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露:小病治成大病,大病久治不愈,过度医疗背后的真相

过度医疗的定义是: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

过度医疗的定义是:医生违背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脱离病情实际需求,实施不恰当、不规范、不道德的医疗行为。过度检查和医疗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视频:过度医疗的危害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看病、检查、治疗、用药这整个就诊流程下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或者是“这个药又开多了”。

很多人每次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药,根本吃不完。专家怒斥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据《法制日报》报道,一名患者在哈医大二院重症监护室住院13天花费22万元,离奇的是,该患者死后仍在被收费。

问诊几句就让做CT核磁

癌症风险加大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医生面对病人,甚至头也不抬,连病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个步骤。

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很多人觉得,CT、造影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

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750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

这在国外绝对看不到

此前相关媒体就报道过:我国各大医院出台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业内人士都知道,取消门诊输液,主要是为了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同时逐步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到基层首诊,有利于促进分级诊疗实施。

专家指出,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约20万人死于药物滥用。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医院里到处都是输液的人。这在美国、欧洲、印度、澳洲是绝对看不到的。

现在还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不少老年人即使没病,也会定期去医院输液,因为他们认为,输液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脑血栓,这其实是有害无益的。

心脏导管在我国全是一次性

中国人100%选药物支架

在德国,95%的心脏导管实现了重复使用,而我国全是一次性的。如果对于高质量的消耗品,包括肾脏透析用品等,能规范消毒、加工处理——这在生物技术上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避免浪费,降低医疗成本。

再比如心脏支架,一种是两三千元的金属裸支架,还有一种是上万元的药物支架。这两种支架各有利弊,不同人、不同病症应选择不同的支架。

在美国,20%~30%的比例是使用金属裸支架,在德国和瑞典,金属裸支架使用比例为50%左右。

但中国的情况是,大家一窝蜂地使用药物支架。因为医生可能说,便宜没好货。其实两种支架是针对两种不同的病症人群,没有好坏之分!

心脏支架使用每年增加6万个

死亡率却逐年上升!

过度依赖技术不仅推高医疗费用,还不一定能起到好的治疗作用。一项北京肿瘤医院的统计资料显示:20年前,胃癌诊断通过纤维胃镜、常规活检病理诊断等只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就需要2830元。胃癌化疗从20年前每人次平均1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050元。但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比起20年前反而下降了

我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6万个,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却逐年上升。要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还在于预防。

对寿命延长贡献最大的不是心脏支架,不是更多的药物,而是发动社会各种资源,提高全面健康观念,加强体育锻炼,注重养生保健,促进全民健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