉爽,对精英选手越有利。

2、赛道必须枯燥无味

纽约马拉松曾出现过几次世界纪录。但1998年以后,纽马的冠军成绩却甚少位列年度前20。因为赛道包括近244米的累计上升和26处急转弯,耽误了宝贵时间。

如今,诞生世界纪录的赛道皆为“一马平川”式。

路跑赛事统计协会还计算出“时间偏差”等级,用以表示顶级跑者们会快(或慢)多少秒。比如,顶级跑者们在参加道路相对平的柏林马拉松时,要比参加其他比赛快约81秒。

波兰有一个名为得波诺(Debno)的无名小镇,每年4月都会举行马拉松,赛时平均气温只有5.6摄氏度。自2000年来,精英跑者在这里的参赛成绩比在其他赛事快79.2秒。不知道如果世界级精英们齐聚此地比拼,能否诞生首个在真正的马拉松赛上“破2”的成绩。

知识点:最好成绩出现的地点与频率

我们通过研究1998年前后每年世界上成绩最好的前20场马拉松赛(共600个冠军成绩),来观察到底最快的比赛容易出现在哪些地方。

  • 1998年以前,共有44座城市中的比赛入选年度前20;
  • 1998年以后,只有25座城市;
  • 洛杉矶从1984年到1998年共6次入围,但从1998年后就销声匿迹;
  • 阿姆斯特丹在两个时段内的入围次数,分别是2次和31次。

知识点:赛道对比

上图是截至2014年的波士顿、柏林、芝加哥、伦敦、纽约和得波诺等六场赛事的赛道、赛时气温,以及创造赛事记录者在两小时内跑完的距离(英里)与赛道全长的百分比的对比。

3、领跑员们组成人墙,为精英护航

目前的世界纪录均为在有兔子领跑的情况下产生,而非个人的“缠斗”式比拼。其原因在于,即使是在无风情况下,精英跑者的参赛速度也足以使空气阻力减慢成绩。

试验表明,如果精英跑者跟在目标两小时的领跑员身后,由领跑员在前面挡风,就能使全马成绩提高100秒。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在柏林马拉松,领先者也会全程使用多达6名领跑员。

领跑员也可以帮跑者维持均匀配速,防止因滥用瞬间加速等战术消耗体力。但领跑员的跑动距离大多不会超过32公里,剩下的里程就需要跑者独自面对了。为了“破2”,顶级跑者或许得共同作战,轮流领跑直至抵达终点。

基普乔格在“159挑战”中,共有41位陪跑员。他们共分为六组,在挑战过程中轮流更换,前面五人组成V字形,身后两人则位于左右两边,成为挑战者重要的挡风屏障。

4 、诱人奖金,且不限于某一场特定比赛

在路跑赛事中,奖金成为精英跑者们越跑越快的动机之一。

2008年,迪拜马拉松设立100万美元冠军奖金,并在此基础上追加100万美元破世界纪录奖金,使其一跃成为当时世界最快的马拉松比赛。(尽管地处沙漠,比赛时气温还达到23.8摄氏度。)

事实上,从1998年以来,路跑赛的奖金翻了一番还多;而场地赛的奖金却缩水了(见下图)。

结果,越来越多的优秀跑者开始参加马拉松。

“冠军赢取绝大多数奖金”的奖金结构也日渐标准化,大多数跑者们也开始为了名次你追我赶,而不是冲着成绩才拼尽全力。

1999年,阿姆斯特丹马拉松引入基于完成时间的奖励制度后,立即有4名跑者超越原来的赛会纪录多达90秒。

事实证明,不论是在哪里举办的比赛,如果想激励优秀运动员“破2”,奖金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二、完美的跑者

1999年以来,来自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两个国家的精英运动员统治了世界马拉松大赛。

而本文涉及的数据中,显示截至2014年赛季结束最快的前100位跑者,有59位来自肯尼亚,31位来自埃塞俄比亚。

难道真的是基因或环境,造就了他们的优势吗?但不管此人来自何方,东部非洲跑者的成功,都表明破纪录者需要具备的潜质。

1、他要有拉德克里夫的跑步效率及垂直弹跳

英国女子名将保拉·拉德克里夫,于2003年创造2小时15分25秒的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将之前的纪录提高近3分钟。

而生理学家安德鲁·琼斯从她十几岁时就开始了跟踪研究,记录了包括她的最大摄氧量、跑步效率,以及对马拉松“破2”的前景预测。

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在运动期间,能够向肌肉提供多少氧气的度量指标。氧气帮助把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完成动作的肌肉力量。因此,最大摄氧量越大,你就能跑得越长越快。

训练只能将马拉松精英跑者的最大摄氧量提高到某个水平。吃药(口服或注射EPO类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使本来已经很高的最大摄氧量继续提高。但拉德克里夫的成绩表明,不需要走歪门邪道,依然能刷新纪录:在她还十几岁时,最大摄氧量就高得吓人,并在职业生涯中,这一指标一直保持稳定。

拉德克里夫的氧气供给和需求变化

在1992年至2003年间,拉德克里夫的氧气供给(蓝条)保持稳定,而氧气需求(绿条)则改进了,表现为绿条变短。这使她可以创立2小时15分25秒的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

那么,拉德克里夫是如何精益求精的呢?

如果最大摄氧量考查的是供氧能力,那一定有个考察需氧量的尺度与之对应。这个指标就是跑步效率。通过提高跑步效率来降低需氧量,效果与提高摄氧量是一样的。

这也是拉德克里夫的做法。

她通过特殊的负重练习,使跑步时弹跳高度从1996年的约28厘米,增加到2003年的约38厘米。神经-肌肉利用方式的变化,让她具有更大的推动力;同时把坐姿体前弯的幅度减少了约4厘米,没错,她通过牺牲柔韧性,就能像较硬的“弹簧”那样,在前进时储存和释放更多能量。

因此,像她这样的精英运动员,坐姿体前弯测试的幅度却只有不到约20厘米,但能把跑步效率提高27%。

知识点:增加供给减少需求

为了在2小时内完成42.195公里的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需要在这段时间内获得比实际消耗值更多的氧气。这就意味着蓝杠(实验室里用最大摄氧量的估计值)要比绿杠(根据跑步效率的估测值)高。

但如果把已知的最佳最大供氧量水平(超级马拉松跑者迈特·卡本特,Matt Carpenter),与最佳跑步效率(前世界半程马拉松纪录保持者泽瑟尼·塔迪赛,Zersenay Tadese)的数据结合起来,在正式马拉松比赛中“破2”在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有研究证明,肯尼亚人的跑步效率比欧美人高。尽管原因未知,但是腿长和小腿细也许能让肯尼亚人每前进一步时消耗更少的体能。

而且,那些曾位列马拉松获奖名单上的肯尼亚跑者,极少进行负重力量训练。因此或许还有继续提高成绩的余地。

知识点:顶尖跑者从何而来

  • 1998年以前,来自32个国家的跑者跻身前20强;
  • 1998年以后,只有来自16个国家的跑者获此殊荣;
  • 埃塞俄比亚与肯尼亚两国的跑者,占了从1999年到2013年最快跑者的四分之三;
  • 1998年前,墨西哥出现了17个最快跑者,但此后默默无闻。

2、他可能身高1.67米左右

在1990-2011年间,每年成绩最快的前100位马拉松跑者,平均身高减少了3.3厘米,体重下降了3.4公斤,而且散热效率更高,因为皮肤面积相对体重的比例较大。他们能够维持更快的速度与更多的体内热量产出,又不至于因体温过高而减速。

我们认为,更适合“破2”跑者,除了身材更短小精悍,还会有不成比例的大长腿,以及更“盈盈可握”的小腿,这样迈步时的体力消耗才会更少。

基普乔格身高1.7米,体型精瘦

既然是通过皮肤散热,那么身材高大的人不应该更有优势吗?但其实,同等体重指数(BMI)的跑者,身高1.9米的要比身高1.6米的人多释放32%的热量。但高个跑者产热也快,因为体温上升比皮肤温度上升得快。因此在努力程度相等的情况下,1.9米的人产生的热量,要比矮30厘米的跑者多42%,更易引起体温过高。

知识点:男性精英跑者身高趋势

1990-2011年,男性精英跑者平均身高减少了3.3厘米。从上图也能看出,小个子跑者产生热量少,散热效率更高。这让他们跑得更快更久。

3、他更自信,而且朋友也跑得很快

生理学家相信,我们对于身体极限的感觉,来自对可能性的认识。也就是说,如果能改变想法,或许就能改变极限。

例如,当看到跑得更快的人时,就会与他们做比较,认为跑得更远或更快是可能的。这样的(潜在)破纪录念头,需要运动员进入一种“涌流”状态,即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与内啡肽之类的化学物质,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心全意关注这项任务。

想“破2”,不光要有天赋,还要充满信心。

基普乔格代表人类成功“破2”,在一定意义上,也将激励更多人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前进。另一方面,他本身也是一位内心强大的运动员,并始终认为:人类没有极限。

知识点:人马对比

  • 在20世纪的上半叶,人与马都越跑越快;
  • 但从1950年以后,肯塔基德比的赛马比赛的第一名成绩就开始停滞了;而马拉松成绩则在不断进步,冠军时间压缩了15%;
  • 与马不同,人可以改变对可能性的认识,并扩展极限。

4、他有我们想不到的秘诀

如果用以前的数据预测未来,那么是有可能出现偏差的。

在2011年《应用生理学期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是关于马拉松“破2”的内容。随后很快引发其他研究者的回应,提到他们认为“破2”跑者应具有的条件,比如应对心率的细微变化,提高碳水化合物转换效率,以及生于高海拔地区等。

5 、他会是20多岁无所畏惧的年轻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21岁的萨米·万吉鲁在酷热天气下异军突起,用时2小时6分32秒夺冠,比亚军领先了44秒。就连计时员也不相信,这一成绩是在28摄氏度高温下取得的。

这一成绩改变了世人对马拉松的看法。

在2008年前,马拉松被认为是年纪较大运动员的游戏,那些30岁左右,已经积累了足够经验的人,才会去尝试马拉松。

在2008年奥运会后,更多年轻跑者开始从场地赛转战马拉松(当然,也与奖金有关)。这被称为万吉鲁效应。

万吉鲁死于2011年,时年24岁,是喝醉了酒从房顶坠亡的。我们无法见证他继续进行速度突破,不过,还可以见到那些被他影响投身马拉松的年轻精英。

知识点:马拉松跑者的年龄变化

自从萨米·万吉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人深刻的一笔之后,每年世界上跑得最快的100人的平均年龄都在下降。

跑者们也变得更加有进取心:芝加哥、伦敦和柏林马拉松的赢家们半程时的时间都比此前快了都超过一分钟,因此也能更快地到达终点。这,或许正是万吉鲁引发的一场革命。

如今

天花板已被打破

人类终于迈入2小时大关

但是

如果基普乔格再年轻8岁?

如果他身高再矮3厘米?

如果昨天的维也纳再降温5℃?

如果普拉特公园有条42公里的大直道?

如果……

【01:59:40】

01:59:30

01:59:15

01:59:09

01:58:50

……

本文改写自2014年《跑者世界》11月刊《数说马拉松“破2”》专题内容

作者 / ALEX HUTCHINSON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