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里没有的瞿秋白:一介文人,英勇不屈,死前高唱国际歌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领导人、理论家、宣传家与文学家。

在大革命失败后,曾签担任中共中央的领导人,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后来虽犯“左”倾官动错误,但很快予以纠正。

在苏联担任中共驻共之外。在上海,他与鲁迅、茅盾等人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写下了许多在中国文学史产国际代表两年之后,与周恩来一起回国,不久被“左”倾路线者排斥在中央领导层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和文章。撤离上海进入苏区后,出任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

红军长征开始前,博古等人在干部路线上大搞宗派主义,将曾经反对过他们的人全部留在了苏区,瞿秋白也在名单之列。

坚持苏区斗争,需要有丰富的游击战争经验。

瞿秋白一介书生,军事所知甚少,又重病缠身,肯定不是合适人选。毛泽东、张闻天等人都曾力主让他随军长征,为党留住宝贵的理论和文化人才,但遭到了博古的粗暴拒绝,称:“瞿秋白同志留下,不可更改。”

瞿秋白接受了这一明显不合理的安排。

中央机关离开瑞金前,瞿秋白与即将远行的战友小酌话别,讲了一番充满文人气息但感情真挚的话:“你们走了,我只能听候命运摆布了,不知以后怎样。我们还能相见吗?如果不能相见,那就永别了。

我一生虽然犯过错误,但对党、对革命忠心耿耿,全党同志有目共见。

祝你们前途顺利,祝革命胜利成功。我无论怎样遭遇,无论碰到怎样逆境,此心可表天日。”

同样留下坚持苏区斗争的还有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何叔衡,他把自己仅有的一件毛衣送给了老战友林伯渠。

临别时,两人双手紧握,热泪盈眶。林伯渠哽咽着低吟了一首诗——《七律·别梅坑》,送给从此永别的战友:“共同事业尚艰辛,清酒盈樽喜对倾。敢为沙坪养政法,欣然沙坝搞财经。去留心绪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何叔衡等人在福建省长汀县永口镇小迳村被国民党保安团包围。在突围战斗中,面对四面扑上来的国民党兵,何叔衡拔出手枪,将子弹射入了自己的头颅,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瞿秋白不幸被俘,在狱中,瞿秋白英勇不屈,最终于1935年6月18日被枪杀于长汀。

临刑前,他从容不迫,高唱《国际歌》、《红军歌》,盘膝坐在刑场的草坪上,笑曰“此地很好”,从容就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