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不掉原罪的趣店,坐吃山空!

“种一颗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是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在其著作《dead aid》中写下的一句话。

但中国的金融巨头们,尤其是在这些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们,在培育客户上有些背道而驰,他们的眼中大多只有现在,从未考虑将来。

或许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才是他们的信条。

从2008年到2017年,中国居民杠杆率从18%上升至48.97%,用了十年。而美国从20%到40%,用了40年。

这种局面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功不可没,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趣店的故事,这个从一出生就伴随着诸天争议的平台以及它那位“逆袭”的创始人。

亮眼数据

上个月趣店发布了最新一期的财报,乍一看数据很亮眼。

据财报显示,Q2总收入22.2亿元,较Q1增长5.91%。调整后净利润11.6亿元,同比2018年Q1增长57.1%。其中“开放平台业务”收入近4亿元,较Q1增长150.8%。

但这趣店的财报就想那些网红们的脸一样经不起考究,按道理来说,如此亮眼的财报对趣店的股价应有相当的积极作用,然并~!

如今趣店的市值只剩下不到18亿美元,相较于上个月二十多亿来说又跌了不少,要是比起其巅峰时期上百亿刀的市值,那就更没法看了。

出道即巅峰,这句话用在趣店身上毫不为过。

罗敏的千亿市值之路恐怕是望不到边了。

趣店漂亮财报并非完美无缺。

在坏账率方面,截至一季度末,趣店180天以上的坏账率低于1.9%,风险可控。相比之下,二季度涨了近0.7%的坏账率。

除了“开放平台业务”,趣店旗下其他业务,均环比下滑。比如,相比Q1,Q2融资收入下滑0.27亿,贷款便利和其他收入下滑0.34亿,销售收入下滑0.13亿,违约金收入、销售佣金费也在下滑。

如今的趣店仿若一个坐吃山空,老业务增长几乎见顶,去年八月失去了强援蚂蚁金服,也没了海量用户渠道的扶持。

如今金融风控收紧,就算是没什么风险的开放平台日子也不好过,新业务拓展不力,趣店的未来并不明朗。

牌照压力

据然财经报道,一位接近趣店的人士说,到目前为止,趣店还没有一张有含金量的牌照,“所谓有含金量的牌照,说白了就是‘一行三会’发的牌照,比如消费金融牌照。金融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按照国家规定必须持牌经营。”该人士介绍,目前趣店持有的是包括融资担保在内的地方性金融牌照,只能进行借款担保等业务,这也是趣店转型做助贷的原因之一。

趣店一直广受没有牌照和放高利贷的诟病,很早开始这类“助贷”转型,但是2017年就被《财新》报道过,趣店给金融机构兜底。如今趣店更卖力的宣扬自己是“开放平台”,但是这个业务模式自相矛盾的特点反而更加突出。

比如,如果银行真的按照监管要求独立制作风控,那么趣店推荐的借款人没有通过,用户大量流失,岂不是伤害了趣店的品牌?

再或者,“做平台”的报酬比“放贷”要低很多很多,如果趣店不承担风险、不兜底,只做平台,那么他的收入肯定要断崖式下降,进而带来股价的暴跌。

如果趣店的收入没有下降反而上升,那么肯定就是有一些大家不了解的隐情了。

原罪

两年前,34岁的罗敏站在舆论漩涡的中心,说出了那句“凡是过期不还的,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很多人怒骂,将之归为一个青年的轻狂与蠢。

这段现实版的屌丝逆袭犹如段子,但却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互联网世界就是如此癫狂,失败成功尽在一念之间。互联网将我们的距离拉近,似乎每个人都是邻居,而这些成功故事又仿佛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的面前,同时也使人忽视了幸存者偏差。

这是题外话。

早在2009年,银监会便明确规定,银行业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在校生发行信用卡,对于已满18周岁的,发行门槛也很高。这样一来,许多校园信用卡就逐渐退出了校园市场。

那么大一块市场空白在那里,有心人总会注意到的,但碍于银监会的规定,传统金融机构不敢吃这块肉。

于是大学生们等来了罗敏们!

2015年,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面对求职者质疑对学生放贷没有社会价值的评述,罗敏强硬回应,2009年银行觉得违约率高,没有价值不值得维护所以放弃校园市场,是趣分期让学生享受到现代金融的便捷。是……

在现场,罗敏竟然突然哽咽了。

2016年3月9日,河南某高校大学生郑某因无力偿还包括“趣分期”在内的大学生借贷平台数十万借款,于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

不知道罗敏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是否会哽咽,如果是,他是为谁哽咽?

2016年不属于校园贷,接二连三的校园贷悲剧事件足以让整个社会警惕,于是一股反校园贷风潮兴起。

为了求生的趣分期只得对外宣称脱去了校园贷的外衣,披上自认为安全的小马甲,改名趣店,并在2016年7月推出了两个APP,分别是主打商品分期的“趣店”和提供现金贷业务的“来分期”。

但改名是否能斩断趣店与“校园贷”的联系?恐怕只有罗敏能解释!

失败的拓展

为了让大家对趣店有新的认知,罗敏开启了一系列的新业务故事。在大白汽车折戟引发关店裁员潮后,趣店更为激进——家政项目“唯谱家”、在线教育项目“趣学习”、校友社交项目“相同”……罗敏带着趣店不断尝试突破边界。

其中最出名也最频繁被人拎出来的是“大白汽车”。

因为趣店的现金贷业务需要有场景支持,所以“大白汽车”在趣店上市之后就启动。

意气风发的罗敏对这个项目充满了憧憬,然而现实很打脸啊。2018年9月,曾3天时间内关了131家门店,后来仅剩48家。

罗敏上马的这些新的业务来得快去得也快,如同一场龙卷风,留下的是满地狼藉。

关于频繁变化,罗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是另一番说法,称自己性格特点就是“善于改变、善于自我否定”,甚至表示,“我自认为我是个吕蒙式的人,而且每三个月我都会变个样。”

但一位趣店离职员工对此持有不同看法,“表面上看,趣店在拥抱变化。可实际上,一直在重复基本问题,换不同的项目重复基本问题。”

虽然罗敏总是在尝试,但每个项目之间似乎都没有内在联系,打一枪换一个地儿,总在同一个水平的同一个位置转悠,这样的商业尝试如何搞得好。

能不能碰到新的风口更多的是市场因素,也可归结于运气,试错无妨,但毫无目的的试错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无法积攒有效经验。

有时候试错与投机在一念之间。

骂声一片

在“黑猫投诉”“21CN聚投诉”等投诉平台,用“强制卖保险”“搭售保险”等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大量涉及网贷平台的相关投诉。

其中几乎已经洗白了的趣店也没能幸免。

有消费者向《财经国家周刊》反映,在趣店旗下分期贷款服务平台“来分期”借贷时,曾遭遇过砍头息、被强制搭售保险情况。

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消费者张先生表示,他在来分期贷款成功后,发现账单详情页竟然显示自己“已投保”,来分期为他购买了保额不等的账户安全险和综合意外险。

张先生的遭遇还算“幸运”,更糟的情况是,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在借贷时,根本没看到投保信息,也没收到短信或邮箱通知,过后才发现“被”买了保险。

结语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效率是正确地做事,成效是做正确的事。

2019 年的互联网世界,渐渐告别了不着边际的妄想与虚幻,返璞归真修炼内功,夯实主业和加深壁垒逐渐成为各大企业的共识,漫无目的的扩张只会为危机到来提供高速通道。

金融科技巨头趣店同样也认识到了个问题。在罗敏的带领之下,它似乎正在正确地做事,二季度的数据或许可以佐证。

但这是真的吗?等趣店将自己的老本吃完,旧力已去新力未生之际,趣店拿什么来对抗风险与挑战?

再者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更深层次的是价值观上的比拼。

我们不要求趣店如何科技向善,毕竟资本噬血,只要求不收割弱势群体,这也是一种慈善

但或许对趣店来说,这个要求也有点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