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朱婷

「 克隆 」 邓亚萍和朱婷刚结束一场“河南老乡对话”。对话进行了25分钟,但对话内容都似曾相识,了无

克隆

邓亚萍和朱婷刚结束一场“河南老乡对话”。对话进行了25分钟,但对话内容都似曾相识,了无新意。邓亚萍问:家里兄弟姐妹有五个,你出生是交罚款的?父母全村借钱把你送到的体校,是这样吗?那时你家连马路都没有,全是土路是吧?夺冠后去修了朱婷一号路、朱婷二号路?听说你在体校训练时喜欢吃家里的馒头,父亲专门骑三轮车给你送馒头去?

人们认识朱婷,了解朱婷,好像就是从这些问题开始的。但到现在,朱婷已经拿了奥运冠军,留洋收割各种MVP,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主攻手,对朱婷的好奇和之前别无二致。这些问题看起来是采访,是了解,但其实是对朱婷的克隆,引导朱婷说出符合大众情绪的话语,然后形成一份鸡汤满满的“梦想语录”。以至于现在,闪闪发光的朱婷,留给大众的印象还是一个出身贫苦,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后走向成功的奋斗者。

观众对朱婷的认知,就像邓亚萍在节目中对体育的理解,“体育本身是苦,首先你要能吃苦,再加上你的身体条件,你的天赋,那可能能够成就你。所以家庭条件太好的孩子,就吃不了这份苦。他干不了这个活,很残酷。” 邓亚萍说这话的时候,一定只是突然忘了那些在草地上快乐奔跑的孩子们。

面对邓亚萍的提问,朱婷回答地很实在。她笑着说,还没有到全村借钱那么悲惨的地步,只是自己想吃点肉,伙食比较费钱;所谓的朱婷一号路、朱婷二号路,其实就是两条路;至于馒头,就是妈妈做得比较结实,自己从小吃惯了而已。

这已经数不清是朱婷第几次回顾过去了。事实上,在朱婷的日记里,她对自己的成长有更过坦诚的回答,“小时候家里的困难,在我看来既不是心灵的伤疤,也不是成长路上的勋章。”她有自己的教育观,对于底下的两个妹妹,只要她们有金钱上的需求,朱婷都会慷慨给予,她对苦难的解读是,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太小的孩子过早懂得艰辛,心理上不是一个好事。

如果我们多了解一点朱婷,会发现她在留洋归来后已经有了“国际朱”的风范。她不仅有王之蔑视,还有把控住大场面的队长气势;她坚持健身,有一身漂亮的肌肉;她的英语见长不少,能在赛后接受全英文采访,尽管有球迷调侃,这硬核英语大概率是郎平教的。

比照之前,朱婷变得越来越洋气,但在这过程中,国内媒体依然对朱婷进行着一次次克隆,而不是阐释,问题千篇一律,稿子都是一个模板。朱婷身上那些洋气的闪光点,似乎永远都超越不了吃苦耐劳、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从邓亚萍和朱婷的对话中,从对朱婷一贯的报道中,我们能看到一种局限,对体育认知的局限,对成长教育的局限。并且,这种局限不止在于采访者,还有渴望看到这种故事的受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