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内心缺乏安全感?

安全需要即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指内心感到的安全和平静。心理学上将安全感归为一种心理,安全感缺失的人内心浮躁、不自信、疑心重重、敏感脆弱。这些所有的思想情绪都会产生恐惧及焦虑的心理状态,而且对他人的控制欲更强,让身边的人喘不过气来。

小吕是在一个离婚的家庭长大,父母亲因为小三问题争吵不休,使得她对家庭问题有一种恐惧感,害怕自己被遗弃,但最终父母还是离婚了,虽然父母爱她依旧,可是这件事的影响一直陪伴到她的成年。小吕丈夫和公司的一个女同事经常往来。因为大家都在一个公司上班,所以小吕也知道他们不可能发生性关系。可是心里面,隐隐约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因为成长在离婚的家庭,破裂的阴影一直左右到她的潜意识。一有风吹草动,她的骨子里就有一中不详的预感——担心又会回到以前的家庭状态。现在的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又会出现过去的不幸事件。这种情况,怎能不焦虑?因为在同事往来这件事情上,是有没有办法阻止他们断接联系的。

缺爱的人,往往会阻止他们的往来,监督他们的交往,与老公谈话谈心。老公也信誓旦旦的说没有任何关系。可是这样,依然不能消除心理的不安全感。问题的关键在于童年的阴影,而不是同事问题的。就算是他们不在一个公司,她的心灵深处,依然有一颗不安定的心,一颗对老公不信任的心,一颗对家庭没有信心的心。所以说:为什么没有安全感,这其实是“缺爱”的原因。

缺乏安全感的三大常见原因:

一、 由近期失败或拒绝的经历造成的安全感缺失

《今日心理学》杂志的一位作者GuyWinch在他的著作《情绪急救:治愈拒绝、内疚、失败等其他日常伤害》中写到:遭到拒绝会使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对自身和他人都产生更为负面的看法。而我们中原本就有着较低自尊水平的人往往对失败的反映更为强烈。一次类似丢掉工作的经历可能会把他脑海中关于自身价值的负面想法全部攫取出来,再次激活。意识到失败是无处不在的,或许能在这时候有所帮助。

建议:

1. 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治愈、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2. 听从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走出去融入生活。

3. 和朋友家人联系,从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获得安慰。

4. 听听你信赖的人是如何看待你的。

5. 坚持下去,不断向目标靠近。

6. 必要时敢于采取新的解决方案。

二、 由社交焦虑引起的安全感缺失

在类似聚会、家庭团聚、采访、约会的社交场合,许多人都会感到不自信。害怕被他人评价(并被发现自身的不足)会使我们感到焦虑、难为情。因此,我们要么尽量避免此类场合,不让自己因为参与社交活动而感到焦虑,要么就任凭自己在社交时感到不适。

建议:

1. 对你的内在批判者进行反驳。提醒自己你可以是有趣的、使他人快乐的,可以是一个出色的朋友或伴侣。

2. 提前准备。想一想社交时你可以谈论的事,比如新闻时事、你看过的电影、你的爱好、工作或家庭。

3. 避开社交场合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当你感到不安的时候,去聚会或约会吧。一旦你融入其他人中,你的焦虑就会得到缓解。一到两次后,你就会习惯在社交场合出现。

4. 为自己设立一个有限的、可行的目标。比如和一两个新认识的人交谈,或深入地了解某个人的工作和爱好。

三、 由完美主义带来的安全感缺失

我们中的有些人对自己各方面要求都很高。他会想要最优异的成绩、最佳的工作、最完美的身材、装饰得最好看的房间或房子、爱干净有礼貌的孩子或者理想的伴侣。不幸的是,哪怕我们非常努力,生活也不会事事如意。总会有些事情在某种程度上超出我们的控制。老板可能非常严厉、工作机会可能很少、伴侣可能不想对我们太过投入,或者我们天生就很难瘦下来。如果你因此持续处在沮丧的情绪中,一直责备自己不够完美,你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建议:

1. 试着用你付出的努力去衡量自己,而不是努力的结果。前者总是可控的,后者却受外部因素影响。

2. 想一想如果你的工作有了10%的提升,会带来哪些不同。不停地检查、回复每一封邮件真的值得吗?

3.完美主义通常是由“全有或全无”的观念引起的,试着去寻找中间区域。有没有一种更为理解和同情的方式去看待某种情况?当你评价自己的时候,有没有把自己的处境考虑进去?哪怕一件事的结果不尽人意,你是否也能从中受益?

4.完美主义者的自尊往往是有前提的。处于优势时,他们欣赏自己;而当事情不如意时,则厌恶自己。你能试着在自己表现不够好时同样喜欢自己吗?多关注自身的内在品质,比如性格、真诚、价值观念,而不仅仅是你的成绩、薪水和受欢迎程度。

有人常说自己缺少安全感,希望通过金钱,权利,对他人的绝对控制等等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可是最踏实的安全感并不是从他人处得到的,最踏实的安全感源自你对自己的肯定。只有当你能真心肯定和疼爱自己,你在感情中,才能少一分焦虑,不再去追求绝对的控制。你才能获得充足的安全感。

记住:你本就值得被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