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画家伊瑞(一)——爱上水墨画的捷克学生

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夏婵君、张攀)在北京通州的宋庄,有一座堡垒一样的房子,四周密不透风,然而走进去却

国际在线报道 (记者夏婵君、张攀)在北京通州的宋庄,有一座堡垒一样的房子,四周密不透风,然而走进去却别有洞天。宽敞的庭院里种了些许花木,四周是回字形的三层小楼,里面被隔成大小不一的画室、创作室、展厅等房间。这里是中捷当代美术馆。据这里的女主人覃琨瑛女士说,整个美术馆是捷克建筑师按照桥梁的建筑标准设计的,非常坚固,延续了日本广岛原爆中心那种捷克建筑设计的严谨。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要和听众朋友们一起分享的就是这栋建筑主人的故事。房如其人,这里的男主人伊瑞·斯德拉卡是一位来自捷克的画家。他对中国文化和水墨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使得捷克人叫他“齐白石”,而中国人则称他为中国国画界的“鲇鱼”,“我接触中国的艺术就是比较早,我小学,大概六年级,我在我父母的那个书房里,在书架里面发现了两本书,一个是齐白石的,齐白石的画册,另外一本是《中国当代、现代绘画》。”

伊瑞用流利的汉语和我们回忆起他第一次接触中国国画的场景,“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大概十岁、十一岁左右。我很激动,发现我特别喜欢这些绘画,特别激动!好像就是全身都起毛那种。那种觉得非常神奇、非常漂亮、非常美的、美丽的有些画。”

自此以后,伊瑞走到哪里都带着这本齐白石的画册,他还收集一切跟中国有关的东西,比如文具店里卖的中国圆珠笔、中国橡皮、还有带汉字的盒子等等,他都买了。甚至还托朋友帮他从德国买回了中国的毛笔。“就是那个时候我已经下了一个决定,我就是想将来去中国,就是学中国的绘画,画水墨。”

但是伊瑞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因为捷克跟中国交流比较密切的一个时期,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候中国跟捷克有很多文化、政治方面的交流。但是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交流减少了。伊瑞说:“所以大家认为我怎么想去中国?怎么想画中国的绘画?!所以在我的高中,很多我的同班同学,他们叫我齐白石。因为我一直在手里在拿那本齐白石的画册。”

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动摇伊瑞对中国画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他通过朋友辗转认识了一位捷克汉学家,在捷克国家美术馆亚洲馆的图书馆工作。伊瑞从中学时期开始每个月大概两三次去他那里借各种各样跟中国历史、哲学有关的书。这位汉学家对伊瑞说,如果想对中国绘画多一点理解,一定要学中文,理解中国历史文学。他还建议伊瑞先读查理大学中文系,然后可以到中国去,在那里学绘画。

那段时间,伊瑞在捷克国家美术馆看到了大量齐白石、林风眠、黄宾虹等知名国画大师的原作。这里还收藏了很多吴作人、叶浅予、和李可染的画。伊瑞说:“除了中国大陆,最多收藏齐白石的绘画在捷克。所以现在我们的国家美术馆应该有大概一百二十多幅齐白石的作品。而且它一部分就是他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画的作品。就是都是他的精品,画得非常好,有他的昆虫,有他的山水。”

说到这里,伊瑞给我们讲了一段非常珍贵的关于中捷美术交流的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一个捷克的画家齐蒂尔,他来北京,教油画,他认识齐白石,买了很多齐白石的作品,还有经常那些竞拍的那些艺术家的作品带到捷克去。所以我们收藏很多那个近代的、现代的绘画。后来(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刚才说的捷克跟中国关系非常友好,所以很多捷克的考察团、代表团来北京。他们因为已经知道齐白石,知道中国绘画,他们就是专门买了,还是什么中国有些官员送给他们了,有些近代的、现代的绘画。”

1991年,在查理大学读中文系的伊瑞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时候的北京和现在完全不同,几个月的留学生活给伊瑞留下了深刻印象。伊瑞说:“那个时候北京还是完全不一样,汽车不多,都是自行车。我经常去什么北海公园、什么颐和园、去那些西山、去潭柘寺、戒台寺,那个时候都去。 但是我们都是骑自行车。那个时候中国当然没有目前那么大的发展,但是还是人口特别多,就是那个巨大的城市背景对我印象很大。”

1995年在查理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伊瑞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北京的中央美院学习国画。伊瑞的妻子覃琨瑛女士是他在中国中央美院的同学,回忆起当年的伊瑞,覃琨瑛女士感叹道:“他来的时候,就是特别的…长得很高嘛,然后光个头,然后呢还对那个中国画,对那些中国的各种历史、野史特别懂,我们就很惊讶他。为什么他,变成了他告诉我们中国的好多,好多历史上的一些我们平时不会去关注的东西?后来我发现,他是天天一看到这些东西就如获至宝一样的去研究、去读。所以我们不知道的很多历史的细节或者是可能国内看不到的一些资料,他都知道。”

那个时候,伊瑞经常问覃琨瑛借颜料、借画纸、借讲课笔记,他们有时候也一起去看展览、买上课用的东西。那一年,伊瑞还跟覃琨瑛一起回她在广西桂平的家乡过春节。在中国文化和水墨艺术的牵引下,他们之间越来越熟悉,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完成在中央美院的学业之后,伊瑞和已经成为他妻子的覃琨瑛回到捷克,开始了他们“十年磨一剑”的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