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街头买菜,15万人次现场观赛,这是上海大师赛的魅力

随着“95后”梅德维德夫夺得冠军,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在一阵“青春风暴”中落下帷幕。当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纳达尔三巨头统治力松动时,我们也许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与男子网坛有些相似的是,这项亚洲唯一一个ATP1000赛事也在进入全新时代。站在第二个十年的头一年,上海网球大师赛正在自己稳定的发展中寻找新突破。

就在比赛结束时,上海久事体育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久事赛事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亦斌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谈了谈上海大师赛的变与不变。

费德勒的上海“奶粉”。本文图片 视觉中国

首次设立日夜场,上座率增加20%

已经举办了11年的上海大师赛今年依旧不乏亮点。比如,在 “大师训练营”活动中,费德勒与上海久事大鲨鱼篮球俱乐部领队刘炜进行投篮大赛,网球和篮球在旗忠网球中心实现“跨界”。

当然,“跨界”的不仅仅只有篮球。今年的“大师浦江夜”活动邀请到了乒乓球前世界冠军王励勤和西班牙名将阿古特亮相东方明珠电视塔,在浦江两岸美景辉映下,以“球”会友。

为了方便自驾观赛的球迷,今年旗忠网球中心新增公众临时停车场。在公众餐饮方面,赛事主办方协调餐饮供应商,并通过前期宣传,向前来观赛的球迷倡导垃圾分类新时尚。

当然,今年与过去十年最大的不同,就是首次设立日夜分场。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进一步与国际赛事接轨,最重要的是满足观众多元化的需求和选择,让更多球迷有机会亲临现场

德约科维奇为球迷签名。

据杨亦斌和他的团队过去多年的统计,由于球星大多在夜场出战,晚上的两场比赛票房总会高于日场。因此,球迷买了全天票之后,因为各种原因下午很少到现场观赛,这样就产生了资源浪费。

“将票房进行分割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增加收入,而是为了提升球票的使用率。这样的话,观众可以合理安排观赛时间,这样资源使用率就提升了,现场观众的人数反而更多了。”

事实上,网球比赛设立日夜场早已有过先例。上海网球大师赛是全球9站ATP1000赛事中较晚进行这一尝试的赛事,而中国网球公开赛早在2004年就开始实行日夜场的划分。

在尝试进行日夜场改革后,上海网球大师赛的票房也没有受到影响。

据主办方的最新数据,今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事累计吸引逾15万人次观众来到现场观看比赛,同比去年增加近20%。

“今年的售票情况超出预期,我们没想到日场人数会有这么多。”杨亦斌说,“上座率比去年增加20%,票房也超过去年的30%,所以说日夜场是大趋势。”

费德勒上海街头买菜。

顶尖球员,城市形象的“宣传大使”

从第二个十年出发,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迈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项赛事也逐渐培养起了一批固定的球迷群体。同样固定的,还有球员们对这项赛事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

在本届大师赛,除了西班牙天王纳达尔因伤缺席外,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组成的网坛“三巨头”悉数亮相旗忠网球中心。其中,穆雷还拿到伤愈复出后ATP1000赛事首胜。

将上海作为“第二家乡”的费德勒对于这座城市的喜爱自不必多说。作为上海大师赛的宣传大使,瑞士天王从7月就开始为该赛事拍摄宣传片,并且在每场比赛结束后都要大秀中文甚至是上海话。

而在来到上海后,身背12个代言的费德勒往返于各种活动之间,有时一天要为三个赞助商站台。

“顶级球员的参与,其实对中国、对城市来说都是一种宣传,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传递。”杨亦斌说,“比如说赞助商安排费德勒去街头买菜,这其实反过来也提升了我们的城市形象。”

上海同样也是德约科维奇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常被戏谑为拥有“全球客场”的塞尔维亚人,却总能在这里享受到主场的待遇,而他也时常向球迷大秀中文、学写各种汉字。

在此次上海大师赛期间,小德在下榻的酒店与球迷进行了互动,并且主动带领球迷高喊:“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德约科维奇与球迷互动。

上海大师赛,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

在上海大师赛举办期间,一场名为“洞察体育力量-2019第四届体育营销峰会”同期在上海举行。ATP营销副总裁理查德·埃文斯在会上认为,ATP正在让许多城市成为世界的焦点。

“我们全球观众数量达到5500万,电视播放时间达到5700多个小时,当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就立刻联想到主办城市本身,全球观众都可以看到上海这座城市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这与久事体育集团长期耕耘诸多国际顶尖赛事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不谋而合。随着这一系列赛事在上海的生根发芽,它们也成为了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

据杨亦斌透露,上海网球大师赛也一直积极拓展着海外市场。2016年,上海网球大师赛首次走出国门,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在澳网现场展开赛事推广及工作交流。“现在大师赛在海外的观众大概在10%,而外地游客也在10%。”

除了吸引海外球迷前往上海观赛外,大师赛每年还会邀请国际媒体进行报道,“我们会在邀请那些来自网球比较发达市场的媒体来进行报道。”

多年深耕网球赛事的杨亦斌发现,这些国际媒体从原先的报道赛事本身,逐渐开始挖掘上海这座城市的形象;从聚焦于网球明星,到关注更加中国特色的人与事。

“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一直是我们的使命。”杨亦斌感慨道,“而我们的推广或是宣传活动绝对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摆拍,无论球员还是海外媒体都是自己主动在为这座城市做宣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