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题材话剧《记忆密码》:主旋律题材的诗意呈现

话剧《记忆密码》 小新 摄

话剧《记忆密码》 小新 摄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记者高凯)四川人艺原创话剧《记忆密码》即将登台与观众见面,这部以三线建设题材为核心的作品被认为以诗意的初心,解密了一段值得纪念的共和国历史。

作为一部主旋律作品,话剧《记忆密码》在叙事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该剧讲述钒钛之城攀枝花的三代“钢铁人”不同的人生选择和情感记忆。剧中主人公胡岳巍是当年支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一名宣传干事,他把自己拍摄的一些底片送给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时隔55年,胡岳巍的记忆日渐模糊,但当他再次看到照片上的数字2036时,那些岁月里的人和事像拼图一样再次组合起他记忆的图画……剧中的2036是打开主人公记忆的密码,也成为了今天的人们重新理解三线建设精神的一把钥匙。

话剧《记忆密码》 小新 摄

在这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历时近三年创排的话剧中,编剧李亭避开传统主旋律戏剧的样式,从人物个体的命运切入,细致入微地走进他们内心。

李亭表示,“我试图用柔软的情感来讲述这段轰轰烈烈,所以我回避着类似报告文学或新闻稿件里的激情澎湃。因为在最初的激情之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有尊严有反思甚至有救赎。这样的讲述方式和人物构架、戏剧矛盾是我的审美表达。一首《爱的光亮》贯穿全剧始终,是一盏盏点亮这座城市的灯光留在我心里的震撼和感动。”

话剧《记忆密码》 小新 摄

该剧叙述的结构方式和充满想象的诗意舞台给人深刻印象。

四川人艺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罗鸿亮表示,三线建设在80年代已完成了它的使命,但三线建设的精神不是在那里就终止了,“今天我们希望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来恢复城市的记忆,纪念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和他们的骄傲,‘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时代意义,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据悉,该剧将于2019年10月24、25日在四川大剧院演出。(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