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歧:我的文学记忆之七《文学爱好者的一块自留地》

文/邹开歧 《文学爱好者的一块自留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在县川剧团的时候,就团结了一批业余戏剧作

文/邹开歧

《文学爱好者的一块自留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在县川剧团的时候,就团结了一批业余戏剧作者。 如李安茂、赵德祥、唐之龙、熊永茂、王久新、王绍利、罗孝贵、刘晏平、刘文奉等等。 我作为三台县文化馆的文艺创作辅导干部,不能只管“艺”,不管“文”,搞“一花独放”!

为了团结三台的文学大军,几经周旋和努力,终于获准,由文化馆出资出人,办《梓州文化月报》。

《梓州文化月报》,开办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 当时很多人说,“这是邹师爷为业余作者经营的一块自留地”。 说来也是,编辑、编务,从通讯联络,到审稿、编稿、排版、校对,最后送报纸,联系作者,都是我一人包干。 累是累一点,但心里头舒坦。 经常同各条战线的业余作者在一起,谈生活,谈写作,岂不乐哉? 无论下镇乡,到单位或工厂,都有人打招呼。 “邹师爷”这个称呼就是那二年普及的。

说起“邹师爷”这个雅称的来龙去脉,确实应该有个交待。

那二年,曾经批过“文艺黑线”,担任过文化部长的周扬,被称为文艺黑线的祖师爷。 因为我姓邹,又在剧团作编剧。 文化馆下去搞文艺辅导,有时把我也拉了去。 平时开玩笑,称我“邹师爷”,意在说我是同“文艺黑线”沾边的人物,哪晓得一些业余作者、镇乡干部也就跟着叫开了。 还以为这是对我的尊称。 用现在的话来说,叫“误导”。

别看《梓州文化月报》就那么一张报纸,一个月才有一张,其作用不小。 就像磁石一样,把全县能写的,正在学着写的,想写的文学爱好者,都吸引过来了。

我查了一下记事册,有近百号人“装进”了我的“联络图”。

我翻看了一下《梓州文化月报》,当年在报上发了文章,现在还忠情于文学的有邹荣华、刘策、马培松、冯小娟、潘登(野川)、何异翼、姚小红、罗传赋.、程志坚、凌弘(李伟)、邹鹏、杨十郎、左启、郭明金、赵亭、王正方、左天鑫、安传耕、游仲翔、胡正品、胡应伟等。 还有坚持业余文学创作,直到生命终止的有谭强毅、赖大友、龚与晋、黄时沛、汪远华、贾远燧、林笑天、曾君章,唐毅等。

虽然这块自留地不大,我个人的耕作技术也差火欠炭,没有让这块地里的苗苗在获得大气候下雨露阳光的同时,得到呵护和培育,但是一个二个的自生能力都很强。 在他们的引领下,才有了今天的“文学川军三台支队”。

又因经费之故,文化馆挤不出多余的钱来维持这块文学爱好者的“自留地”,只好采取与其他部门联合,以办专版的方式保住这张文学味已经淡了的报纸。

一九八七年六月,遵照县委指示,部门小报一律停办,集中力量恢复《三台报》。 《梓州文化月报》划上了句号,我还去《三台报》当了大约一年时间的编辑。 因为报纸有文化艺术专版,叫“副刊”。 我一门心思,想把这个“副刊”当着文学爱好者的另一块“自留地”。

当时,县委宣传部谢一礼部长找我谈话 : “邹开歧,在你面前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留在报社,我们都欢迎。 但是,评职称你没有新闻工龄,亏大了。 第二条路,回文化馆。 虽然好马吃了回头草,但是,评职称你有优势。 ”我选择了回文化馆。 干起了老本行!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