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城马力全开 路网加速建设

在“2018年度广州城市治理榜”之“最具发展潜力功能区”榜单中,广州国际金融城是个特别的存在。说它“特别”,是因为受岑村机场限高的影响,金融城和周边楼盘的建设进度一度放缓。而且,时至今日,岑村机场搬迁的消息尚无明确说法。但即便是这样,广州国际金融城以其极具潜力的产业定位、高规格的规划设计,获得了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全票通过,被评为“最具国际范功能区”,其强大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进入2019年以来,广州国际金融城好消息不断。近日,记者走访金融城起步区发现,各大工地都在紧锣密鼓开工中,去年封顶的棠下新墟村民住宅复建安置房外立面装修已经基本完毕,预计村民很快就可回迁新居。

A

150平方米复建房 可看一线江景

记者日前来到金融城起步区,大大小小的施工现场均是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仅从琶洲大桥底到江源半岛楼盘,就有至少四处工地在开工。其中就包括了棠下新墟村民住宅复建安置房、广州金控总部大楼、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工程等。短短一段临江大道上,不时有工程车、洒水车经过。

所有工程均是围蔽施工,其中,外立面基本装修完毕、高高矗立着的棠下新墟村民住宅复建安置房非常“打眼”。这批复建房在去年6月11日举行封顶仪式,根据金融城的规划,棠下新墟村民复建安置房总面积约32万平方米,其中村民复建房12栋,建筑高度不高于100米,每栋楼层29—33层,住宅套数约1900套,配置车位约2400个,总投资约12亿元。

记者了解到,棠下新墟为棠下村下属的自然村之一,位于金融城起步区的建设范围,原有村民542户、834人,原有村民住宅共431栋,住宅面积约25.11万平方米,集体物业面积约15.13万平方米。

2012年6月,棠下新墟征拆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启动。2013年8月31日棠下新墟最后一栋村民房屋顺利拆卸,签约和房屋拆除工作圆满完成,从签约至完成拆除工作仅耗用约5个月。

记者曾经实地走访过样板房,安置房主要分为60平方米、80平方米、95平方米、12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五款房型。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样板房公布的均是实用面积。比如,面积最小的60平方米安置房,房内面积十分充足,隔成了两房一厅,在每间房内行走转身都“游刃有余”。

12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的样板房是此次推出较大面积的两款。每款样板房入门就是一个空中花园。120平方米的样板房是4房2厅2卫;150平方米的样板房为东南朝向,可看一线江景,内有双套房设置。

据悉,新墟安置房项目容积率5.2,建筑密度28%,绿地率35%,项目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要求进行建设,配置超市(商场)、健身场所、幼儿园、托儿所、文化室、社区卫生站等一系列公共服设施。天河区有关部门曾表示,改造完成后,村民生活环境将得到巨大改善,房屋价值大幅提升。

B

金融城核心区建设 逐步向北向东拓展

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除了起步区,金融城其他各区域的规划也已经悉数亮相。起点颇高的规划让社会各界对金融城的未来均投以极大关注.

金融城西区是以金融办公、生活配套功能为主导,目前已完成地块规划方案,正由天河区政府组织编制拆迁安置方案。去年末,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东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进行公示,该控规涉及的区域包括车陂村、棠下村、前进村等旧村更新改造,也意味着广州国际金融城核心区建设正逐步向北、向东拓展。

其中,金融城北区重点打造为商务办公、创意办公等功能为主的综合办公配套区,规划新建十余座百米高楼,并新增两条预留新型交通线和4个站点,居住人口规模约3.8万人。建设规模方面,北区计容建筑面积为389.1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商业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规划示意图显示,新版规划布局了大量商业、商务用地,沿地铁站周边开发强度最大,区域内最高的建筑是位于棠下地铁站旁、沿棠下涌的商务楼,最高290米。

根据规划,金融城东区将形成科技创新总部组团、车陂安置综合组团、公共设施配套组团、综合商业办公组团四大功能组团,并结合河涌水系(车陂涌、油脂厂涌、深涌)及绿地,规划形成3条生态廊道。该区域计容建筑面积250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商业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居住人口规模为0.5万人。值得关注的是,该片区计划新建两条过江通道,加强珠江两岸的交通联系,并远期预留花城大道下穿车陂路隧道,实现金融城起步区与东区的快速联系。今年年初,《金融城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C

开发地下空间 路网四通八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金融城起步区出让地逐步进入收尾阶段,从今年3月发布的《广州市2019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可以看到中心区传统商服板块琶洲、金融城起步供应量大幅减少,天河区计划出让宗地共15宗,商品住宅用地6宗,商服用地9宗,其中金融城起步区有4宗商服用地推出。2019年天河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8年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新出让土地11宗,36宗地块已出让28宗,平安金融大厦建成封顶。

与此同时,原本搁置良久的交通枢纽系统建设正在加速展开。

5月19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花城大道建设工程开始环评审批前公示。这一工程总投资超过34亿元,其3层地下空间堪称非常复杂,整个项目将建设11条地面道路和17条地下道路,地面基本留给行人和公交系统,花城大道金融城段和新型轨道交通系统都深入到地下负三层。

时隔不到一个月时间,6月13日,《金融城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获批,金融城东区新增3条过江隧道——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喧悦新街隧道和琶洲东隧道,以期解决珠江两岸近江地区联系,将阅江路、临江大道衔接,形成交通微循环,采用“多通道、小循环”形成分散车流。其中,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黄埔大道至新港东路段)预计2021年建成。未来还将建设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二期),南起科韵路-新滘东路立交,北至新港东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全长约2.2千米。包含科韵路-新滘东路节点立交、跨黄埔涌桥、新港东路节点立交。

规划还同时开展了黄埔大道新线位研究,花城大道与黄埔大道交会处衔接研究,花城大道与车陂路隧道衔接研究等。远期预留花城大道下穿车陂路隧道,实现金融城起步区和东区的快速联系。

路通,财通,不难看出,有关部门正在补上金融城原本规划中较为欠缺的交通枢纽这一“短腿”,逐步推进金融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建设。

不过,广州城市治理榜评审团专家也表示,在产业方面,作为广州市最重要的创新驱动示范区,金融城定位鲜明、辐射作用比较显著。例如科技金融是金融城的创新动力来源。在大湾区背景下,科技金融将是广州在大湾区发挥核心城市作用的重要支点和领域,发展潜力巨大。但要注意的是,金融城需要加强整体配套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商业、生活、社区等建设要同步跟上。要加强招商引资工作,摆脱以房地产拉动为主的“砖头经济”。

统筹:南都记者 尹来 邹琳

采写:南都记者 尹来 李鑫 赵安然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