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要建城市级体育设施,暂定名胡家园体育中心

今天天气不错,温度适宜,阳光灿烂,让人很想起舞。 @爱运动的你,一上来就公布好消息: 滨海新区要建一

今天天气不错,温度适宜,阳光灿烂,让人很想起舞。

@爱运动的你,一上来就公布好消息:

滨海新区要建一项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了,暂定名胡家园体育中心!

日前,天津市体育局官网《天津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9-2035)》公示,公布多项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其中提到,公共体育设施在“区域级—城市级—城区级—社区、市镇级—小区级”五级配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城镇体系,形成“一主、两副、多点、多层次、网络化”的均衡布局结构。

一主:区域级公共体育设施(海河中游体育中心)。

两副: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天津市奥体中心、胡家园体育中心(暂定名))。

亮点内容,咱来捞干的↓

《天津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19-2035)》

公示说明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天津市域,针对各类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提出不同的规划引导控制要求。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9——2022年。

规划目标

根据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国家定位,结合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次规划对天津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目标定位为:优化调整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布局,健全城乡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整体提升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以区域、城市级体育中心为龙头、以城区级、社区、市镇级体育中心为主体、以小区级、教育系统和商业经营性体育设施为基础的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使我市具备举办大型国际性综合赛事的能力和服务于全民健身,为全面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5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方便快捷、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体系;充实、完善、提升区域级、城市级、城区级、社区、市镇级、小区级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全市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55~0.79㎡;形成居民市区10分钟体育生活圈和农村30分钟体育生活圈。

规划布局

本次规划立足于公共体育资源的统筹,考虑天津市的城市结构,按照服务人群和辐射范围不同,在原规范“市级-区县级-社区级”三级配置体育设施体系的基础上,增设了可承担赛事等级更高、设施标准更完善、服务半径更广的区域级体育设施和为市镇服务的市镇级体育设施,建立起“区域级-城市级-城区级-市镇/社区级-小区级”五级配置的体育设施体系。新的配置体系既能满足大型赛事比赛要求又有利于服务全民健身。

1、区域级公共体育设施

服务于天津全市域及天津周边区域的大型综合性公共体育设施,主要用于大型赛事,可作为国际级赛事的主场馆区及开闭幕式举办地。

2、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

服务于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区,可满足举办大型单项赛事的需要。

3、城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主要服务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环外地区及外围区县新城,可满足举办大型单项赛事的需要,同时用于全民健身。

4、市镇/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市镇级公共体育设施主要服务于外围区县各个中心镇和规划城镇人口在3万以上的一般镇,并辐射所在镇周边地区,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与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同级;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服务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环外地区、外围区县新城的居住区,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与市镇级公共体育设施同级。

5、小区级公共体育设施

服务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环外地区、外围区县新城及市镇中的居住小区,主要用于全民健身。

本次规划的公共体育设施在“区域级—城市级—城区级—社区、市镇级—小区级”五级配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城镇体系,形成“一主、两副、多点、多层次、网络化”的均衡布局结构。

一主:区域级公共体育设施(海河中游体育中心)。

两副: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天津市奥体中心、胡家园体育中心(暂定名))。

多点:城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环外地区、外围区县新城的体育中心和单项体育场馆)。

多层次、网络化:社区、市镇级公共体育设施、小区级体育设施、教育系统对外开放的体育设施和商业经营性的体育设施。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结合行政管理单元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布局结构。

体育训练基地规划

规划增设空缺运动项目的体育训练基地。规划通过土地置换与用地新增的手段,结合现有设施标准较高的体育训练基地,形成“一主三副”的体育训练基地布局体系。

1、一主:指综合体育训练基地。

2、三副:分别指“中心城区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滨海新区海上运动训练基地、蓟州冬季运动专项训练基地”三个专项体育训练基地。

另外,在实施建议中还提到,要“鼓励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 积极有序地推进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体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对于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针对在实际开放过程中,由于责、权、利不清,服务对象、管理办法不明,使教育系统体育设施的开放处在两难困境的情况,从整体上进行改革,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规律。

  •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并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于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项目、形式、场地设备安全、居民安全等问题明确责任和义务,规范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管理体制,推动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

  • 开放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科学、适度地开放。

  • 在开放的同时,体育设施的维护费用、管理人员配备等情况应落实,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 在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区的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应加强对外开放,应优先向学校所在社区内的居民和群众组织开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