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红色家书⑭:“薄情”家信后的红色“宣言书”

【编者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品读栏目特别策划“朗读者·

【编者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品读栏目特别策划“朗读者·红色家书”专题,挖掘时间深处的生命故事和家风传递,寻找革命者精神、意志、情感的源泉。

今日品读:罗荣桓致二哥罗晏清——《非我无情,实处此国难当前》

罗荣桓一家在山东。

“再也不要给我写信,再也不要找我,因为我此后行踪不定,生死不明……。”

“我要去革命了,你还是改嫁吧,不要等我了,如果不改嫁的话,就在家里带好小孩……”

这是罗荣桓元帅在1927年9月写给衡东老家的两封信,一封给父母,另一封给妻子。

乍一看,两封家书似乎是无比的“薄情”,可以想像的是当时接到信的亲人该是如何的伤心绝望,可是他们哪里知道,此时的罗荣桓正身处险境。

当时,25岁的罗荣桓从青岛大学预科班结业后,决定去武汉经受锻炼,刚到武汉,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局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一片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下,在革命陷入低潮的艰难时期,罗荣桓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罗荣桓在陕北。

1927年秋收起义后,罗荣桓在跟随毛泽东进军湘赣边境的路上,写下了这两封“薄情”的家信。

这两封看似“薄情”的家信,无疑是罗荣桓写给家人的“绝笔”之书,更是参加革命的“宣言书”,尽管其信念的坚定、信仰的坚韧、意志的坚强,无法直接跃然于纸上,但誓死追寻革命的信仰却是深深地融入血脉、浸入骨髓。同样,这两封家信随着历史和时光的沉淀,让人逐步读懂了罗荣桓对家人深深的爱恋之情,他无非是想保护整个家族的安全啊!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从此,罗荣桓开始了为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

信仰是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也是披荆斩棘的镰刀、攻坚克难的斧头。立下了远大理想、鸿鹄志向的罗荣桓,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955年9月,毛泽东主席给罗荣桓授勋。

1937年9月,罗荣桓在给兄弟罗晏清的信中写到:“现随军北上抗战,以后对家庭更无法顾及,非我无情,实处此国难当前……”

“小孩蒙兄等爱护,当表示感谢,还希继续维持,使她能够有所成就,不致陷于无知无识。弟虽战死沙场,毫无顾虑……”

“信仰是一团火,点燃生命的灿烂;信仰是一道光,照亮祖国的苦难辉煌。”信仰坚如磐石的罗荣桓早把生死置之度外,随时准备为革命献出生命,他写道:“我尽力争取不死,继续为革命奋斗,如果死已经来临,我也决不畏惧,绝不发愁。我给你们留下的只是党的事业,别的什么都没有。我的遗嘱是一句话,永远跟着共产党走,跟着毛主席走!”

“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罗荣桓这样的忠诚是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稳、靠得住。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逢。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同志这首悼诗浓缩和精炼了他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廉洁的一生。

1959年国庆节,罗荣桓与贺龙等元帅在天安门城楼上。

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领导部队的政治工作,扩红工作成绩卓著。

抗日战争年代,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领导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指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主持和平解放北平的谈判工作……

一次次辉煌的战绩,一串串生死的经历,一段段不朽的传奇,让人们看到了这位德才兼备、军政皆优的“政治元帅”的忠、勇、谋、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无论历史条件如何变化,罗荣桓始终保持着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

“你们是老乡用高粱煎饼和地瓜养大的,可千万不要忘本啊!”

“信念对共产党员来说,应该是生命,没有信念就没有生命。”

“你爸爸二十余年来是为人民服务,已成终身职业,而不会如你想的是在做官,更没有财可发。你爸爸的生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外,一无所有。”

罗荣桓给儿子罗东进的书信。资料图

罗荣桓留给子女的这些家信,把忠诚与信仰融入到子女的血液,塑造了代代相传的政治品格。即使是在弥留之际,罗荣桓还不忘记叮嘱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爸爸就留给你们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跟党走。”

“风雨不动安如山。”从泱泱洣水、红色湘南走出来的罗荣桓,是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千秋典范,他留下的一封封家信,“薄”的是私利,“厚”的却是大忠大德。

文:李文刚 朗读:田萌 音频编辑:曾慧 合成:欧阳晴怡

朗读者·红色家书系列文章:

朗读者·红色家书①:生若夏花向警予

朗读者·红色家书②:骄杨风骨杨开慧

朗读者·红色家书③:“人民的骆驼”任弼时

朗读者·红色家书④:他最后发报“同志们,永别了!”

朗读者·红色家书⑤:“红船”捎来的家信

朗读者·红色家书⑥:“铁甲司令”许光达铁血护党

朗读者·红色家书⑦:光辉的爱:执子之手,与子偕死!

朗读者·红色家书⑧:左权的深情之“念”

朗读者·红色家书⑨:烽火母爱“赵一曼”

朗读者·红色家书⑩:李立三:让信仰的浮萍不再飘零

朗读者·红色家书⑪:谢觉哉的“焦官”论与家风

朗读者·红色家书⑫:徐特立“一件半”思想观

朗读者·红色家书⑬:毛岸英批舅舅:“非常替他惭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