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T目的地 | 太行古堡:记忆历史风云

中国的历代典籍将太行山尊为五行山、皇母山、女娲山等,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由于毗邻帝都王畿文明中心

中国的历代典籍将太行山尊为五行山、皇母山、女娲山等,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由于毗邻帝都王畿文明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太行山留下了极其丰富的人文印记,太行古堡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例。由于历代纷争不断,兵戈迭起,经过大小战争数百起,太行山有着深厚的军事文化积淀,形成了明清时期北方最大的古城堡群,这一极富个性的文化景观,也承载着“汉民族乡愁记忆”。

始于忧患

沁河是山西第二大河,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的深山中,流经晋城,纳丹河后汇入黄河,全长456公里。沁河古称洎水,又称少水,《左传》中就有过关于“少水”的记载。从晋城沁水县端氏镇到阳城县润城镇,长约20公里的沁河两岸,散落有古堡54座,是明清时期北方最大的古城堡群,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有郭壁古堡、湘峪古堡、郭峪古堡、砥洎城古堡、皇城相府,遗址尚存的有尉迟古堡、坪上古堡等十余座。

我曾多次探访沁河流域的太行古堡,努力探寻其形成的原因,其中,有宦海游历的广阔视野,煤铁河运的经济优势,也有历逢劫波的忧患意识,以及血缘家族的凝聚精神。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的百万大军对峙于长平,秦军沿沁河设置防线,恰好和今日的古堡群分布大体一致。随后,岳飞抗金、明末流民起义等多次战事,给这一方水土打上了深深的战争烙印。

晋城位于古时的交通要道上,“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就位于南太行的深山中。与其他七陉相比,白陉更多是一条商旅之路,北上可通塞外,南下可与当时中原王朝的都城相连,加上当时沁河水运发达,晋商在此地陆运转水运,车水马龙,货物往来,繁华一时。明朝时,晋商财富聚集,他们所修的宅院、村落,都以防御为先,筑堡固家。

现今留存下来的沁河太行古堡群大多建于明代末期天启三年至崇祯十三年(1623—1640),当时社会动乱,流寇四起,小股流窜的陕北流民武装烧杀抢掠,洗劫了晋城的大部分地区,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打击,很多村庄出现全家被杀或四处逃亡的悲惨一幕,也有不少士绅与贼寇斗争失败后全家自杀,以示风骨,现留有碑石为证。乡民为求自保,开始建起城堡式村落,抵御流寇入侵。最终有不少古堡经受住了战争的考验,留住了一部分经济、文化的底气,使沁河流域在清初很快重新崛起,成为人文繁盛的富庶区域。

铜墙铁壁

沁河一带的古堡,具有探访价值的有数十处,大多都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一辈人仍然守着老城居住。

位于沁水县城以西约50公里的窦庄,是沁河太行古堡群中现存最早的古堡,修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据当地族谱记载,宋朝时,窦氏祖先为避战乱,从陕西扶风县迁徙到沁水县。沁水河在这里拐了个S形的弯,村子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古堡依山就势,分为内外两城,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窦庄古堡的城墙长2000多米,开有8个城门,加上一座瓮城,合称九门九关,据传说是按京师样式所建,所以窦庄又有“小北京”之称,只是如今已经破败,看不出当年的神气。

皇城相府,可以说是沁河古堡群中的发扬光大者,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堡里有严谨的防御体系,包括村庄、城墙、堡楼三道防御线。村庄通常为外姓的下层百姓居住,城墙内主要是有科举功名和良田美宅的封建士绅居住,由于防御的需要和人口稠密的原因,城里的街巷狭窄穿插,往往是丁字路或死胡同,上有过街楼,可控制下面的人员往来,城墙四角有高楼耸立,厚墙小窗,控制四方。古堡的形制是对外防御,对内开放,内部各院落相互贯通,和平时期家族成员之间的沟通来往十分方便,族人的出入秩序主要靠礼制相约束;一旦战争来临,各个院落院门紧闭,各自为战,主要靠地道相连通。高达七层、三十多米的“河山楼”,是皇城相府防御的核心,万一村庄、城墙两道防御战线被敌人突破,全族的人便退守高楼待援,“河山楼”是一个严密的军事堡垒,墙壁厚达一米,内部既有有垒石、射孔、地道、火药等军事物资和转移的通道,也有碾、磨、水井、厕所、粮仓等生活设施,往往可以坚守一个月之久。

顺着沁河往南到润城镇,砥洎城就位于绵延20公里的古堡群的终点处。整个城堡建造在一座巨石之上,也是三面环水。城墙从河边开始筑起,设有城垛、炮台等,用来防备外敌,南面的旱门则是城内居民出人的通道。砥洎城的最大特色是城墙,润城历史上冶铁业发达,当地先民便用冶铁后废弃的坩锅作为建材,筑起了“铜墙铁壁”,成本低,且更坚固,当地人管这种采用特殊材料建造的城墙叫“蜂窝城墙”。

沁河太行古堡的形成,缘于曾经的沧桑历史,其合族而居、集体防御的军事目的,和福建土楼群十分类似。如今福建土楼群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太行古堡蕴含的独特价值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书香绵延

位于太行腹地的沁河、丹河,流经晋城时,河面变得平坦开阔,明清时,晋城人充分发挥其水运、灌溉之利,使得当地冶炼发达、工商繁荣。历史上,沁河的这一段被称为“洎水”,意思是特别肥腴的汁水,形象地说明了那时沁河流域的富庶。

晋商历来重视教育,讲究耕读传家。历史上,沁河古堡群除了以军事防御闻名,也以科举的辉煌著称。自宋代大教育家程颢开启民智以来,晋城县高峰时一年曾有13人考中进士,金元时期,晋城的陵川县出了7名状元,明清时期,晋城的阳城县出了120多名进士。文人士子辈出,入仕后官声也不错,使得晋城的教育享誉一方。

明清时期,晋城孕育了北方第一大文化巨族——皇城陈氏,乾隆皇帝称之为“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陈氏家族先后出了一大批尚书、侍郎、总督、巡抚、知府等,当地民谚说“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形成罕见的文化繁盛景观。

托起人才鼎盛的基础,是当地煤铁经济的高度繁荣和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融合;人才鼎盛的直接结果,是加速了财富向这一地区的迅速聚集,并促进了这一地区建筑、伦理、风俗的整体变迁。晋商财富聚集后,注重修建府邸,连年的南上北下,也让他们开阔了眼界,于是在沁城古堡中也出现了小桥流水的花园、苏州园林式的假山池沼、供千金小姐消遣的秋千架等,北国大气厚重的建筑风格,与江南空灵娇秀的设计精粹有机结合,各地的优秀文化兼容并蓄,使得这些古堡各具特色,百态千姿。

与晋商大院、徽商村落相比,太行古堡的建筑风格更为大气和朴素,前者的建筑模式更趋于世俗化,空间窄小细腻,追求穷奢极欲,精巧繁冗。而太行古堡的院落建筑大都是“四大八小”的棋盘式院落,开间较一般地区民居要大得多,院大屋深,舒展开阔,二层以上支出阳台,用于饮酒赏月的闲情逸致;屋内陈设多书卷气,装饰上较为朴素,建筑型制相当严谨,体现出对传统伦理的遵循。

Tips: 如何到达

自驾车

晋城沁水县端氏镇到阳城县润城镇之间有端润线连接,与沁河的河道大致平行。

公共交通

晋城市客运东站有班车前往端氏镇,途径润城镇,如计划深度探访古堡群,可乘坐此班车,在润城下车,拦过路车往北直到端氏镇;如果想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古堡参观,可在客运东站乘坐直达皇城相府的班车,参观皇城相府和一路之隔的郭峪古堡。

撰文 | 张廷宇 编辑 | 张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