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恺:立足本土建筑,推进文化创新

崔恺

崔恺,1957年8月13日生于北京,男,汉族,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立足本土,推进文化创新

崔恺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在借鉴国际建筑思潮的同时重视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设计创作之路,主持设计完成了包括拉萨火车站、首都博物馆、安阳殷墟博物馆等在内的各类项目一百余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两部,提出了立足本土的设计观念。

作品欣赏

安阳殷墟博物馆

殷墟为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距今有3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博物馆主体沉入地下,地表用植被覆盖,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地貌浑然一体,最大限度地维持了殷墟遗址原有的面貌。

北京谷泉会议中心

谷泉会议中心背山面湖,坐落在北京郊区一处幽静的山野中。自然的美景和为获得舒朗的心情是人们从城市的喧嚣中来这里的理由,而随着丰富的使用功能而来的建筑体量,却极易破坏这湖畔的恬静。以这份担心来创作,意在隐居而绝非彰显。于是以塑造等高线的方法将庞大的客房楼嵌入山体,以山谷溪流的形态营造功能空间,不规则的异形空间体既表达了场所精神,又表现了计算机时代技术的可能性。

“青瓦”的暗——苏州火车站

苏州火车站结合苏州古城风貌。建筑以菱形体为基本元素,形成富有苏州地方特色的屋顶菱形空间网架体系。站房外墙采用栗色的金属格栅幕墙,两组菱型灯笼柱撑起大跨度屋架,既突显现代建筑的恢弘气势,又给人以古朴静密之感。室内公共空间以温暖的光色结合内透光设计为主调,在营造欢迎气氛的同时,为建筑立面形成均衡的视感亮度。巨型灯笼以适宜的温暖光欢迎着来往的客人,栗色杆件在暗藏的投光灯光线下被照亮,增加了照明的层次;屋顶侧面的连续菱形花窗经过内部照明,打造成为精致的城市天际线。

中国驻南非大使馆

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内院形式,院中“对景”、“借景”、“曲水流殇”、木制格栅的半遮半掩等这些中国园林的造园手法让人意会到中国元素的亲切。屋顶的形式很特别,外表看似“硬山”,但实际是“改良”的四坡屋顶,两侧框架的暴露让人体会到新意。它虽是传统建筑的衍生物,人们却能通过屋顶的演变捕捉到时代的影子。此外,屋顶利用朴素的片石装饰别具一格,它们塑造了韵味的线条和空间的深邃。

北京奥林匹克花园3号院

3号院位于七个下沉庭院中间,院子东侧是龙形水系下面的地下商业,西侧是地铁奥运支线及部分商业空间,南北两端与前后院子相通。其中设计了红墙,用红色的钢构支起上百面“响鼓”。鼓面可敲,鼓内藏灯,白天是鼓晚上是灯。选用了金黄,在甬路旁立起一排“铜萧”,管上有孔,风过可鸣,管下有灯,引导路人。院内种上青竹,摆上长凳,为人们提供轻松休息环境,欣赏东方礼乐。

作为建筑师,我们的责任就是为社会、为城市、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在这样一个责任的引领下,我们希望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恰恰是文化介入的一个机会,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把我们的前辈,包括我们的乡愁重新融入到生活当中来,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能够找到我们自己的自我认知感。 ——崔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