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因为互联网大会名声鹊起,杭白菊因为互联网大咖,蜚声中外!

这几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嘉兴桐乡乌镇,聚焦在互联网大会。全球互联网再次开启“乌镇时间”,“互联网之光”闪耀在千年古镇、萦绕在枕水人家。

在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内外,一大批最新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智慧化项目让人目不暇接,黑科技的酷炫远超人们想像:眼睛能当鼠标用、机械手+纳米光纤手套可以精准抓取西红柿;5G基站像胶带一样随处贴、5G+远程医疗实现手术现场“围观”;AI变身的毕加索帮你画像、AR技术让观众瞬间“加入”乐队演奏;呆萌可爱的巡逻机器人“武力”超群、3D打印的大白会分类“吃”垃圾等等。

人们惊讶于高科技的日新月异,惊讶于乌镇5G的全覆盖,同时,也有朋友注意到了这些大咖手里的饮品。是啊,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些饮品就是产于桐乡本土的杭白菊。

杭白菊是桐乡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指生长在桐乡地域范围内,并按照传统工艺或蒸汽杀青、气流干燥新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型美”品质特征。

桐乡杭白菊是桐乡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菊花,或称“菊”、“秋菊”、“菊华”、“节华”、“帝女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菊”字古作“鞠”。菊花起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距今约3000年。在历代的诗文中,菊花有女华、甘菊、延年、黄华、寿客等称谓。

桐乡菊花栽培历史悠久,庭院栽菊在南宋(1127年―1279年)时期就已兴盛。当时,南宋宫廷为颂扬“太平盛世”,创办了一年一度的“菊花灯会”(即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菊展),朝廷要求把最好的菊花送至都城临安(今杭州)展出。灯会期间,都城白天观花,夜里观灯、品菊,热闹非凡。

明朝杭州府曾把质量上乘的桐乡产甘菊(小白菊)列为贡品,故杭白菊曾有“杭白贡菊”之美称。

自南宋以来的800多年间,桐乡栽菊、陪菊、赏菊、品菊逐步行程习俗。菊展已成为桐乡艺菊的交流形式以及当地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桐乡杭白菊历史悠久,据考证,商品生产的确切记录,始见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农学家张履祥(1611年-1674年)所著《补农书》。书中记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古人春食苗、夏食英、冬食根,有以也。每地棱头中一二株,取其花,可以减茶之半。茶性寒苦,与甘菊同泡,有相济之用“。《补农书》是张履祥48岁时完成的,由此可以确定,桐乡杭白菊商品生产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70年多年以上。

​药用价值 1.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2.有解热作用;3.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4.具有养肝明目、清心、补肾、健脾和胃、润喉、生津,以及调整血脂等功效;5.有抑菌作用,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PR3株)均有抑制作用。

杭白菊因为乌镇互联网大会,再次引起了广大与会者和游客的关注,不少大咖买回去,作为礼品送家人和朋友,销量不断攀升。游古镇乌镇,一碟脆香四溢的姑嫂饼,一壶沁人心脾的杭白菊,坐一趟乌篷船,感觉,天更蓝,水更清,古镇更有诗意了,小镇乌镇多少人梦中的江南水乡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