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综艺归来:Agelababy说想有好作品?同行的老爷爷更有戏!

AB在《奇遇人生》第二季里说“我想有一部作品被记住”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本能的不信任和“求放过”:你明明有“作品”、我们明明想忘又忘不掉。

她也坦言从前有一段时间“都是为钱”,如今希望有更多所谓“精神上的追求”。

转型这件要看演技、看实力还需要靠运气和时机加持的事情,哪有这么容易。

不过,至少《奇遇人生》里的AB和往常综艺节目里的她很不一样,那层笑盈盈的打满鸡血的外壳,似乎被撕了下来。

一切都要从骑行了大半个世界的老爷爷说起。

次元壁对峙并立的奇异视角

一,强烈对比视角下的奇异既视感。

节目里并置了两位迥然不同的嘉宾,一个是流量花AB,另一个是骑行世界十多年的南阳农民爷爷。

从画风到价值观到次元壁,他们都有极其鲜明的差异

当两位被同时纳入同一条轨道的时候,很有意思。

这位老爷爷五岁丧母、十二岁父亲失明,大半生务农、自言“过过苦日子”,因为此前从未去过大城市,所以立志要骑行去看遍所有风景。

画风和我们常规印象中的“周游世界”“生活在别处”非常不同

高喊着“生活在别处”的兰波和以他为旗帜为偶像的人们,以及嘴上喊着口号实际一动不动的伪追随者们,似乎都要有颓败的流离感、浪漫的情绪感,似乎要么务虚、要么感伤。

而这位老爷爷不一样,他离开程式化的生活、风餐露宿四海为家真正“生活在别处”,但很务实、很奋进

无论是在路边吃水泡面包,还是坚决不被骑不动的女艺人拖后腿、早早自行出发,抑或是拒绝节目组“住好一点吃好一点”的提议,他的意志力都非常坚决。

一定是这样决心强悍到不可动摇的人,才能完成常人眼中不可能的奇迹。

节目组没有用“猎奇”的眼光来攫取这位老爷爷的“高热度事迹”,而是安分地以一段“旅行中遇见”的视角,温和又有距离地陪伴、目送了一段奇遇。

具体表现,是没有将人抽象化为和节目需求一一对应的标签、符号,没有从目的去倒推、去过度筛选一个人的“表现零件”。

《奇遇人生》的镜头下,他保留了更可能多的复杂,有让人钦佩的决心与意志力,也有独门理论“这个风景我享受两个钟头就够了,不用看一天”。

说回家都是他做饭“因为他亏了老婆(常年不在家)”,说老派的“不管好坏,你就得过一辈子”的观点,嘴上抱怨“(年轻时)见面她好漂亮我好喜欢,但不知道什么性格,结果(娶回来)哎呀整死我了”。

镜头中老两口吃饭互相“扔”菜、你扔给我我又扔回给你的细节,一下子让人暖到心口。

几乎看不到任何标签化的表达和暗戳戳的操控感,很多元、很有意思。

看见嘉宾名单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节目组会怎么呈现AB。

众所周知珍惜羽毛重视口碑的电影,都不敢轻易请流量花。

《奇遇人生》是综艺不是电影、当然不用如此草木皆兵,但高口碑和AB两个元素似乎天然有次元壁。

没想到,最终的呈现是在这样极端对比的旅途环境中。

二,旅途的异质属性。

旅途原本就带有“和日常生活不同”的非常态化属性,在生活节奏和事件重心都不同的处境中,更能以“反常化”的姿态剖开被常态遮蔽的内里

AB时常蹦跶的综艺节目,运动节奏也颇为激烈,但当然不至于“一天骑行七十公里甚至一百多公里”;这样的高强度运动之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会迅速体能跟不上、进入疲惫状态。

陌生的异国公路、就地支锅煮熟的泡面,连厕所都没有的窘境,整体环境很特殊。

所以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AB,整个人都有一种“骑车骑到不好了”的疲态,虽然也在笑,但似乎心事重重、状态更低沉。

离开了常规环境对艺人的包装加持,展现出更无奈、更自我怀疑的一面,反而似乎更值得被重新审视。

不论是中餐馆老板娘提到“老公对她很好”时她的面部表情变化,还是她对“被CP捆绑记忆”的不甘心,抑或是“感情里男孩女孩谁宠谁一定要是均衡的”这句话的意有所指,都很背离镁光灯下的模块化表达。

这一切当然都依赖于节目调性。

未完成时态的高级完成感

这一期的素材和内容,其实可以有非常“洒狗血”的热血大法。更常规、更简单的综艺化呈现,是让阿雅、AB跟着骑行老爷爷骑一段(替换成骑了全程),“制造”出艺人很努力很热血、虽有困难但最终成功挑战自己、励志逆袭的幻象,最后上价值和燃系背景音乐,完美结束。

《奇遇人生》显然没用这种撒狗血的套路,而更多展现了未经设计的偶然性事件”,甚至更粗粝铺陈了诸多“未完成事件”。

一,未完成时态的原生式饱满。

骑行,骑不动。

住帐篷,不愿意。

一起吃东西呢?大爷那个放在水里的面包看起来实在太难吃。阿雅也是real耿直:不吃,看起来好难吃。

总导演面对面质疑:你们为什么每天搭着车去追他,你们还是来骑行的,还是来搭车的?

虽然他的声音里莫名还留有一丢温和质感,但坐在对面的阿雅和AB似乎都已经被冻住结冰了。

节目天然带有“完成感”,设定一个项目、要打卡完成时

人生本身是带着诸多未完成性的:两个没经过什么训练的女艺人,一口鸡血下去,突然就能和骑了十几年的人一样强大了?

这不可能,《奇遇人生》保留了后者的真实质感,某种程度上似乎有类似于纪录片的写实调性。

连背景音乐的挑选都风格很不同,更接近“催眠系”那一卦

无论是第一季中窦骁要登山而云雾迟迟不散、飞机无法出发盘桓数日的状况,还是这一次AB和阿雅说好了要骑行但结果却“骑不行”的放弃,种种未完成时态仿佛才更接近“原生态”,更能闪耀出综艺节目里稀缺的非套路化、本真化既视感。

二,多头万绪的非功利驱动调性。

“未完成”本身,又带着种种新开始、种种意外风景的无限可能:阿雅和AB一直“跟踪”大爷,方法是开着车去追,骑不动了就敲响路人的门:我们愿意付钱、请问可以载我们一程吗?

听到付钱时眼神一亮的大妈也很有意思。

虽然AB吐槽“原来是个野外求生节目”,但其实有非常本质的不同,野外求生节目是典型的“完成”指标驱动模式。

为了到达终点要一路疯狂跋涉,吃虫子吃什么都不在话下。

《奇遇人生》是更柔软的节奏:可以退。

进退之间,就是伤感又矛盾的巨大空间,这份含混又复杂的感觉,也让节目有了强烈的“非目的性”既视感。

所谓《奇遇人生》,将所有的“奇”都温柔放置在了平常心的凝视之下。

不猎奇、不“吵”奇,才有机会发现,蓦然回首,那些看似平淡的角落里,都藏着人生的美好奇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