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争霸,诸侯为抢人才各出奇招,秦国、齐国、魏国谁最有效

从春秋进入战国,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变得更加激烈,无论哪一国都无法避免“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

从春秋进入战国,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变得更加激烈,无论哪一国都无法避免“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胜则亡”的命运。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争之世,从上到下,凡有血气之人皆有争心。为了在大争之世中图存,各诸侯无不以富国强兵为己任,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变法,想要变法,必不可少的就是人才。本土的世袭贵族大都因循守旧,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无法主持变法,因此,吸引外来人才就成了各个想要振作的君主的头等大事。为招才引智,他们智计百出,招数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成为一时佳话。

魏国是最先崛起的战国,从魏文侯开始,一直到魏惠王前期,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魏国一直保持着无可挑战的霸权。魏国最能招揽人才的君主是魏文侯魏斯,著名典故“魏文侯礼贤者”,就是在讲他亲贤敬士的故事。为了吸引人才,魏文侯拜儒家弟子子夏为师,对段干木、田子方等也执弟子之礼,虽然他们没有做魏国的官吏,魏文侯依然表现的十分恭敬,这应该就是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雏形。魏文侯的礼贤下士,招来了李悝、吴起等不世之才,在魏国变法,实施“夺淫民之禄,养四方之士”的政策,进一步吸引人才。可惜的是,魏文侯死后,这些善政没有延续下去,如吴起、孙膑、商鞅、张仪、范雎这样的大才,均从魏国流失。

齐国是从齐威王时才开始快速发展的,自马陵之战击败魏国后,便接掌霸权成为雄霸东方的霸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齐闵王时期的五国伐齐。与魏文侯一样,齐威王也施行“谨择君子”的人才政策,像邹忌、田忌、匡章等一批人才都得到了重用,最重要的是他还从魏国手中把用兵如神的孙膑给“偷”了回来。齐威王死后,齐宣王扩建稷下学宫,大养天下贤才,像淳于髡、孟子等都享受着士大夫的待遇,聚集了天下各家各派的无数大贤大能。可惜的是齐国养才却不用才,让这些士子天天坐而论道,却不给他们大展拳脚的机会。

秦国地处西陲,被中原诸侯视为戎狄,天下士子都不愿入秦,为改变这种状况,秦国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那一卷“五百年来第一雄文”——《求贤令》,为秦国招来了商鞅,进行了深刻而彻底的商鞅变法。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之后,秦国“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功劳和才能成为秦国选拔人才唯一标准,六国士子确有其才,且想要一展才华,实现抱负者纷纷入秦为“客卿”。

燕国一直是一个存在感极低的诸侯,直到燕王哙搞出一个让人震惊的“禅让”乌龙。之后,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几近灭亡。最终收拾燕国山河的是赵武灵王支持的燕昭王姬职,也是他将燕国带向了巅峰。燕昭王吸引人才的手段是可以和魏文侯媲美的,他“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营建“黄金台”,“千金买马骨”。他对不太贤能的郭隗也尊为老师,“为隗改筑宫而师侍之”,形成了“士争趋燕”的盛况,招来了乐毅、剧辛、邹衍等贤才,将燕国的国力推向顶峰,一举击败了宿敌齐国。燕昭王的政策同样没有延续下来,随着他的死,燕国人才快速流失,燕国也走向衰败,最终甚至不得不依靠刺客之流保命。

楚国在楚悼王时期,任用吴起变法,曾废除了许多旧贵族的特权,选贤任能,“罢无能,废无用,捐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同样的,韩国在韩昭侯时期,也进行了“申不害变法”,制定了一套选拔、任用、考核官吏的措施,“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但楚国与韩国吸引人才的手段和他们的变法一闪而逝,短暂的华美灿烂后迅速走向衰败。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秦国吸引人才的策略无疑是最为成功的,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等等,无数在秦国崛起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人物都出身“客卿”,他们出将入相,封侯封君,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然而奇怪的是,在历代史书中,对秦国引才的评价不算很高,单从笔墨上就远远不如大书特书魏文侯和燕昭王,这或许与他们一而贯之的“暴秦”偏见有关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