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兴村的“领路人”

本报记者 柳青 盖卓威 实习生 刘文正

林青远,是农安县合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合隆镇陈家店村党委第一书记。他历经14年艰辛,让一个农业人口3766人,年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的贫困村、落后村华丽转身,一跃成为资产1.6亿元、全省闻名的文明村、示范村、小康村……

他,已经和陈家店村融为一体。

为初心拼搏,毅然返乡建厂

作为土生土长的陈家店人,林青远始终不忘“自己富不是富,要带领家乡人民都富起来”的初心。

2005年,在外经商的林青远放弃事业,出任陈家店村党委书记,此时陈家店村负债已达100多万元。

上任伊始,他就忙碌起来:组建村党组织班子,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集农村发展建议;邀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来实地考察,量身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在众人惊讶和怀疑的目光中,敢为人先的林青远大胆提出,要通过集资方式,盘活村里停产多年的红砖厂。

提议一出,村里就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为转变村民认识,林青远和班子成员召开会议研究,周密规划,入户走访,耐心做村民工作,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赢得了村民理解和支持。54户村民入股、集资192万元,村里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陈家店红砖厂正式投产,当年就实现纯利润200多万元。

林青远趁热打铁,又先后组建成立了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厂、空心砖厂。

成绩面前,林青远没有放慢脚步。2007年,他又成立了畜禽养殖、蔬菜、农机等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以每公顷土地给合作社农民1万元租金的方式,流转土地300公顷……

2009年,陈家店村走上集团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成立了吉林省“众一”农业开发集团公司。

为使命担当,改善百姓生活

在倡导创业带富的同时,林青远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心上。

近年来,陈家店村总投资3亿元,共建设四期居民楼24栋,占地面积15公顷,已入住1292户。建成占地17公顷的幸福公园,每年6月6日举行农民文化艺术节,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办集体生日宴。

在林青远的提议下,陈家店村与合隆镇中心小学协商沟通,全村120多名学生全部进入中心小学学习,村里购买了2辆大巴车,每天接送孩子们。

今年70岁的赵才是土生土长的陈家店人,现在和老伴住在嘉和社区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由村里负责,银行还有6位数的存款。据老人回忆,曾经的陈家店村贫穷、落后,很多年轻人都离村而去。“现在好了,村里免收10年的物业费和取䁔费,作为股东,年年都能领到分红。有好多嫁出去的姑娘都把孩子的户口落回我们村。”

为了方便服务村民,在林青远的倡议下,嘉和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大楼内设置了陈家店村委会、社区卫生所、农家书屋、物业服务中心等,为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今,陈家店村实现了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为责任奋斗,创新工作模式

林青远说:“一个村子的发展,一定要激发村‘两委’班子的内生动力,增强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和政治功能,才能走得远、走得好,农民整体奔小康才能成为现实。”

作为村党组织的带头人,林青远把强班子、带队伍作为首要任务,村党委从定规矩、立规范着手,凡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都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每名班子成员有责任、有分工、有任务,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依托“众一农业”发展集团公司及所属的股份制企业、专业合作社,林青远组建了5个党支部,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和大户为主体,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为载体的“村党组织+合作社+公司”的“1+2”党建富民新模式,使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实力显著增强。这一举动也得到了中组部的高度认可,将这种模式在全国推广。2016年,陈家店村党委被中央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现在,陈家店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开始实施并初见成效,隆开工业园区已落户46家企业,未来将可容纳200家企业,预计每年可带来2000万元的税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