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学霸作息表,来看当今盛行的“修仙”文化

​前几天,我国顶级学府清华大学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主题为“学霸作息表”的一条推送。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以下是微博截图。

其实,近年媒体上时不时地流出这个“学霸”、那个“成功人士”的各种时间作息表,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输一个观念——“看看吧,比你聪明的人还比你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睡大觉!”。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这个梗就算不看篮球的基本也都听说过,很多人经常会用科比的这个例子来激励自己。

但实际上科比在接受杨毅采访时曾经告诉对方:他之所以能做到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训练,是因为没有比赛和训练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然而,各类媒体仍然乐此不疲的向公众展示着这些作息表。提醒着人们如何鞭笞自己,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总是被这些作息表所涵盖。某个优秀小学生的作息表、某个升学率很高的中学的作息表、名校学生的作息表、创业领袖的作息表、乃至是有了巨大成就的科学家的作息表...

随手一搜,充斥耳目的成功作息表

蓦然回首,一张张“作息表”俨然铺满了我们的人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整个社会把平凡看成一种罪过,甚至把每天睡8小时也当成一种罪过。“看看吧,比你优秀的人都争分夺秒,你还有什么资格比他多睡!”

小学生没有资格多睡,因为你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初中...

中学生没有资格多睡,因为你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

大学生也没有资格多睡,因为清华学生比你聪明那么多,人家都每天只睡五小时天天努力,你还玩个屁。

踏入社会了也没有资格多休息,“常青藤”名校的毕业生也在享受996福报,你凭什么955?

人到中年更没资格多睡,上有老下有小,事业有成的人都...

不知不觉间,这些作息表就像“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男/女朋友”、“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的鸡汤说辞一样,把当代年轻人的焦虑进行量化、深化。

而无奈的是,贩卖焦虑这事并不新鲜,以前就有人这么干,现在还有,以后仍然会有。

在年轻群体中盛行的“修仙文化”

在工作和学习的压力下艰难求生的年轻人,往往都有着自己的解压方式:其中受此类作息表影响的莫过于熬夜。

相比于“熬夜”这个词汇,当下的年轻人更喜欢用“修仙”来形容自己彻夜不眠或很晚睡觉的行为。一部分是难得受自己掌控的时间,进行各项娱乐活动;一部分就是受此类作息表影响的工作到深夜。

事实上,极少部分人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睡眠时间异于常人,可以长时间的睡少于5小时并保持工作效率。对于其他部分人来说,睡眠时间的不足意味着工作产出的大量损失。

实际上,所谓8小时工作制(每周五天,一周共工作40小时)的设计,并非是资本家的仁慈,而是资本家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设计。因为超过这个时长的工作/学习,会大幅降低人的工作产出/学习效果。

一些人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在缺少足够和规律的睡眠的情况下,其对工作/学习产出的削弱效果更为严重。

每周工作时长超过40小时后,工作产出并不会增加

相比于睡眠足够的人群,睡眠障碍、睡眠不足者的产出损失明显更为严重。而且睡眠不足者会花费显著更多(近三倍)的时间在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上。

相比于足够的睡眠,睡眠时间越短者其产出损失越大

并且,睡眠不足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决策、记忆和动机都有显著的削弱并且,睡眠不足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决策、记忆和动机都有显著的削弱。

可见,鼓吹通过减少睡眠来增加学习(工作)时间进而提升效果,跟前两天热榜上的那个“量子波动速读”是一丘之貉。(蒙着眼睛,快速翻书,可以复述书本的80%的荒谬理论)

在纷繁的信息中应战焦虑

我们都知道:学习(工作)效果=学习(工作)效率*学习(工作)时间,这二者的差距无非是他们分别抓住了公式中两个不同的变量做文章。对大部分人来说,提高效率和增加时间相比。每天只睡五小时相对更容易实现。

然而,一天努力19小时,从统计学意义上说,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就算做到了,产能可能不增反降。所以大家应该切实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时间管理,而不是盲目的修仙。

作者 | 轻功水上漂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Knutson, Kristen L., et al. "Themetabolic consequ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Sleep medicine reviews 11.3 (2007): 163-178.

[2]Durmer, Jeffrey S., and David F. Dinges. "Neuro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Seminars in neurology. Vol. 25. No. 01.Copyright© 2005 by Thieme Medical Publishers, Inc., 333 Seventh Avenue, New York, NY 10001, USA., 2005.

[3]Rosekind, M. R., Gregory, K. B., Mallis, M.M., Brandt, S. L., Seal, B., & Lerner, D. (2010). The cost of poor sleep: workplace productivity loss and associated cost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52(1), 91-98.

[4]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857182/answer/863595213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