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扫除A股长线资金入市障碍

是什么让长线资金踌躇不前?根源在于目前A股市场的生态。

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监管层开始动真格了。

日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社保基金和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围绕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听取意见建议,并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

的确,无论对哪国的股市而言,长线资金的作用都至关重要。离成熟市场尚有距离的A股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换手率整体偏高、缺乏长线资金稳定器导致的散户属性,一直是A股备受诟病的因素之一。而且,长线资金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正是目前A股所缺乏的。

近几年,监管层一直呼吁长线资金进入A股,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中长期资金入市速度有所加快,包括外资和机构资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介绍,截至9月底,已有18个省(区、市)政府与社保基金签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9660亿元,其中7992亿元资金已经到账并开始投资。从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数据看,有6.72万亿元之多,未来可投资空间很大。

证监会此番召集社保基金和保险机构座谈,因为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的主要来源。而畅通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和股市之间的渠道,是构建良好市场生态、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不过,股市需要长线资金,不是只要有关方面批准,资金就会进来。从根本上来讲,资金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稳健的收益,让相关资产保值升值。只有让机构看到A股值得信赖,投资价值凸显,长线资金自然会选择入市。

事实上,从估值角度而言,目前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截至10月23日收盘,沪市主板平均市盈率为13.81倍,深市整体平均市盈率为24.28倍,均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对比全球其他市场也并未高估。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长线资金踌躇不前?根源在于目前A股市场的生态。

法制不够健全是A股市场遭受质疑最多的原因,造成的后果是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不够等等。从这几年实践来看,上市公司财务作假、信披违规层出不穷,大股东通过发布利好消息或联合庄家坚持屡见报端,很多并未受到应有的处罚。因此,下步需要修订《证券法》及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其他法律,完善资本市场法制,规范资本市场运行。

散户属性导致的波动率较高,也是A股急需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以社保基金和险资为代表的长期资金,最希望股市能够长期平稳运行,即股价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不过在A股,散户换手率畸高自不必说,连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也有散户特征,热衷炒作。这些行为既需要监管层政策引导,也需要更多长线资金的价值投资”理念去影响。

此外,目前A股在制度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行政干预仍然较多,对卖空与减持限制较为严格等。值得庆幸的是,去年开始监管层已明确要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对于卖空和减持,除了限制大股东等与上市公司主要利益相关方外,对于机构投资者,应该更加宽容,因为只有退出容易,才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

总体而言,A股要完成市场化、法治化的全面改革,成为成熟资本市场,长线资金必不可少,且社保和险资等长线资金,也有投资的需求。当下应该做的,就是扫除长线资金入市障碍,让后者“愿意来、留得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