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启动 深圳探索新时代“住房生态”

深圳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并且房价不超过5万每平米的消息,今天引发大范围围观。 如何理解“大规模”呢?

深圳大规模建设公共住房,并且房价不超过5万每平米的消息,今天引发大范围围观。

如何理解“大规模”呢?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开工3个公共住房项目,年底前建设筹集8万套;到明年底,预计筹建42万套,比十三五目标超额2万套;到2035年要新增各类住房170万套,其中公共住房100万套。

如何看待“5万/平米”原特区内住房价格呢?而且这是未来三年后的新房价格。深圳人都知道在原特区内新房成交价格方面,这个价格几乎是腰斩。就在今天,深圳一口气推出五块住房用地,位于龙华、坪山、光明,严格规定房屋入市的每平米均价在3到4万左右。

可以看出,深圳在公共住房建设上的力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在全国具有试点意义,也是先行示范区后深圳摸索突破的一个重点领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让“高房价”成为深圳创新发展、集聚人才的绊脚石,已经成为本届政府特征鲜明的施政行动。许多来深圳打拼的青年人和无房户,终于有盼头了。有了居住的地方,才有诗和远方。

幸福,来得并不突然。其实,深圳方面已经默默运作了两年。从2017年启动,到2018年6月披露“二次房改”计划,再到今年以来的大规模实施,相信市区各级都在积极行动。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此次并非简单大规模建设供应公共住房,而是相当于建构一个新的“城市住房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商品房与公共住房的关系,租与售的关系,公共住房体系内和体系外的流转等核心问题,都会有新的重大界定和新的重大调整。

从工作实施的角度看,深圳会接续搭建几个系统,稳步实现“住有所居”,并逐步过渡到“住有宜居”。一个是公共住房的土地供应系统,解决土地从哪里来的问题,以及“住有宜居”的配套问题,住房的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土地从哪里来;接着是公共住房的建设系统,解决怎么建谁来建,资金从哪里来,社会力量如何进入等问题;还要确定好住房分配系统,谁有资格租赁或购买,有效的退出机制,公开透明可监督的流程如何设计?最后还有关键的流转系统,公共住房在保障体系内如何流转,如果到体系外有什么限制等等。这个工作量是相当繁重的,也让人充满期待。但也唯有如此才能让深圳新的“城市住房生态系统”,经得起来自四面八方的考验。

正如媒体反复引用的一句话,城市不等于建筑,城市等于居民。让来深圳奋斗的人们,有一个落脚的地方,成为深圳书写于新时代的发展宣言。

文章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